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由于析出晶体以后的溶液是饱和溶液,因此,
(1)“若该溶液蒸发bg水并恢复t摄氏度时,并析出溶质m1g.”则
此时所得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m-m1)g,
饱和溶液的质量为:(a-b-m1)g,
(2)“若原溶液蒸发cg水并恢复t摄氏度时,则析出溶质m2g.”则
此时所得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m-m2)g,
饱和溶液的质量为:(a-c-m2)g,
设该物质在t摄氏度的溶解度为S,则根据溶解度的概念可得:
(m-m1)g/[(a-b-m1)g]=(m-m2)g/[(a-c-m2)g①
(m-m1)g/[(a-b-m1)g]=S/(100g+S)②
由①得:a=(bm-cm+m1m-m2m+cm1-bm2)/(m1-m2) ③
将③代入②,化简得:
S=100g*(m1-m2)/(b-c)
最后,祝你学习进步!!!!
你那是选择题吧?
已知某饱和溶液蒸发ag水,析出bg溶质时恢复到原温度,则有S / 100 == b / a,现为不饱和溶液,两次蒸发都有溶质析出,即都变为饱和溶液,设第一次危险性水多,则析出溶质也一定多,然后把第一次蒸发分作两步,即先完成第二步,这时蒸发了cg水,析出m2g溶质,溶液一定为饱和,在此基础上多蒸发了(b—c)g,多析出溶质为(m1—m2)g,所以有S / 100 == (m1—m2) / (b—c),
你那算法是错误的,分析一下就得了。
可以先列个基本的式子
t℃m溶液=m溶质+m溶剂
因为溶解度是相对于饱和溶液来说的.所以"某物质的不饱和溶液ag中含溶质mg"其实是不能用来作为计算数据的.
你可以这样想.△m(析出溶质)与△m(蒸发的水)其实是可以形成饱和溶液的.
(这个说法不知道你们老师有没有和你们说过.
我们老师讲的时候说这个是一个"三个烧杯原理")
那么你就去找题目中的差量
可以发现b-c是俩次析出晶体实验中水的差量
而m1-m2是俩次析出晶体实验中溶质的差量.
那么根据比例
t℃m溶液=m溶质+m溶剂
S 100
m1-m2 b-c
得S=100×(m1-m2)÷ (b-c)
PS:这种题目主要是找差量问题.
只要记住俩次析出晶体的差量和俩次蒸发掉的水的差量,这俩个量是可以形成t℃饱和溶液的.个人习惯这样做了..^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