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在城濮之战前,这两位君主(晋文公和楚成王)有过交往。
春秋时期,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异母兄长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亡十九年。在此期间,重耳到了楚国,楚成王设宴招待重耳,并问道:“如果公子返回晋国,拿什么来报答我呢?”
重耳回答说:“男女仆人、宝玉丝绸,您都有了;鸟羽、兽毛、象牙和皮革,都是贵国的特产。那些遍及到晋国的,都是您剩下的。我拿什么来报答您呢?”
楚成王说:“即使这样,总得拿什么来报答我吧?”
重耳回答说:“如果托您的福, 我能返回晋国,一旦晋国和楚国交战,双方军队在中原碰上了,我就让晋军退避九十里地。如果得不到认可,我就只好左手拿着马鞭和弓梢,右边挂着箭袋和弓套奉陪您交战。”
楚国大夫子玉请求楚成王杀掉公子重耳。楚成王说:“晋公子志向远大而生活俭朴,言辞文雅而合乎礼仪。他的随从态度恭敬而待人宽厚,忠诚而尽力。现在晋惠公没有亲近的人,国内外的人都憎恨他。我听说姓姬的一族中,唐叔的一支是衰落得最迟的,恐怕要靠晋公子来振兴吧?上天要让他兴盛,谁又能废除他呢?违背天意,必定会遭大祸。”于是楚成王就派人把重耳送去了秦国。
重耳来到秦国后面见秦穆公,秦穆公表示愿意辅佐重耳回归晋国,夺取君位。公元前636年开春,秦穆公委派公孙枝率领秦军三千,护送重耳渡过黄河。重耳回国后,在众人的簇拥下被拥立为晋国的国君,即:晋文公。
公元前632年,晋文公与楚成王为争夺中原霸权,在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交战。晋文公兑现当年流亡楚国许下“退避三舍”的诺言,令晋军后退,避楚军锋芒。子玉不顾楚成王告诫,率领楚军冒进,结果被晋军歼灭两翼,楚军大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