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尖字的古代字体小篆的字形来看, 尖字是戈放在一处平台之上,有二个人在上面做恭迎将军的样子。大概意思就是是打了胜仗后,战败的一方做出迎接战胜一方的姿态。
引申出来的意思也很明确,就是是停止战争,士兵们放下手中的兵器,进入休息状态。后来在时间的变迁之中,尖字就开始有了稍微休息一下的意思。并不是现在说的尖锐的意思,中国古汉字的意思跟现代汉字在有些字形上有很大的区别。
除了这种解释之外,通常还有其它两种种解释,分别为:
第一、我们常说的“打尖”就是指“打发舌尖”的意思,因为人的舌头是最挑剔的器官,知酸知甜,尝苦嗜肉,而打尖一词往往用在匆忙赶路的行人,因为急着赶路,所以只能稍微吃一顿,随意打发一下舌头,打发本来就是有敷衍的意思,打发一下舌头,就是吃点东西,所以打尖就是旅途中对付着吃东西。
也有说是这种说法来自少数游牧民族羌族,羌族都是一日两餐,早上吃一餐之后,中午在外面放羊不回家吃饭了,而是带上面馍馍饼子凑合吃一点,称为“打尖”,后来就流行开来。
第二、写错字了,本来打尖是打火,打火做饭,后来由于尖和火很像,慢慢的打火做饭演化成打尖,打尖也代指吃饭的意思。
还有一种不被认可的说法是说本是绿林好汉的黑话,不是平常百姓用的,后来百姓跟着学,所以学会的。
我认为大概只有第一种是比较可信的叭。
一、与舌头有关 “尖”即舌尖,打尖就是打发舌尖的意思。因为吃饭要用舌头来品尝,古人有可能直接引申,用打尖来指代吃饭,比如类似的还有“祭五脏庙”之类。

二、黑话 每一个行业都有一定的行话,也叫“切口”,比如盗墓者把古董叫“明器”,尸体叫“粽子”等,打尖也有可能是客栈这一行业的黑话。

三、记载有误 打尖也可能是古代记载有误,因为明清以前并没有这个说法,而是叫“打火”,火字和尖字写出来比较接近,有可能在流传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毕竟打火做饭才更符合实际情况一些。
第一种说法是京津一带行路途中吃便饭叫“打尖”。
第二种说法是“打尖”应该是“打火”。古代生火做饭用的是打火石(火镰),“打火做饭”简称打火,就和“下地干活”称为下地是一样的借代语法。只是后来不知什么原因,打火被传为了打尖。
第三种说法是因为古代交通并不是很便利,过往的行人、商人、镖师都来去匆匆,过了饭点,没那么多时间享受美味,随便停下来歇息一会儿吃点什么就要继续赶路。所以打尖是打发舌尖的意思。
打尖”一词,常见于清初以来的白话小说。首引清福格《听雨丛谈·打尖》:“今人行役于日中投店而饭,谓之打尖
是去住店才叫“打尖”哈 京津一带行路途中吃便饭叫“打尖”。但经考证,发现“打尖”应该是“打火”。 清人福格《听雨丛谈》卷11记:“今人行役,于日中投店而饭,谓之打尖。皆不喻其字义,或曰中途为住宿之间,乃误‘间’而为‘尖’也。谨按《翠华寻幸》,谓中顿曰‘中火’。又见宋元人小说,谓途中之餐曰‘打火’,自是因‘火’字而误为‘尖’也。” 这在小说和杂剧中也俯拾即是。《水浒传》第60回:“且说吴用、李逵二人往北京去,行了四五日路程,每日天晚投店安歇,平明打火上路。”《说岳全传》第8回:“当下牛皋、王贵将带来的家伙,团团的寻着些水来,叫众庄丁打火做饭。”元王实甫《西厢记·楔子》:“〔仆云〕天明也。咱早行一程儿,前面打火去。” 这里的“打火”就是击石取火。取火工具有:火镰、火石、火绒。火镰是一个长约十多厘米、宽约三四厘米、厚约半厘米、形似镰刀状的生铁片,取来石英石,在铁片上猛烈划击碰撞,于是就发出火星,引着了手旁边的火绒。取火就成功了。火绒是用蒲棒絮糅合炭、硝、硫磺做成的,平常将绒装在包里面。火镰如果做得巧,铁片上部会做一个能装火绒的皮包。还可以挂在腰间,随时取来使用。将“打火”代替“做饭”是口语中一种普通的借代方式。如用“下地”代替“到地里做活”,用“垒砖”代指“盖房子”。
很多古装剧中都出现了“打尖”一词,顾名思义在古代,客栈类似于现在的旅馆、餐馆的作用,赶路累了停下来歇歇脚、吃口饭、顺便睡个午觉,若是日程表有余,则明日赶路也未尝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