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道通宵论,强国先富民。令规传四方,徒木赏千金。十载游羊地,三年悍将林。这句诗作者是谁,什么意思?

2025-01-20 01:52:04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正确应该是:霸道通宵论,强国先富民。 令规传万户, 徙木赏千金。 十载游羊地,三年悍将林。
  作者:荷女皙皙(?????)
  这首诗歌赞颂的人物是商鞅。商鞅变法是商鞅于公元前356年在秦国实施的改革,对战国末年秦国的崛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商鞅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变革的要求,从其“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论点出发,强调教育改革,认为治理国家的根本是重农战,要富国强兵就必须进行法制宣传,培养法治人才。商鞅抨击了提倡以诗、书、礼、乐为教育内容的儒家,主张“燔诗书而明法令”,要用鼓励耕战为内容的法治教育代替“先王之教”;认为法治是德治的基础,法令必须“明白易知”;应以法官为师,给民众解释法令,使“万民皆知所辟就”,把教育作为宣传法制和培养法经济措施
  商鞅对经济的改革是以废除井田制、实行土地私有制为重点。这是战国时期各国中唯一用国家的政治和法令手段在全国范围内改变土地所有制的事例。主要内容如下:
  1)废井田、开阡陌

  2)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3)统一度量衡

  政治措施
  1)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

  2)除世卿世禄制,鼓励宗室贵族建立军功

  3)改革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

  4)推行县制

  5)定秦律,“燔诗书而明法令”
  徙木为信
  原文:
  商鞅变法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令行于民。
  译文:
  商鞅变法的法令已经准备就绪,但没有公布。他担心百姓不相信自己,就在国都集市的南门外竖起一根三丈高的木头,告示:有谁能把这根木条搬到集市北门,就给他十金。百姓们感到奇怪,没有人敢来搬动。商鞅又出示布告说:“有能搬动的给他五十金。”有个人壮着胆子把木头搬到了集市北门,商鞅立刻命令给他五十金,以表明他说到做到。接着商鞅下令变法,新法很快在全国推行。
  毛泽东早年在评论“徙木立信”这段故事时指出:“商鞅之法,良法也。......其法惩奸以保人民之权利,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孥贫怠以绝消耗。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民何惮而不信?乃必徙木以立信者,吾于是知执政者之具费苦心也”。
  移动一根木头并非难事,关键是以此而树立的千金难买的威信。

回答2:

霸道通宵论,强国先富民。 令规传万户, 徙木赏千金。 十载游羊地,三年悍将林。
这首诗歌赞颂的人物是商鞅,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最终秦灭六国统一天下
作者应该是荷女皙皙

回答3:

... 五律·商鞅变法

荷女皙皙

回答4:

荷女皙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