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徐志摩的我所知道的康桥一文中康桥的美体现在什么地方

2025-04-14 21:26:31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康桥的美主要体现在诗歌节奏的音乐美,“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下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心头荡漾。”这节诗实写的是康河的美,同时,柳树在古诗里“柳”——“留”,留别有惜别的含义。

他运用的手法是比拟(拟人、拟物),突出了康河的明静和自由自在的状况,自由、美正是徐志摩所追求的。同时表现一种爱心,那水草好像在欢迎着诗人的到来。

还有,它并没有完全脱离中国诗歌的意境,它和中国的古诗有相同的地方,就是物我合一,表现出徐志摩和康桥的密切关系。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1928年11月6日,初载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第10号,署名徐志摩。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10月—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

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自陈道: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

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心灵,唤醒了久蛰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