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喷出物

2025-04-15 15:54:03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火山喷出物与火山的活动形式有关,往往因不同火山或同一火山不同喷发时间而有很大变化。火山喷出物按物质状态分为气态的、液态的和固态的三种。

1.气态喷出物(火山气体)

火山气体成分中主要是水蒸气,一般占气体总体积的60%~90%,此外还有CO2、H2S、SO2、HF、HCl、NaCl、NH4Cl等。气体喷出贯串于火山活动的整个过程。火山喷发的最初阶段,以大量的气体喷出为特征,是大规模火山喷发即将来临的预兆。火山喷发结束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往往还有少量气体徐徐逸出,出现“冒烟”现象。

火山气体主要是从岩浆中分异出来的,常在火山口、喷气孔及围岩裂隙中形成硫黄、辰砂、钠盐、钾盐等矿产。

2.固态喷出物(火山碎屑物)

当火山猛烈喷发时,由火山口喷射到空中的围岩碎屑和熔岩碎屑,总称为火山碎屑物。按碎屑的粒径大小和形状分为以下几种。

火山灰 粒径一般小于2mm的细小火山碎屑物;有些极细的火山灰,可以随风飘扬至很远很远的地方,在广大范围扩散,长期不落。

火山砾、火山岩块 粒径为2~50mm的棱角状火山碎屑叫火山砾;大于50mm者称为火山岩块,常为形态不规则的棱角状。

火山渣 火山喷发时由被抛到空中的熔浆凝固而成的熔岩碎屑,多气孔,炉渣状,从数厘米到数十厘米。有的能浮于水中称为浮岩。

火山弹 是熔浆喷向空中发生旋转、扭曲而形成的具有一定形状的块体,大小从数厘米到数米,形状多为纺锤形、梨形、扭曲形以及扁平状等(图15-3)。

图15-3 火山弹形态之一——麻花状(黑龙江五大连池)

(据夏邦栋,1995)

上述各类火山碎屑物经堆积、胶结、压固等作用可形成各种火山碎屑岩。主要由火山灰组成的称为凝灰岩;主要由火山砾及火山渣组成的称为火山角砾岩;主要由火山岩块、火山弹组成的称为火山集块岩。火山碎屑物常为不同粒径混杂堆积,则用复合命名。如火山角砾凝灰岩,火山岩块角砾岩。前者的主体为凝灰岩,其中含有一定数量的火山渣或火山砾;后者的主体为火山渣或火山砾,其中含有一定数量的火山岩块。

3.液态喷出物(熔浆)

一般是在固态喷出物喷出后,液态喷出物才从火山口喷出(溢出)地表。主要是灼热的熔浆,冷凝后形成熔岩,也称为火山岩、喷出岩。

熔浆的流速、冷却速度、产状都与熔浆的成分(SiO2含量)有关:

一般较酸性(SiO2含量>52%)的熔浆,粘度大,温度低,故流速小,凝固较快。首先是其表层很快凝成一层厚壳,而其下面熔浆却仍在流动,常使上层厚壳分裂成大大小小的岩块,这种熔岩称为块状熔岩。常形成短厚的熔岩锥或馒头状的岩钟。

较基性(SiO2含量<52%)的熔浆,粘度小,温度高,故流速大,凝固较慢。其表面往往先凝成一层塑性薄壳,而其下部熔浆尚在流动,常使表皮形成波浪起伏状,或皱纹拧成绳索状,称为波状熔岩或绳状熔岩(图15-4)。海底喷发的炽热基性熔浆,因与海水接触,使蒸汽压剧增,导致熔浆分裂成大小不等的块体,并在蒸汽包围中向前滚动,形成椭球状或枕状块体,称为枕状熔岩(图15-5)。其表层因迅速冷却,多为玻璃质,气孔较多,而内部冷却较慢,结晶程度较好。在地质时代和现在大洋中脊地带,都有这种枕状熔岩发育。

图15-4 绳状熔岩(黑龙江省五大连池)

(据夏邦栋,1995)

图15-5 大西洋底玄武岩的枕状构造

(据R.D.Ballard等,1977)

基性熔浆往往沿着山坡或沟谷流动,呈狭长带状,前端散开或扩大,有如舌状,长可达数十千米,称为熔岩流。如遇陡坎急剧下流,冷却后形成熔岩瀑布。如果沿地壳裂隙溢出,而地形又比较平缓,熔浆常四处漫溢,覆盖较大的面积,称为熔岩被。当喷发次数多,喷发量大,可以由熔岩构成表面较平缓的台地,称为熔岩台地。如东北长白山区新生代的玄武岩台地,分布面积5000多平方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