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问题不在于防抖,而在于光圈和高感光度性能——光圈不够大、高感性能不足,使得一般带照相的手机会采用较长的曝光时间以确保曝光充分、特别是在光线不足时。曝光时段内被摄物体运动,就不可避免地会“发虚”。因此,手机就是手机,相机就是相机,不可同日而语。
2、防抖可以在低快门速度时保证画面清晰,但仅能解决持机的抖动问题,无法解决被摄对象运动造成的“发虚”的。
3、我不清楚你说的“物理防抖”到底有何实用性,或许它广泛运用在卡片机(我仅用过为数不多的几款卡片机,都没有所说的“物理防抖”功能)和手机中,但无论如何,从原理上说都是图像处理软件在作祟,是以牺牲原始画质为代价的,真正有用的是光学防抖。
你说的和光学防抖没有任何关系,清晰抓拍高速运动物体,有二个关键要素。
第一,高速快门,这对于手机不是问题。
第二,瞬间对焦,这个手机就不行了。能高速瞬间对焦的是相位对焦技术,目前只有单反,和少数高端的微单才有。其它的入门微单,高端卡片用的是和手机类似的反差对焦,只是比手机功能强一点而已,想准确对焦飞鸟都吃力,就不用说别的了。
顺便说一句,卡片相机防抖一般分两类,第一,镜头防抖,通过一组矫正镜片抵消抖动。第二,机身防抖,通过感光元件的位移补偿抖动。至于光学防抖和物理防抖就是一回事,是针对早期的电子防抖而言的,电子防抖实际就是对图片进行后期处理,效果很差只是一种折衷方案,现在的防抖都是光学防抖。
美图M4或OPPO N3
大部分都是光学防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