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了能使烛焰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凸透镜的表面应对着烛焰,所以表面应与光具座的轨道垂直,同时为了将像成在光屏上,光屏的表面应对着凸透镜.所以光屏应与光具座的轨道垂直.
故答案为:垂直.
(2)在做实验的过程中,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是为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心.
故答案为:光屏中心.
(3)太阳光可以近似看为平行光源,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太阳光经凸透镜后将会聚在焦点.所以把光屏置于另一侧,改变光屏与凸透镜间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个光斑便为焦点.测出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便是焦距.由图知,凸透镜的焦距是40cm-30cm=10cm.
故答案为:最小、最亮;10.
(4)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调到同一高度,仍不能得到清晰的像,这说明此时成的是虚像或者物距小于焦距.
故答案为:物距小于焦距,像是虚像.
(5)小明在探究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做了三次实验.这样使实验结论更具有可信度,消除实验结论的片面性.
故答案为:使结论具有普遍性.
(6)由于凸透镜成的是倒立的实像,所以由于蜡烛太短而使得像在光屏中心的上方.所以应将蜡烛向上调或将凸透镜向下调.
由于烛焰的高度降低、光屏未调节,所以调好凸透镜的位置后,烛焰、凸透镜的光心、光屏中心在一条直线上时,烛焰在凸透镜主光轴的下方.
故答案为:下;主光轴的下方.
一必须在偷透一必须在凸透镜的焦距之内,二必须在同一高度,三项和物不能互换位置,则凸透镜的左侧事物,右侧是光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