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离造车还有多远?

2025-04-03 10:55:42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华为在汽车领域每进一步,外界对于华为会不会造车的好奇就增加一分。
近日,一则“华为有意参股新能源汽车公司长安蔚来”的消息在业内流传,消息称,华为可能借助旗下基金对于长安蔚来进行投资。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近年来华为与汽车整车厂商合作越来越多,但爆料如果属实,这将是华为第一次入股整车厂。
就此,全天候科技向华为方面求证,截至发稿前仍未获得回复。
实际上,在2018年初就有消息称,华为已经参股新造车企业威马,但随后威马通过其官方公众号发布声明否认,而这次长安蔚来目前为止还没有公开否认。
因此,关于华为会不会造车的讨论又出现了。
一直以来,对于造车这件事华为屡屡否认,坚称“华为不造车,聚焦ICT技术,帮助车企造好车。华为致力于成为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增量部件供应商。”
这也不难理解,作为汽车领域的新玩家,华为在这个领域的积累尚浅,需要处理好与整车企业的关系。
随着华为在汽车领域的布局越来越广泛,外界有观点认为,面对智能汽车这种万亿级市场,华为一定不会错过,一定会造车;也有人认为,华为会先蛰伏一段时期,然后再入局整车制造。
在华为的历史上,这种策略也曾真实应用过。
在发展早期,华为为了避免同运营商产生竞争,曾做出不进入信息服务业以及不造手机的决定。
但随着手机产业的迅猛发展,华为最终还是突破自我设限,成为国产手机No.1,并在全球市场冲刺第一。
也有电动汽车界人士为,相比造车卖车这种辛苦活,华为利用自己的软硬件优势做一家一级供应商是更赚钱、更容易的路。
在智能汽车领域,华为究竟会怎么选呢?
1
华为不造车的那些年
“华为为什么不做汽车?”2017年6月,有华为员工在华为内部论坛“心声社区”发问。随后,这个问题在内部员工中引发了争论。
有些员工认为,造车不符合华为聚焦通信行业、力出一孔的原则。
“聚焦主航道,只做ICT,上不碰应用,下不碰数据。”有人拿出了任正非之前讲话的内容,认为华为不会什么都做。
也有员工觉得,华为没有能力进入汽车行业——全球几家大整车厂体量都在上千亿美元,只有这种体量才能撑起整个产业链,华为作为一个“半吊子”,进去是找死。
也有员工支持华为进入汽车领域,认为华为就应该这么干。
“华为是有偏硬件的基因,做汽车(尤其是电动车)是很不错的方向”,甚至有员工认为,华为做电动车(或者进军汽车电子)可能比做云计算业务更有前途。
还有人认为,现在没做,不代表公司没准备去做,华为一定会做和汽车相关的产业,因为汽车才是可以养活华为这个体量的公司的行当。甚至有人预言,华为已经在做了,“你咋知道我们没做呢,保密阶段,两年后你再来看这个帖子。”
这场内部争论两年后,2019年6月,答案大白于天下。当时,任正非签发华为组织变动文件,批准成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隶属于ICT管理委员会管理。
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下设五大核心产品部:智能驾驶产品部、智能座舱产品部、智能网联产品部、智能电动产品部和智能车云产品部。曾在华为日本运营商业务部任职的王军被任命为该BU总裁。
华为公司业务架构,图片来自华为官网
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的成立并非一帆风顺,在内部经历了博弈的过程。
早在2013年,华为便成立了“车联网业务部”,宣布正式进军车联网。那时候的华为决定,以后每年会投入上亿元用于与车联网相关的技术研发。
同年,华为正式发布ME909T等符合车规标准的通信模块产品,以及前装车载移动热点、汽车在线诊断系统等。
2016年9月,华为与爱立信、英特尔、诺基亚、高通4家通讯公司和奥迪、宝马和戴姆勒3家汽车公司共同发起全球跨行业产业联盟——5G汽车通信技术联盟。诸如此类的华为和国内外各大汽车整车企业各种合作,多年来屡见不鲜。
但是在这一阶段,华为一直将汽车业务放在企业BG下,由汽车行业方案部承载。在这个阶段,华为游离于汽车行业外,和企业厂商的合作主要是提供部分组件作为技术解决方案的提供商之一。对于汽车,华为是从外部的视角来看的。
“我们不会进入汽车制造行业,我们看汽车与家具厂看汽车的眼光没有太多的两样。”2015年,华为副董事长郭平在一个会议上提到,“家具厂看中的是沙发,我们看中的是各种连接的设备。”
郭平认为,华为的宗旨是要建立一个全连接的世界,汽车也是全连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当时汽车的网络化比例还不到10%,激活率更是小于5%,离精确的智能交通还差的比较远。
2016年,业界传闻,华为可能与全球最大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之一和整车代工商麦格纳展开战略合作,推出华为品牌汽车。
当时,华为明确否认了这一个传闻,并称“没有进入汽车制造业的计划,也没有推出华为品牌汽车的计划。”
那之后的几年里,汽车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随着特斯拉、蔚来、小鹏汽车等一系列造车新势力的崛起,智能汽车已经成为势不可挡的新趋势。“智能汽车行业比智能手机行业大很多,将会是一个几十万亿的市场。”红杉资本中国合伙人沈南鹏曾在一场分享中这样说。
在这种相对确定的趋势下,汽车行业的机会纷纷冒了出来

回答2:

华为在汽车领域每进一步,外界对于华为会不会造车的好奇就增加一分。

近日,一则“华为有意参股新能源汽车公司长安蔚来”的消息在业内流传,消息称,华为可能借助旗下基金对于长安蔚来进行投资。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近年来华为与汽车整车厂商合作越来越多,但爆料如果属实,这将是华为第一次入股整车厂。

就此,全天候科技向华为方面求证,截至发稿前仍未获得回复。

实际上,在2018年初就有消息称,华为已经参股新造车企业威马,但随后威马通过其官方公众号发布声明否认,而这次长安蔚来目前为止还没有公开否认。

因此,关于华为会不会造车的讨论又出现了。

一直以来,对于造车这件事华为屡屡否认,坚称“华为不造车,聚焦ICT技术,帮助车企造好车。华为致力于成为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增量部件供应商。”

这也不难理解,作为汽车领域的新玩家,华为在这个领域的积累尚浅,需要处理好与整车企业的关系。

随着华为在汽车领域的布局越来越广泛,外界有观点认为,面对智能汽车这种万亿级市场,华为一定不会错过,一定会造车;也有人认为,华为会先蛰伏一段时期,然后再入局整车制造。

回答3:

真要降维做汽车?
华为在汽车领域每进一步,外界对于华为会不会造车的好奇就增加一分。
近日,一则消息打破了任正非“华为永不造车”的说辞。
有媒体报道,华为有意参股新能源汽车公司长安蔚来。知情人士透露,“如果成行,不一定是华为出资,可能会通过旗下的基金进行投资。”
对于上述消息,涉及的双方都还没有回应此事。
事实上,华为进军汽车领域的传闻由来已久。目前,华为已与多家汽车主机厂进行了深度合作,成为了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增量部件供应商。
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上周还公开表示,华为HiCar已合作150+款车,2021年计划预装超过500万台。
在这之前,华为也在积极地推进鸿蒙OS进入汽车领域。
9月8日,华为电动技术有限公司注册成立,由华为技术有限公司100%控股,经营范围包括:工程技术研究和试验;智能车载设备制造;智能车载设备销售。
在8月14日的2020中国汽车论坛上,华为公布了三大鸿蒙车载OS系统,同时还宣布已经有大量合作伙伴基于鸿蒙OS进行开发。
这三大鸿蒙OS分别是——鸿蒙座舱操作系统HOS、智能驾驶操作系统AOS和智能车控操作系统VOS,分别涉及智能汽车的座舱、驾驶及控制系统。
不过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总裁王军王军也表示,“弱水三千,只取一瓢,我们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华为并不造车。
其实华为在造车领域有相当大的优势,首先华为拥有世界级的芯片设计能力。华为虽然受到高端芯片断供的制约,但并不能说明华为在芯片领域不强。其强大的芯片设计能力,则有望成为华为手里的一柄利剑。其次华为有世界级的传感和5G技术,不论是车联网,还是自动驾驶,5G通信是保证两者能够实现的必要前提。
一位汽车行业资深分析师直言,如果华为真的造车,也并不意外,因为华为需要大体量的业务才能养活那么多人。
“华为最后一定会造车。”一家中国汽车智能网联领域的初创企业CEO表示,华为现在的路径就是成为未来的博世,车企不太愿意市场再出现一个强势的供应商,“最终被逼上梁山,不得不造车”。

回答4:

华为离造车还有多远?
华为离造车还是有段路程的,因为华为主要将重心都放在电子研发的,对于车辆的制造还是有待提高的,还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的,不是能在短时间实现的!
所以华为离造车还挺远的!希望能帮到您。望采纳,谢谢!

回答5:

华为虽然目前并没有整车制造,但是。一直参与车联系统的一个制造所以华为一直在造车的过程中,如果说整车制造的话可能应该不会走这条路,另外最大的是5g网络。妇联等在一块是说科技公司而汽车属于制造公司,他可能会参与汽车的零部件的一些制造,但是应该不会参与整车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