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能不能治好 每当我向人介绍说自己是一名精神科医生时,很多人就会面带疑虑地问:“精神病……能治好吗?”一般人所说的精神病,多数是指精神分裂症。这时,我就会很有信心地回答:“多数病人都能治好。” 的确,在住院的精神分裂症病人中,有六成以上的病人能够达到临床治愈。对于首次发作的病人,治疗效果更好。那么,为什么人们还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呢?这主要是由于医生和普通人判断病人好没好的标准不一样。医生是从医疗的角度判断疗效,症状消失了,自知力恢复了,病就算好了。而普通人则认为,精神病人只有像正常人一样地生活、工作,才算病好了。精神病的治疗效果之所以受到怀疑,原因就在于:药物的副作用使病人显得呆板、迟钝;病情容易复发,而且事实上精神病的复发率也确实相当高;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病人虽然已经达到临床痊愈,却仍然不能参加正常的人际交往和学习、工作。所以,虽然医生认为很多病人已经治好了,但其他人仍然觉得他们有毛病。 不可否认,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效果目前确实不尽如人意,而且抗精神病药物的副作用已成为妨碍病人康复的一大难题。但是,也应该看到精神病治疗复杂的一面,影响疗效的因素决不单纯是医生和药物,还包括家属和各种社会因素,有很多药物治疗以外的因素是医生们所不能左右的。因此,不能因为对眼前的治疗效果不满意,就否定精神病学的成绩,更不能妄言“精神病”治不好。近三四十年来,许多治疗精神病的新药已应用于临床,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精神病治疗学也终将是不断发展的。可以相信,精神病的治疗手段会越来越多,效果会越来越好。在医护人员为此目标不懈努力的同时,也衷心希望病人家属和社会各界都来关心和帮助精神病的治疗,共同为精神病人尽一份力。 精神分裂症能“去根儿”吗? 常听人说:“精神病治疗了半天,也去不了根儿。”精神病容易复发,从这个角度说它去不了根儿,我完全同意,但是这种说法应该具体分析。 首先,什么叫“去根儿”?“去根儿”是不是说病了一次之后,就一辈子不再犯?如果按照这种说法,又有几种疾病能够“去根儿”呢?高血压、糖尿病能“去根儿”吗?感冒能“去根儿”吗?人人都希望所有的病能够“去根儿”,但就目前的医疗水平而言,这只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理想而已。 其次,精神分裂症为什么难“去根儿”?前面已经谈到,精神分裂症发病的影响因素很多,其中包括病人的个体素质、性格特点、家庭社会环境、治疗情况、遗传因素等等。医生的药物治疗只是这诸多因素中的一个。也就是说,不可能单纯指望医生的治疗来解决精神分裂症的“去根儿”问题,家属和社会都要为病情的复发承担责任。这就好比体质弱的人容易感冒一样,如果缺乏周围人的照料,缺少营养物品的滋补,只等到感冒复发了,再请医生来治疗,那是无济于事的。 第三,怎样为“去根儿”而努力?不要把眼光只盯在治病上,而应该做长远的打算。在维持用药的同时,全面地促进病人的心理、社会康复才是“去根儿”的根本出路。这就相当于为体弱多病者强身健体,俗话说:“邪不压正”,有了强健的身体,才能抵御病魔的侵袭,才能从根本上消除疾病“扎根”的土壤。 精神分裂症病人何时需要住院? 住院治疗有“三利”:1.便于观察病情;2.对于具有攻击他人、自伤自杀危险的病人,居住在医院这个封闭的环境中,可以有效地保证病人的自身安全,也保证病人的家人及周围人的安全;3.便于治疗。对于门诊病人,医生用药时往往比较谨慎,因为他无法看到和及时处理病人服药后所出现的各种反应。病人住院后,医生就敢于加大药量,并根据情况及时调整,以加快治疗的进程。 住院治疗还有“三弊”:1.病人病重时,往往对医院有强烈的抵触情绪,坚决拒绝就诊、住院。因此,常常需要哄骗,甚至强制病人住院。这样就可能使病人产生强烈的敌对情绪,引起病人与家属和医护人员之间的激烈冲突;2.住院期间,病人的人身自由被剥夺,家庭生活被剥夺,这些对于一个人精神活动的完整性有很大的侵害;3.精神病人的住院时间较长(一般为3个月,病情顽固者可长达一年半载),环境单调,这对病人的人际交往技能、学习工作能力都有很大影响,出院以后需要很长时间去重新适应社会。为此,国外用日间住院(病人白天来医院接受治疗、参加各种活动,晚上回去与家人团聚)、家庭住院(家属陪同病人住在医院里)等方式来弥补以上弊端,但我国目前尚无此条件。 现在多数专家的观点是,精神病人尽量不住院,只有到病情异常严重,或者在家里无法维持药物治疗的情况下,才不得已而为之。需要住院的情况有以下几种:1.极度兴奋、冲动伤人;2.有自杀企图;3.拒绝治疗,家属又无计可施;4.诊断不明,需要住院观察以明确诊断;5.严重的药物反应;6.多种药物治疗均效果不佳,需要住院系统调药。 精神分裂症病人住院多长时间合适? 有人说,精神分裂症病人的住院治疗是3个月一个疗程。其实,精神科的药物治疗并无固定的疗程,所谓“3个月一个疗程”,只是说精神分裂症病人一般的住院时间是3个月。 这3个月的治疗分为3个阶段,称为“住院三部曲”。第一部是急性治疗期。病人住院之后,首先要了解和熟悉病房环境,消除其恐惧或敌对心理,还要使用较大剂量的药物,使那些过度兴奋、躁动的病人尽快安静下来。此期一般需要2~4周;第二部是完全治愈期。病人在相对安静、合作的前提下,系统地接受治疗,直至精神症状完全消失、自知力完全恢复。这是最主要的治疗阶段,根据病人的病情轻重以及对药物的反应不同,此期可长可短,一般为6~8周;第三部是调药巩固期。病情达到临床痊愈之后,需要在医院里巩固2~4周,然后酌情调整药量,准备出院。在治疗阶段,药量比较大,病人可能会出现各种副作用,因此在出院之前,要尽量摸索出既能巩固疗效又能降低副作用的最佳剂量。 以上所说的,是多数病人的住院治疗过程。三期之间并无严格界限,只是笼统的划分。住院时间超过3个月的病人,多数是由于在第二期里,有些症状比较顽固,长时间不能祛除,或者症状消失了,自知力却总是不恢复。 国外有一种观点,主张精神病人住院的时间越短越好,只要病人冲动或者自伤的危险性不是很大,能够配合治疗了,就让他回家去服药。这种观点是很有道理的,它主要是为了避免住院的“三弊”,特别是为了避免住院对病人社会功能的损害。在这种观点的影响下,美国的精神病院已日趋减少,人们正在将有限的医疗资源从医院转向社区,即按照一定的区域将精神病人组织起来,督促他们服药,并定期组织他们参加社会活动,培养他们的职业技能。但是,这样做就需要强有力的家庭支持和社会管理,而我国的家庭支持和社会保障体系都很不健全。在这种情况下,多数家属还是希望既然病人已经严重到住院的程度,住一次院就要尽量把病治彻底之后,再接病人回家。这种心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目前国内的大部分精神病医院也是这样做的。如果您家里的看护条件较好,也可以同医生商量,尽量缩短住院时间。 是不是住院时间越长,治疗就越彻底? 这句话要具体分析。如果病人住了3个月医院,病情仍然没有好转,仍然不承认自己有病,回家就有可能拒绝接受治疗,此时就不能让病人出院,继续换用其它药物治疗,还是有可能进一步提高疗效的。但是,有20%左右的顽固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目前所使用的任何一种药物都不能把他们治愈,这样的病人继续住院的价值就不大了。医生怎样才能知道谁是顽固性的病人呢?这就需要一种药一种药地去“试”,然后再两种药三种药地合并应用,倘若病情仍无起色,医生就会无奈地把这些病人归入那可悲的20%之中。 由此可见,病人的预后如何、继续住院有多大意义,这些全靠医生的综合判断。现在有一种令人担忧的现象,有些精神病医院床位收不满,考虑到医院的经济效益,医生就尽量延长病人的住院时间,这是很不合理的。医生在给病人治病的时候,只能考虑病情,而不应该把其它因素掺杂进来。作为病人家属,就需要尽可能多地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既要尊重医生的判断,又要有自己的思考。 还必须考虑到,住院治疗毕竟是有局限性的。在精神病医院这个单调、封闭的环境中,要让病人“脱胎换骨”,通过住院治疗使精神状态完全焕然一新,能够像正常人一样应付各种事情,这恐怕也不太现实。有时,家属和医生恰恰在这个问题上出现争议。医生认为病人已经临床痊愈可以出院了,家属却认为病人仍然双眼发直、待人不主动、生活懒散等,住院时间还应该再长一点、治疗再彻底一点。家属说的这些情况可能是药物的副作用,也可能是病人在住院期间无所事事,呆懒了,还有可能就是病人得病以前的性格表现。这些都不 一定要在医院里调整,况且有的情况在医院里也无法彻底调整,需要回家以后慢慢适应。 总之,延长住院时间,在有些情况下可能提高疗效,而在有些情况下则不能,家属要对住院能解决的问题、解决的程度以及不能解决的问题有个清醒的认识。 医生如何判断精神病人的疗效? 每一位住院病人出院的时候,医生都要给他开一张诊断书,上面除注明住院时间、住院诊断以外,还要写上住院疗效。因此,家属应对医生作出的疗效判定有所了解。 精神病人的疗效共分为4级: 痊愈:精神症状全部消失,自知力完全恢复; 显好:主要症状消失,自知力大部分恢复; 好转:症状较住院前减少或减轻,自动力未恢复; 无效或恶化:病情无变化或加重。 由此可以看出,疗效评定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精神症状和自知力。对于门诊治疗的病人,家属也应该用此方法定期为病人评定疗效,以掌握病情、指导下一步的治疗。 住院的最佳疗效当然是“痊愈”,稍差一些是“显好”。以这两种疗效出院的病人就是病好了,或者基本好了。如果出院疗效只是“好转”,说明治疗不太满意,病人的症状比较顽固,病情比较难治。一般讲,以“无效”或“恶化”出院者几乎没有,但有时会遇到某种特殊情况,比如病人出现严重的躯体疾病需要转到其它医院治疗,或者家属主动放弃治疗,拒绝继续住院等,此时医生会在诊断书上注明“自动出院”,即:不是医生认为病人该出院了,而是家属自己接病人出院的 1 回答者: 释妙伟 - 五级 2005-12-24 10:28 我来评论>> 提问者对于答案的评价:谢谢
满意请采纳
怎样治疗轻度精神分裂症? 中医辨证治疗:轻度精神分裂因心境不畅,不得宣泄,肝气不舒,气郁凝滞,心神失养,肝胃失和等所致。因此,中医治疗时应行气、化瘀、泻热、醒...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极为严重的精神疾病,与现实缺乏联系,存在幻觉、妄想和异常思维,社会功能明显损害。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其患病率大约接近1%,虽然世界上不同地区的研究结果并不完全一致。很多疾病具有精神分裂症特征。如果类似于精神分裂症,但症状持续时间不足6个月,则称为精神分裂症样障碍。如果精神症状持续1天以上但不足1个月,则称为短暂性精神障碍。如果以心境障碍为主,如主要表现为躁狂和抑郁,同时又伴有典型的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则称为分裂情感性障碍。人格障碍患者亦可以具有精神分裂症的某些症状,但这些症状常常不太严重,不符合精神病的诊断标准,可称为分裂样人格障碍. 精神分裂症的发病高峰年龄在男性为18~25岁,而在女性则在26~45岁。但在儿童或青少年以及晚年发病的患者并不少见。本病可以经过数天或数周急性起病,亦可经过数年缓慢或隐渐性起病。不同的患者其症状的严重程度和表现形式各不相同。总的来说,可以归纳为下列三组症状:幻觉和妄想,思维障碍和行为异常以及阴性症状。一个患者可以存在一组或所有的症状,这些症状常常比较严重,明显影响患者的工作、人际交往,甚至是个人生活料理。妄想是一种病态的信念,常常是对个人知觉或经历的病理性解释。如本病患者可以出现被害妄想,认为自己被人折磨、跟踪、戏弄或监视。患者还可以出现关系妄想,认为书刊、报纸或歌曲的内容是针对自己或与自己有关。患者还可以出现思维中断或思维被插入,认为其他人能知道自己心里所想,或者自己的思想被传输给他人,或者由于外界力量把某种思想和冲动强加给自己。本病患者可以出现幻听、幻视、幻嗅、幻味或幻触,其中幻听最为常见。幻听内容可以是互相谈话,对其行为进行评论,也可以是对患者的批评或侮辱性言语。思维障碍是指思维紊乱,在本病患者表现为言语凌乱,以一个主题转换到另一个主题而没有中心目标时,思维障碍更为明显。患者的言语可以是轻度紊乱,亦可以是完全缺乏联贯性让人不可理解。行为障碍可以表现为愚蠢行为,激越以及不适切的外表、卫生或行为。紧张性运动是行为障碍的一种极端形式,患者保持固定的姿式,被移动时则给予抵抗,或者表现为无目的和自主性活动。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包括情感迟钝、言语贫乏、快感缺失以及孤僻不合群。情感迟钝是指情绪平淡,患者面部活动固定,目光呆滞,以及情感表达缺乏,对正常人的快乐或痛苦没有体验和反应;言语贫乏是指思维活动的减少反映出言语量的减少,回答问题简单,三言两语,内心活动贫乏;快感缺乏是指体验快乐的能力减弱,对先前的活动几乎没有兴趣,花费很多时间从事一些无目的活动。孤僻不合群,与周围人缺乏有意义的联系。在这些阴性症状的背后往往普遍存在动机不足,目的或目标感缺乏。治疗的总目的是减轻症状,避免复发,恢复功能缺陷,尽可能地增进康复。本病主要有三种治疗措施:应用抗精神病药物、康复和社区支持措施及心理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可以减轻或消除妄想、幻觉和思维障碍等症状。在急性症状消除以后,维持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可以减少复发的可能。遗憾的是,抗精神病药物可以引起明显的副反应,如可以导致镇静、肌肉强直、震颤和体重增加;这些抗精神病药物可以引起迟发性运动障碍,这是一种不自主地以唇部和舌部皱缩或者臂部和腿部的扭转运动障碍为特征的表现。即使停药后,迟发性运动障碍亦不会消失,并且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大约75%的精神分裂症病人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可以获得效果,如氯丙咪嗪、氟奋乃静、氟哌啶醇以及美索达嗪。其余25%病人中约有一半用相对较新的抗精神病药氯氮平治疗可以获效。由于氯氮平有可能引起严重的副反应,如抽搐,或者致命的骨髓抑制,往往只用来治疗对其他抗精神病药物效果不好的病人。服用氯氮平治疗的病人必须每周进行白细胞计数监测。有研究证实,其他一些较新的药物没有氯氮平那样严重的副反应,如维思通已经应用于临床,还有其他几种药物亦有可能得到FDA的批准。康复和社区支持措施康复措施是指教会病人掌握必要的在社区生活的技能,它能使精神分裂症患者正常地在社区工作、购物、照护自己、料理家务及与他人相处。虽然病人在严重发作时需住院治疗或者在对自己或他人构成危险时要强制住院,但总的目标是使患者的生活适于社区。心理治疗是治疗本病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心理治疗的一个主要目标是在病人、家庭和医生之间建立一种信任和合作关系,通过心理治疗,病人可以学会控制自己的疾病,按医嘱服药以及处理诱发疾病发作的各种应激。 本病的近期预后(1年内)取决于病人对治疗的依从性,不用药物治疗,70%~80%的精神分裂症会在12个月内复发并可再次发作,维持用药可以使本病的复发率下降到30%。病的远期预后多种多样,1/3的病人可以获得明显而持续的改善,另1/3的病人病情部分改善,并间断发作和遗留有残疾,剩下1/3患者病情严重而有明显残疾。
精神病患者如果想治愈的话千万别送医院去治疗 在医院的治愈率基本等于零 当然 医院是不这样认为的 狂躁的进去了 呆傻的出来了 医院认为是完全治愈了 我也赞同把患者送进医院 因为患者家属实在是精疲力尽 送进医院是图省心 我也不认为是医院大夫无能 因为此病的治愈率本身就接近零 我认识几个精神病患者 他们小时候是我同学 或是我邻居 他们小时候很聪明 没有一点精神病的迹象 他们完全是不良的家庭教育或后天的其他因素把他们搞疯的 但这是个漫长的过程 要十年 二十年 甚至三十年 终于有一天 他们不能承受的疯了 所以 要治疗他们 要用心理咨询的方法 但是 没有哪个心理咨询师给他们治疗 首先 这个行业就规定 心理咨询师不给精神病患者治疗 其次 心理咨询师也没这个耐心给他治疗 估计得做几百次吧 也就是说 至少 要治两三年的时间 第三 就是费用问题 按一年做一百次 一次五百元计算 一年得花五万元 家属恐怕不愿花这笔钱 精神病患者被治愈只有这样一线生机 有一个人极其爱他 这个人又有很高的心理咨询师的水平 他还很有钱 他可以花五年 十年 二十年的时间给他治病 这种人存在的几率就是精神病被治愈的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