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绦虫病怎么防治?

2025-04-14 07:32:01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1.不给犬喂饲生肉或动物内脏,重视杀虫灭鼠,保持犬体清洁,消除中间宿主危害。
2.每季度预防性驱虫1次,繁殖犬在配种前驱虫1次。驱虫期间注意圈舍的清洁、消毒,收集舍内垫草、粪便等并彻底销毁,防止病原扩散。
3.药物治疗驱虫时可选用:
①灭绦灵,150~200毫克/千克体重,1次内服,可驱除各种绦虫。
②氢溴酸槟榔素,2~4毫克/千克体重,1次内服。
③吡喹酮,5~10毫克/千克体重,1次内服,也可按2.5~5毫克/千克体重皮下注射。
④中药:南瓜子50克、槟榔末50克、苦楝皮30克、乌梅5克,混合水煎后供50千克犬1次口服。
⑤用炒使君子25克、生雷丸15克、二丑15克,研末分3份,每日1次内服。内服药物用药前通常需禁食12小时左右。

回答2:

犬绦虫病是由扁形动物门绦虫钢的寄生动物寄生在犬身上引起的绦虫病。此病主要是经口感染的,轻度感染时基本不出现任何临床症状;严重感染时,主要表现为食欲下降、呕吐、腹泻,或贪食、异食继而出现消瘦贫血等。最典型症状是大便中含有“米粒”样的绦虫节片。预防性驱虫:每年应进行4次预防性驱虫(每季度1次),繁殖犬应在配种前3~4周内进行。驱虫时应把犬隔离在一定范围内,以便收集排出的虫体和粪便,彻底销毁,防止散布病原。春秋为高发期。注意清洁卫生,消灭传染源:妥善处理屠宰废弃物,防止犬采食带有绦虫蚴的中间宿主或其未煮熟的脏器,淡水鱼及鼠类。保持犬舍和犬体清洁,经常用杀虫剂杀灭犬体上的蚤与虱,消灭啮齿动物。

回答3:

绦虫是犬肠道中最长的一种寄生虫,种类很多,对犬的健康危害很大。可造成犬营养不良、消瘦、贫血、胃肠道症状及神经症状,重者可导致全身衰弱死亡。能在犬体内寄生的绦虫,目前大约有13种左右,现将主要绦虫叙述如下:

裂头绦虫体长可达10米,最大宽度2厘米,但一般较小,中间宿主是各种鱼类。

多头带绦虫体长40~100厘米,最大宽度5毫米,中间宿主是牛、羊等反刍动物。

连续带绦虫体长20~70厘米,宽3~5毫米,中间宿主是免、松鼠、野兔等啮齿动物。

细粒棘球绦虫体长2~6毫米,只有3~5个节片,中间宿主是羊、牛、猪、鹿及鼠类。

犬腹孔绦虫寄生于犬的小肠中,虫体长15~70厘米,宽3毫米,雌雄同体。中间宿主是蚤类。

豆状带绦虫虫体长60~100厘米,宽5毫米,雌雄同体,中间宿主是野兔,为多种啮齿类动物。

泡状带绦虫虫体长75~500厘米,宽最大7厘米,雌雄同体。中间宿主是偶蹄动物,牛、羊、鹿、猪等。

当虫体在体内大量寄生时,虫体头部的小钩和吸盘叮附在小肠粘膜上,引起肠粘膜损伤和肠炎,虫体吸取机体大量的营养,给犬生长发育造成障碍,使机体营养不良、消瘦、贫血。虫体在代谢过程中,不断分泌毒素,刺激机体,可出现神经症状。虫体在肠道中聚集成团,可造成肠阻塞、肠扭转、肠套迭及肠穿孔等症状。

轻度绦虫感染时,犬大多不显症状。重度感染时,可出现肠卡他、肠炎、出血性肠炎症状、呕吐。当肠管逆蠕动虫体可进入胃中,呕吐时虫体可随胃内容物一同呕出。粪便可见到大量脱落的节片。患犬可见有异嗜、进行性消瘦、营养不良、贫血、精神沉郁。有的可见有神经症状、抽搐、痉挛等症状。

对于此种病虫,可用灭绦灵100毫克/千克体重,1次口服。也可用甲苯咪唑,20毫克/千克体重,1次口服。

防止犬绦虫病虽有治疗手段,但是最好还是事先来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犬和中间宿主接触,不要让犬吃未煮熟的动物肉内脏和定期消灭跳蚤和虱子。防止犬吃生的淡水鱼及鼠类。每年春秋定期驱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