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核磁共振现象?

2025-01-18 15:41:43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世上万物均由分子组成,而分子是由原子组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围着核旋转的电子组成,原子核又是由带正电荷的质子和不带电荷的中子组成。许多原子核的运动则类似“自旋体”,不停地以一定的频率自旋,如设法使它进入一个恒定的磁场,它就会沿着这磁场方向回旋,这时用特定的射频电磁波去照射这些含有原子核的物体,物体就会显著地将电磁波吸收,这就是核磁共振现象。

20世纪80年代,一个崭新的扫描技术——核磁共振成像术(简称MRI)出现了。这是一种可以使人体避免受到X线损伤的扫描技术;是电子学、电子计算机技术、CT技术以及磁共振频谱学等先进科学的结晶。

在人体中蕴藏着大量的水分(H2O),MRI就是利用人体中的氢(H)原子,在强磁场内受到脉冲的激发后,产生的磁共振现象,经过空间编码技术,把在磁共振过程中所散发的电磁波(即磁共振信号)以及与这些电磁波有关的质子密度、弛豫时间、流动效应等参数,接收转换,通过电子计算机的处理,最后形成图像,做出诊断。

在MRI的使用中,病人不需要接触电离辐射,从而避免了X线可能对人体造成的损害。MRI不但能够像CT一样提供受检部位解剖信息的图像,还可以为我们提供有关组织生理生化信息的图像,比CT更加灵敏地分辨出正常或异常的组织,为我们提供正确的脏器功能及生理情况,通过图像清楚地显示出病变的部位、范围,常可在病变处的器官的形状、功能还未出现明显改变之前,向人们发出警告,所以对肿瘤的早期检测及鉴别肿瘤的性质有很大帮助。

回答2:

原子核能在磁场中旋转,其旋转的频率和方向决定于磁场的强度和方向。在磁场中旋转的原子核,可以吸收同样频率的电磁波,使原子核的能量增加;当原子核恢复原状时,就会把吸收的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释放出来。这种现象称为核磁共振现象。

回答3:

这个是应用在化学里面的。NMR是用来检测有机物十分重要的一种方法。

回答4:

核磁共振是什么?什么是自旋?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