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选学校时主要参考位次还是分数呢?

2025-04-16 02:45:18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分数线是根据排名定的。

在普通高校的招生过程中,考生填报志愿不仅关系着能否被高校录取,更为重要的是:填志愿时选择专业、学校内在地规定了学生未来的学业及职业发展路线及发展状态。通常所说的考生志愿,指考生所选报的院校和专业,是考生的志向、愿望、爱好、个性和能力等因素的综合反映。随着普通高校招生录取体制改革,考生的志愿得到了进一步的尊重,其所报志愿已成为普通高校录取的重要依据之一。

填报志愿实际上也是考生与院校之间的一种"双向选择":一方面考生通过填报志愿,表达自己的愿望即向往何种院校、喜欢什么专业等;另一方面,各普通高校又以考生填报的志愿为其录取的。

基本依据,从众多的报考者中择优选拔合格的新生。合理填报志愿对于考生来说意义十分重大。因此,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应在充分考虑国家需要及个人兴趣爱好的基础上,结合本人高考成绩,尽可能填报档次合适的院校(专业),既提高录取的命中率,又为今后走向社会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考生、家长及学校应重视填报志愿这一环节。

扩展资料

录取批次关系

由于招生学校在客观上存在差异,根据国家教育部的有关文件精神,实行分批录取的方法,分为提前录取、第一批录取、第二批录取、艺术类高职、专科录取。

(1)提前录取的院校,指军事院校、公安部所属院校和少量国家教育部特批的院校、艺术院校及招收艺术专业的院校、体育院校及招收体育专业的院校。

(2)第一批录取的院校,指全国的重点本科院校、进入“211”工程的院校和经批准的少量一般本科院校。

(3)第二批录取的院校,一般本科院校。

(4)艺术类高职录取院校

(5)专科录取的院校,指全国(含北京市)的专科类院校和招收专科学生的本科院校。

在录取中,以上每批录取院校之间按批次顺序录取,互不影响,只有上一批结束后,才能开始进行下一批录取。

同批次录取院校在同一时间进行该校的录取工作;不同院校由于所报志愿的考生多少及分数高低不同,自然导致同批录取院校所谓志愿“梯度”关系,这是考生需要注意的。因为招生学校只有在审核完上一志愿报考该校的考生档案,并确定该校的录取状态(录取结束、档案数与计划数持平或该志愿生源不足)时,才能确定是否调阅下一志愿报考该校并且未被上一志愿所报学校录取的考生档案。也就是说,同批次院校间的所谓志愿“梯度”,是由于考生志愿情况自然形成的。

回答2:

如果单纯考虑这两个因素的话,位次总体更具有参考价值。分数相对试卷难易程度,会出现比较大的波动,但是位次也不是说任何分数都能使用。除了位次和分数,还有招生计划和院校个体因素也会影响学校分数的波动。

如果说单个因素看哪一个最有效,那位次无疑成为最佳选择,相对于分数来说位次虽然从数值上比较大,但是位次是更细分的元素,根据本省的高考人数,可以利用一分一段表,看看自己分数区间,每一分有多少人,利用这个数据进行适当拉开梯度。

一般大家说的位次都属于学校的投档最低位次,除了最低位次以外,还有平均位次、最高位次,三个指标中,最低位次和最高位次属于极值,波动相对来说比较大。



高考志愿填报方法

填好高考志愿记住这五个步骤就一点也不复杂。

1、分数线出来以后找到一分一段表吧位次换算出来,高考报志愿看的是位次,不是分。

2、上浮20分下浮40分找到对应的位次区间,比如你考了500分那就找520-460分对应的位次区间,然后在找到这个位次区间里面往年收生的学习和专业这些就是你的备选志愿。

3、逐个分析这些学校和专业。

4、根据冲稳保的梯度要求,位次和匹配度用排除法的方式进行志愿筛选。

5、最后按照意向再次调整志愿顺序,同时看清楚招生章程和填好保底志愿就能避免退档和滑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