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不仅不会优秀,还可能让孩子更叛逆,所以家长应该禁止对孩子进行打骂。
一定不会的,因为孩子除非是犯大错,父母才能打骂,要不然小错,父母应该让他们汲取教训,进步才对。
不是,一般会起到反效果,让孩子为了避免挨打,会说谎,推卸责任,所以,家长应该以教育为主。
经常打骂孩子的家长培养出的孩子反而更加叛逆,而且孩子以后的性格还有处事方式都会变得很极端。
下班回家的路上,看到这样一幕,一个女孩子蹦蹦跳跳的走着,走在旁边的应该是孩子的奶奶,花园边上有一个小男孩正在吹泡泡,孩子们兴奋的追逐泡泡,女孩也去了,奶奶赶紧喊女孩回来“囡囡,快点回来,我们回家做饭了。”女孩听到奶奶的呼喊一脸不开心的跑回奶奶身边,却被自己绊倒,摔在了奶奶的菜上,孩子奶奶赶紧查看袋子里的菜,用手指大力的指着孩子“小祖宗呀,这可是鸡蛋,你说说你能干嘛,今年晚上你不要吃饭了……”
我并不是很能理解,几个鸡蛋而已,有必要这样严厉的训斥孩子吗?还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全然不顾孩子的面子,生活中,总有一些家长在面对孩子的问题时,变得情绪失控,明明只是温和指出孩子就能改正的问题,偏偏要小题大做,不达目的不罢休,而恰恰是家长这样的态度,会让孩子怀疑自己,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
我们家孩子从小就调皮捣蛋,前两天,孩子和爸爸在一起看电视,因为看到孩子害怕的情节,孩子吓得跳了起来,旁边的杯子被打碎,沙发也湿了,孩子爸爸被孩子这一举动吓了一跳,但是很快便反应过来,看到站在旁边不知所措,以为爸爸会狠狠的批评自己孩子,爸爸佯装生气的样子“还愣着干什么,我去拿笤帚,你去拿抹布,赶紧打扫战场呀!”父子俩一起清理了“战场”,可以看出,儿子很明显松了一口气。
其实,在孩子犯错时,最需要的就是家长的信任,而不是训斥,面对孩子的错误,最重要的不是抓住训斥孩子的“机会”,而是借机教会孩子正确的处理方式,往往很多家长都做不到这一点。有时候,换一种方式会得到不一样的效果,处理完“战场”之后,孩子主动的和爸爸说了一声谢谢,很明显,孩子理解爸爸的良苦用心。
孩子犯错后,家长的态度至关重要
首先,询问孩子事情的经过,不要问孩子“你又干了什么?”而是温和的询问孩子“发生什么了”,给孩子机会,让孩子一五一十的将事情的经过描述出来,有可能孩子的错误并不是因为调皮,即使孩子承认是自己不小心犯的错误,家长也不要急着训斥孩子,不妨问问孩子自己是怎么想的,或者“你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并且在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积极的进行帮助。
等到事情都处理完了之后,再帮助孩子分析事情的利弊,让孩子知道这件事情究竟应该怎么做,但是不能一味的批评,不要总是挂着“不能这样、不能那样”,换一个角度处理,夸一夸孩子做的好的地方,同时可以告诉孩子,如果是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寻求大人的帮助。
最后一点,也是最最重要的一点,询问孩子“你希望妈妈怎么做?”,尤其是没有控制住自己,训斥了孩子的家长,这句话至关重要,家长可以借机知道孩子的真实想法,只不过,孩子的想法有时候不能够实现,但是家长还是要尽量的满足孩子,只有家长愿意这样并且坚持这样做,孩子才会勇敢的面对自己的错误。
孩子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的综合体,几乎每天都要犯上大大小小的错误,家长要做的,就是带着孩子分析错误,并且帮助孩子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孩子的错误并不是坏事,聪明的家长会利用这个错误帮助孩子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正是孩子成长路上最大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