黄瓜,葫芦科一年生蔓生或攀援草本植物。茎、枝伸长,有棱沟,被白色的糙硬毛,卷须细,叶柄稍粗糙,有糙硬毛;叶片宽卵状心形,膜质,裂片三角形,有齿。雌雄同株。
雄花:常数朵在叶腋簇生;花梗纤细,被微柔毛;花冠黄白色,花冠裂片长圆状披针形。雌花:单生或稀簇生;花梗粗壮,被柔毛;子房粗糙。果实长圆形或圆柱形,熟时黄绿色,表面粗糙。种子小,狭卵形,白色,无边缘,两端近急尖。花果期夏季。
扩展资料:
黄瓜功效:
促进消化,提高肠胃消化功能,也是人们喝黄瓜汁的重要好处,因为黄瓜中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活性酶,这些物质被人体吸收后能加快肠胃蠕动,也能提高肠胃消化功能;
并能加快人体内食物的消化与分解,它能促进人体代谢,能在促进消化的同时起到清肠排毒润肠通便的重要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瓜
黄瓜葫芦科一年生蔓生或攀援草本植物。茎、枝伸长,有棱沟,被白色的糙硬毛。卷须细。叶柄稍粗糙,有糙硬毛;叶片宽卵状心形,膜质,裂片三角形,有齿。
雌雄同株。雄花:常数朵在叶腋簇生;花梗纤细,被微柔毛;花冠黄白色,花冠裂片长圆状披针形。雌花:单生或稀簇生;花梗粗壮,被柔毛;子房粗糙。
果实长圆形或圆柱形,熟时黄绿色,表面粗糙。种子小,狭卵形,白色,无边缘,两端近急尖。花果期夏季。
中国各地普遍栽培,且许多地区均有温室或塑料大棚栽培;现广泛种植于温带和热带地区。黄瓜为中国各地夏季主要菜蔬之一。
生长习性
黄瓜喜温暖,不耐寒冷。生育适温为10-32℃。一般白天25-32℃,夜间15-18℃生长最好;最适宜地温为20-25℃,最低为15℃左右。
最适宜的昼夜温差10-15℃。黄瓜高温35℃光合作用不良,45℃出现高温障碍,低温-2-0℃冻死,如果低温炼苗可承受3℃的低温。
黄瓜喜湿而不耐涝、喜肥而不耐肥,宜选择富含有机质的肥沃土壤。喜欢pH5.5-7.2之间的土壤,但以pH值为6.5最好。
黄瓜(学名:Cucumis sativus L.)葫芦科一年生蔓生或攀援草本植物。茎、枝伸长,有棱沟,被白色的糙硬毛。卷须细。叶柄稍粗糙,有糙硬毛;叶片宽卵状心形,膜质,裂片三角形,有齿。雌雄同株。雄花:常数朵在叶腋簇生。
花梗纤细,被微柔毛;花冠黄白色,花冠裂片长圆状披针形。雌花:单生或稀簇生;花梗粗壮,被柔毛;子房粗糙。果实长圆形或圆柱形,熟时黄绿色,表面粗糙。种子小,狭卵形,白色,无边缘,两端近急尖。花果期夏季。
吃黄瓜的好处
1、抗衰老:维生素E是可以保护细胞膜的抗氧化成分,因此可以预防衰老,而在黄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因此可起到延年益寿,抗衰老的作用;在黄瓜中还有一种成分叫做黄瓜酶,有很强的生物活性。也可以协同抗衰老。
2、减肥瘦身:因为黄瓜中所含的丙醇二酸 ,这种成分可抑制糖类物质转变为脂肪。因此,可以减少身体脂肪的堆积,从而达到减肥的目的。
3、健脑安神:对大脑有帮助的是维生素B1,而黄瓜中富含维生素B1,所以对改善大脑和神经系统功能有利,能安神定志。
4、预防酒精中毒:黄瓜中含有氨基酸,这些非常重要,其中所含的丙氨酸、精氨酸和谷胺酰胺对肝脏病人保护肝脏非常有帮助,特别是对酒精性肝硬化患者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可以防治酒精中毒。
5、降血糖:黄瓜是一种含糖量非常低的蔬菜,而且黄瓜中所含的葡萄糖甙、果糖等不参与通常的糖代谢,所以,黄瓜也是糖尿病病人可选的蔬菜,糖尿病人如果以黄瓜代淀粉类食物充饥,血糖非但不会升高,甚至会降低。
6、美容护肤:黄瓜的清凉的特点和黄瓜的一些有效成分,使它称为美容护肤的圣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瓜 (葫芦目葫芦科植物)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黄瓜不宜与菠菜同吃 夏天吃黄瓜有6大禁忌
黄瓜
回[农业种植]目录 发表时间:2006-2-17
第一节概述
英名:Cucumber.
学名:Cucumis sativus L. 黄瓜又称胡瓜、刺瓜、青瓜,是葫芦科甜瓜属一年生草本攀援植物,原产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热带雨林地区。黄瓜栽培普遍,历史悠久,是一种世界性蔬菜。黄瓜在我国已有2000年左右的栽培历史,全国各地均有种植。 黄瓜的营养丰富,具有清香、脆嫩、淡泊、爽口的特点。尤其适作生吃、凉拌、熟食、泡菜、盐渍、糖渍、酱渍、制干和制罐等,各种食法都别具风味,为果菜兼用的蔬菜,深受广大群众喜爱。黄瓜所含的纤维素非常娇嫩,在促进肠道中残渣的排泄和降低胆固醇方面有一定的作用。黄瓜味甘性凉,能清血除热、利尿解毒。鲜黄瓜含有丙醇二酸,可抑制糖类物质转变为脂肪,因此多吃黄瓜还可以减肥。此外,黄瓜还含有黄瓜酶。这种酶具有生物活性,能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久用黄瓜片或其汁液擦脸,有极好的美容效果。
第二节生物学特性
一、黄瓜的生长习性
(一)植物学特征
1、根:黄瓜在瓜类中属于浅根系的植物,主要根群分布在20厘米左右的耕层土壤中,且结构松散、组织纤弱,使得黄瓜可能占有的水肥营养空间较小,吸收水肥的能力不强。因此,生产中从苗期开始,就应当千方百计地培育健壮的根系列化,为夺取高产打下良好的基础。黄瓜根系木栓化比较早,断根再生能力差,故在海南一般采取直播,而少采用育苗移栽方式。若须育苗,则应用育苗袋育苗,并尽可在1-2片真叶移栽。
2、茎:黄瓜的茎是攀援性蔓茎,具有顶端优势,可无限自然生长,一般主蔓长达300米左右,茎粗1-2厘米,节长6-15厘米,每节着生一片五角形全缘叶,叶腋有卷须、腋芽或花芽原基,在4-5片叶以前茎直立,以后如无支架即倒伏,所以生产上一般都要支架引蔓。
3、叶:黄瓜的叶分为子叶和真叶两种。幼苗出土后,子叶是黄瓜赖以生存的唯一同化器官,因此必须十分注意保护好子叶。如果在幼苗时子叶缺损或瘦弱畸形,则植株的以后生长将受到严重影响。 黄瓜的真叶呈掌状五角形,互生,叶表面被有刺毛和气孔。叶缘还有许多水孔,湿度过大时,常可见到叶子边缘有许多水珠出现,这是外部病菌侵染的主要途径。由于叶背面的气孔大,更有利于病菌侵入。所以,喷药时应侧重叶背面。
4、花:黄瓜基本上是雌雄同株而异花的植物,偶尔也出现两性花。雄花有雄蕊5枚,雄蕊合抱在花柱周围,花药侧裂散出花粉。雌花的柱头较短,柱头三裂,子房下位,多为三室,侧膜胎座,有蜜腺,为虫媒花。花生于叶腋,黄色。 黄瓜雌雄花发生情况,主要受品种和气候条件的支配。早熟品种雌花节位低,晚熟品种雌花节位高;在较低温和较短日照下,容易形成雌花;而在较高温和较长日照下,则易形成雄花。上部比下部容易发生雌花,侧枝比主枝容易发生雌花。黄瓜花常于清晨开放。
5、果实:黄瓜的果实为假浆果,果实的形状、大小、颜色因品种而异。果形为筒形至长棒状,色多为绿色,个别品种为黄白色;棱瘤或有或无、或大或小,刺有黑、褐、白之分,果皮和果肉也有厚薄不等。果实授粉后10天左右,果实的长度已达一定的大小,皮薄,肉质脆嫩,种子的种皮柔软,为商品采收的最适宜时期。约15天后,果皮开始变色,肉质稍变硬,种子的种皮变硬,食用价值降低。30天左右果实生长基本完成。果实变黄,或部分呈现褐色,果肉硬化,种子的种皮坚硬,已失去食用价值,也不宜作种。其后,果皮逐渐变成红褐色,并呈现网纹,种子逐渐充实,达到完全成熟。自授粉至种子完全成熟,一般约40天。 黄瓜果实的发育,除与品种有关外,还受外界环境条件、水肥管理水平及受粉情况的影响。如营养不足,温度过高或过低,土壤水分急剧变化等将导致畸形瓜的发生。瓜条的发育状况与授粉也有关系。很多品种需经授粉方能结瓜。雌花授粉产生种子,种子的形成又促进了果实的发育,因而瓜条生长快、产量高,但种子的形成和发育,又要夺去许多营养物质,这又加重了营养器官的负担,削弱植株的长势和形成新雌花的能力。所以,果实一定要及时采收;否则,不仅会降低产量,而且还会影响果实品质,降低果实的商品性。 黄瓜的果实有时会发生苦味,这种苦味物质称为苦瓜素(分子式为C32H50O8)。果实里容易出现苦味的位置,一般是在果梗靠近果肩的部分。黄瓜发生苦味与品种的遗传性有关:野生黄瓜有苦味,栽培品种有苦味是返祖遗传现象。到目前为止,只有不带苦味的瓜果,而没有完全不带苦味的黄瓜品种。但是,黄瓜发生苦味,在相同的品种、由于植株不同而不一样;同一植株由于果实不同,有的出现苦味,有的则没有。而且同个品种,同一个植株,有时候出现苦味,有时则没有。因此,发生苦味的原因,须从栽培方面进行研究。在氮肥过多,水分不足,低温,日照不良,生长发育初期或后期营养不足,植株生长发育不良时,容易产生苦味。因此,加强肥、水管理,注意防治病虫害,保持植株正常生长,是防止黄瓜苦味果产生的重要栽培措施。
第二节类型和品种
一、主要类型 黄瓜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南北城乡,普遍栽培,品种繁多,分类方法多不一致。根据现有的资料,海南栽培的黄瓜,以品种来源地的不同,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为华南型黄瓜,一为华北型黄瓜。
1、华南型黄瓜:蔓叶较壮大,根群较发达。嫩果多是绿色黑刺品种,间有绿白、黄白或白色带刺品种,刺瘤稀小。果皮较厚硬,肉质中等。熟果黄褐色,有网纹 。果形多筒状,中小型。品种有早青1号、早青、2号、夏青2号、夏青4号和万吉等。
2、华北型黄瓜:蔓细叶薄,生长势较弱,根群稀疏,再生力弱。嫩果多绿色白刺品种,瘤密,果皮薄,肉质清香脆嫩,3室。熟果黄褐色至棕黄色,有的出现网纹。果形长筒至棒状或棍状,大中型。品种有津研4号、津春4号、津杂2号和中农8号等,这些是海南北运大陆主要品种。
二、主要品种
1、早青1号: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于1982年育成的杂种一代。海南于80年代初期引进。各市县均有分布。该品种主蔓长300厘米。侧蔓少数派。叶长20厘米,宽18厘米,深绿色。主蔓第3-5节着生第一雌花,以后每隔2-3节或连续数节着生雌花。果实长20-24厘米,横径4.0-4.5厘米,深绿色,薄被蜡粉,成熟果黄色,肉厚0.9-1.1厘米。单果重200-250克。早熟,冬春季播种至初收45-55天,延续采收35-40天。生势强。较耐寒,也耐霜霉病和炭疽病。皮色不易转黄,较耐贮运。肉质致密,品质优。每亩产量2500-2700公斤。
2、早青2号: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于1990年育成的杂种一代。海南省农科院于1991年春引进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并进行推广示范。目前,该品种已逐渐取代早青1号,而成为海南华南型黄瓜的主栽品种。该品种主蔓长250-300厘米。侧蔓少。叶长19厘米,宽17厘米,深绿色。主蔓第4-5节着生第一雌花。果实长22-24厘米,横径4厘米,深绿色,有光泽,薄被蜡粉,肉厚1.3厘米。单果重200-250克。早熟,科春季播种至初收49-55天,延续采收35-45天。较耐寒,抗枯萎病、疫病和炭疽病,耐霜霉病和白粉病。品质优良。每亩产量2700-3000公斤。
3、夏青2号: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于1982年育成的杂种一代。海南于80年代初引进。该品种主蔓长300厘米。侧面蔓少,主蔓结果为主。叶长19厘米,宽17厘米,深绿色。主蔓第3-5节着生第一雌花,以后每隔2-3节或连续数节着生雌花。果实长20-21厘米,横径4.0-4.2厘米,绿色,肉厚0.9-1.1厘米,白色。单果重150-200克。早熟,夏秋季播种至初收33-38天,延续采收22-30天。生长势中等。较耐热,也较耐炭疽病、枯萎病。品质中等。每亩产量2000-2700公斤。
4、夏青4号: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于1990年育成的杂种一代。海南最近几年才引进。该品种主蔓长250-300厘米。侧蔓 2-3条,主蔓结果为主动脉。叶长21厘米,宽19厘米,深绿色。主蔓第5-6节着生第一雌花。果实长21-22厘米,横径4.4厘米,肉厚1.3厘米。单果重220克。早熟,夏秋季播种至初收33-35天,延续采收30-35天。生势旺盛。较耐热,抗细菌性角斑病、枯萎病、白粉病、炭疽病、耐疫病、霜霉病。品质好。每亩产量2300-3000公斤。
5、万吉:80年代后期从台湾引进。主要分布澄迈、陵水等市县。该品种蔓长320厘米。叶长22厘米,宽24厘米,绿色。主蔓第10-12节着生第一雌花,以后每隔4-5节着生1雌花,间有雌花双生。果实长30-32厘米,横径7厘米,墨绿色,肉厚1.9-2.3厘米,白色。单果重600-800克。中热,冬春季播种至初收50-60天,延续采收25-30天。生势旺,主侧蔓均可结果。不耐热,也不耐寒,易感病毒病,霜霉病。肉质致密,耐贮运,品质优,适于出口港澳市场。每亩产量2000-2300公斤。
6、津研4号:80年代后期从天津农科院黄瓜研究所引进的黄瓜优良品种。分布在海南各地,是北运黄瓜最早引进的品种之一。该品种植株生长势中等,基本无侧枝,叶片较小、深绿色,以主蔓结瓜,第一雌花着生在5-7节,以后每隔2-3节出现一朵雌花。瓜条棍棒形、顺直,长35-40厘米,单瓜重250克。瓜果深绿色,有光泽,无棱,无瘤,白刺较密,果肉厚而紧密,呈浅绿色,商品性状好,品质佳。早熟,瓜条生长速度快,开花后7-10天即可采收嫩瓜,在海南的陵水、三亚、乐东等地区冬春季种植时,一般在播种后45天左右开始收头瓜;在北部地区约50天开始收头瓜。较耐瘠薄,抗霜霉病、白粉病能 力强,但不抗枯萎病。一般亩产2000-3000公斤,高产的可在5000公斤。
7、津春4号:1991年从天津农科院黄瓜研究所引进的杂种一代,分布在三亚、陵水、乐东等南部市县。该品种主蔓长250厘米,侧蔓少。叶长22厘米,宽20厘米,深绿色。主蔓第4-5节着生第一雌花,以后每隔2-4节着生1朵雌花。果实长30-40厘米,横径3.8-4.2厘米,深绿色,顶部有浅黄色纵纹 ,刺瘤密,白色,肉厚1.3-1.6厘米。单果重400-500克。播种至初收:海南的南部地区冬春季约45-50天,北部地区约50-60天,夏秋播35-40天,延续采收35-50天。主蔓结果为主。抗霜霉病、枯萎病和白粉病,较耐寒。质脆味甜,品质优。每亩产量约3000-4000公斤,高产的达5000公斤以上。
8、津杂2号:1991年从天津农科院黄瓜研究所引进的杂种一代。分布在海南南部的市县。该品种主蔓长280厘米,侧蔓多。叶长21厘米,宽19厘米,深绿色。主蔓第3-4节着生第一雌花,以后每隔3-4节着生1朵雌花。果实长30-35厘米,横径3.8-4.5厘米,深绿色,有光泽,刺瘤密,白色,蒂部较细,顶部有浅黄色条纹,肉厚1.2-1.4厘米,白色。单果重300-400克。播种至初收:冬春播45-60天,秋播38-40天,延续采收35-45天。生势强,主侧蔓均可结果。较耐寒,抗霜霉病、枯萎病和白粉病。质脆,味微甜,品质优。每亩产量3000-4000公斤。
9、中农8号:近年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引进。主要分布在海南南部地区。该品种植株生长势强,株高200厘米以上。主侧蔓均可结瓜,主蔓第一雌花着生在4-7节,每隔3-5片叶出现一雌花。瓜果棒形,长35-40厘米,横径3-3.5厘米,单瓜重150-200克。瓜把短,瓜皮色深绿,有光泽,无黄色花条纹,瘤小,刺密,白色,无棱。肉质脆,味甜,品质佳,商品性极好。中熟,播种至初收45-55天,连续采收约30-40天。抗霜霉病、白粉病、炭疽病及病毒病,耐寒、耐热性均强,因此,既可冬春反季节种植北运大陆,也可夏秋季播种供应岛内市场。一般亩产3000-4000公斤,高产的达5000公斤以上。
常见病虫害: 斜纹夜盗虫 黄守瓜 螨虫 拟尺蠖 蚜虫 蓟马 白粉病 露菌病 炭疽病 立枯病 疫病 斑点病 蛾虫
黄瓜含水分多,且具有食疗价值,既是蔬菜又是水果,新鲜黄瓜约含水分90%左右,100克黄瓜可产生15千卡的热能。黄瓜中含有丰富的钾、铁、磷等和胡萝卜素、维生素C。黄瓜中还含有纤维素,对促进肠蠕动、加快排泄和降低胆固醇有一定作用。
鲜黄瓜内还含有丙醇二酸,可以抑制糖类物质转化为脂肪,食用可以充饥而不使人肥胖。故有人称黄瓜为减肥食品。肥胖者、高血脂、高血压患者,多吃黄瓜都有好处。
吃黄瓜可以利尿,有助于去掉体内过多的水分和清除血液中象尿酸那样的潜在的有害物质。
黄瓜还可做美容剂,有人用黄瓜汁来清洁和保护皮肤,用捣碎的黄瓜来舒展皱纹。
黄瓜名字的由来是:
黄瓜原名叫胡瓜,是汉朝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来的。胡瓜更名为黄瓜,始于后赵。
后赵王朝的建立者石勒,本是入塞的羯族人。他在襄国(今河北邢台)登基做皇帝后,对自己国家的人称呼羯族人为胡人大为恼火。石勒制定了一条法令:无论说话写文章,一律严禁出现“胡”字,违者问斩个赦。
有一天,石勒在单于庭召见地方官员,当他看到襄国郡守樊坦穿着打了补丁的破衣服来见他时,很不满意。他劈头就问:“樊坦,你为何衣冠不整就来朝见?”樊坦慌乱之中不知如何回答是好,随口答道:“这都怪胡人没道义,把衣物都抢掠去了,害得我只好褴褛来朝。”他刚说完,就意识到自己犯了禁,急忙叩头请罪;石勒见他知罪,也就不再指责。等到召见后例行“御赐午膳”时,石勒又指着一盘胡瓜问樊坦:“卿知此物何名?”樊坦看出这是石勒故意在考问他,便恭恭敬敬地回答道:“紫案佳肴,银杯绿茶,金樽甘露,玉盘黄瓜。”石勒听后,满意地笑了。
自此以后,胡瓜就被称做黄瓜,在朝野之中传开了。到了唐朝时,黄瓜已成为南北常见的蔬菜。现在黄瓜的种类很多,大致分为春黄瓜、架黄瓜和旱黄瓜。而闻名全国的品种乃是外形美观、皮薄肉厚、瓤小的北京刺瓜和宁阳刺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