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类群体人员是指哪四类?

2025-04-14 15:56:50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四类群体人员是指贫困户、军人军属、未成年人和残疾人。

具体政策如下:

2018年4月起到12月底,全国检察机关将统一开展“深入推进国家司法救助工作”专项活动。为扎实推进专项活动,最高检刑事申诉检察厅专门制定下发了《关于在全国检察机关开展“深入推进国家司法救助工作”专项活动的通知》。

《关于在全国检察机关开展“深入推进国家司法救助工作”专项活动的通知》强调,要通过开展专项活动,实现“三个全面”的目标:全面实现工作经常化,推动各级检察机关特别是基层检察院在人权保护、民生保障的大局和格局中找准位置,发挥重要作用。

全面扩大救助规模,推动各级检察机关强化主动救助意识,从主要依申请救助向依职权救助转变,从坐等送案向上门问案转变,强化服务意识,实现主动关怀,做到“应救尽救”,及时救助。

全面完善工作机制,进一步理顺救助申请审批机制,建立健全救助资金预算和保障机制,完善内部工作机制、工作督查考核机制和外部衔接机制等,实现工作持续发展。

扩展资料:

《关于在全国检察机关开展“深入推进国家司法救助工作”专项活动的通知》强调,专项活动按照《关于建立完善国家司法救助制度的意见(试行)》明确的救助对象范围,全面开展救助工作。

并将贫困户、军人军属、未成年人和残疾人等四类人群作为重点救助对象,建立健全工作机制,采取有效措施,积极予以救助。各级检察机关要将国家司法救助工作深度融入精准扶贫工程,为因案致贫、因案返贫的困难群众提供有效司法救助。

同时,要充分发挥基层检察院作用,形成响应及时、工作有力的司法救助体系,把群众的救助诉求解决在基层,解决在首次办理环节。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重点救助贫困户等四类群体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深入推进国家司法救助工作


回答2:

四类群体人员:

一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水平稳中有升。

2017年底,全市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5.3%,同比提高0.07个百分点,其中920名贫困毕业生全部就业或参加到就业准备活动中,实现就业率“不降低有提高”的目标。   

二是去产能企业职工安置稳妥实施。

开展岗位对接、技能培训、创业服务、就业援助、跟踪回访五项行动,国家确定的我市首批228户钢铁煤炭行业去产能企业3万余名职工分流安置任务已基本完成,全市去产能企业职工安置工作风险可控。   

三是农民工就业平稳有序。

开展“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等专项服务活动,举办农民工招聘会1120场,提供就业岗位40万个,为63万农村劳动者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指导等服务,引导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32万人。  

四是贫困人员就业稳步推进。

帮助农村贫困人员就业8.9万人,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困难人员9.84万人,入户走访城镇就业困难家庭2.5万户,帮扶援助对象实现就业8600人,城镇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