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隋炀帝设立科举,从此“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就成了天下间所有读书人的理想。所谓“孤村到晓犹灯灭,知有人家夜读书”,正是这一重学风气的最好描摹。
唐代时,科举制度更加完善,但仍有的疏漏处,大概便是“行卷”、“温卷”之风的盛行。唐代科举带有举荐制的遗风,盛行通榜和行卷。通榜指的是,考官会根据考生的社会声望和才德,制成名单供录取时参考。
因此,为了能上通榜,考生在应试前一般都会多方行卷,将自己的诗文佳作投献给有名望的公卿贤达,以求得到赏识后,向主考官推荐。
比如大诗人王维,在首次应试落第后,他不得不找门路行卷。他找到的是唐玄宗的弟弟岐王,岐王又将他引荐给了玉真公主。王维抓住机会,凭借自己的诗作和高超的琵琶技艺,赢得了玉真公主的赏识。第二年王维再次应试时,终于一举夺魁,高中状元。
再比如大诗人白居易,凭借一首《赋得古草原送别》,不仅赢得了顾况的青睐,还在历史上留下了一段“有诗如此,居亦易也”的佳话。
但我们今天的主人公并不是他们,而是一位叫朱庆馀的诗人,以及他的一首诗《近试上张水部》。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初看这首诗,大家也许会很自然地认为,这是一首写新婚女子的闺情诗。
一夜洞房花烛,夫妻恩爱。到了拂晓时辰了,新妇将要面临人生中一次重大的考验:拜见公婆。为了能够讨得他们的欢喜,新妇一早起来便细心妆点,好不容易打扮完,心内还是忐忑,不由得轻轻问一声夫婿:我的眉究竟是画得深一点好呢,还是浅一点好?公婆会喜欢吗?
但实际上,这是朱庆馀在科考前呈给时任水部员外郎张籍的一首行卷诗。
当时,朱庆馀初次来到长安应试,有人就把他推荐给了张籍。张籍这人,就像他的老师韩愈一样,喜欢提携后辈。
再加上朱庆馀的诗写得又好,张籍对其大为激赏,逢人就把朱庆馀的诗歌拿给别人看。一时间,朱庆馀的诗才名满京城。
按说,此时的朱庆馀应当安枕无忧了吧,可是在科考前夕,他还是担心,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考上。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便是写下了这首诗,呈给了张籍。
在这里,新婚的妇人是诗人的自比,夫婿指的是张籍,而公婆则指科考场上的主考官。朱庆馀借助巧妙的比拟,以男女之情,来暗暗询问张籍:你觉得主考官会喜欢我的文章吗?我能一举科考得中吗?
然而实际上,这种以夫妻、男女之情来比拟君主、朋友、师生关系的手法,并不少见。最早可追溯至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离骚》,这便是典型的“香草美人法”。
关于这一手法,有这样一段论述:“《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馋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虬龙鸾凤,以托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
张籍一看到这首诗,便明了了对方的用意,他于是也顺势写下了一首诗,作为回复: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朱庆馀是越州人,而越州多美女,在这里,张籍又同样巧妙地把朱庆馀比作越州美女,告诉他:你要对自己的美有信心。你要相信,你的文章就犹如越女所唱的菱歌,一曲可敌万金。
言外之意即是:这次考试你放心吧,你肯定能高中的!
因为朱庆余当时参加科举,但他感觉没什么底气,想要问主考官,但又不好意思,所以就写了这句诗来暗示,希望对方能够明白自己的意思。
因为当时他已经遭受了很多的苦难。并且实力变得非常弱小,所以为了抒发自己的不满。
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他是一个爱国之人,他对当时早婚早孕非常的不提倡所导致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