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时间很系统的讲解你所说的问题,就简要的说一下。
自夏商以来至春秋时期,这一期间属于邦国制时代,也就是所谓的封建制度。邦国制以天为最大,天之下为天下,天下要由天之嫡长子管理,即为天子天子一人,无法管理天下如此大的疆域,把土地分封给诸侯,是为国。诸侯再把土地分封给大夫,是为家。天子把天土地划分为许多块,每块土地之间挖一条土坑,并在两边种上树木,以此为界,是为‘封’。国由诸侯管理,有完全自主的行政特权,允许有自己的军队,可以与它国进行外交,贸易,战争等等。在划分的土地内建立自己的国家,是为‘建’。这就是中国古代的封建制度的形成。
封建时期由职业代表各种人,即士、农、工、商。就是说士的儿子,也是士,农的儿子也是农。士这一阶层就是当时中国最底层的官员,士以上就是大夫,大夫以上就是诸侯,诸侯之上就是天子。
天子、诸侯、大夫、士,这些代表着贵族,也就是说当时的官员选拔是贵族制。
封建制的意思是指,一个天下,一个天子,许多国家,许多诸侯。
以上简单的说了中国封建制时期的行政制度,即包括中央行政和地方行政制,以及选拔制。
秦朝的建立,便宣告了邦国时代的结事,帝国时代的新兴。也就宣告了封建制的瓦解,郡县制的建立。
郡县制下,天之下为天下,天下之主为天子,天下只有一个国家,一个国家只有一个君主,即天子。国家领土以郡县划,由中央指派官员前往地方管理,地方官员有治权,无产权。即有治理的权力,但没有这块土地的所有权。郡县制初期还有一些诸侯国,但这些国已无治权,只有产权。无行政权和军权,只有经济权。即诸侯国可以获得这块土地的收入,并绞纳一部份税给中央。但诸侯国并没有管理这块土地的权力,军队由中央直接控制,由中央派宰臣相进行行政管理。
以上就是帝国制的中央行政和地方行政制度。
帝国时期,官员的选拔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举孝廉。由制仍局限与士人集团,由士人举孝廉之后,由当时的知名人士对这个人进行评价,这个人就有了做官的权力。这种制度行使于秦初至汉末。
二、察举制。由世家大族互相推举出有才能的士人为官。主要行使于两晋南北朝。
三、科举制。以相对公平的选拔对应届士子进行考核,从中选取优劣。科举制的诞生使中国在选拔人才领域领先当时世界各国1000多年。(关于科举制真的是有太多太多可以说的地方了,但时间有限,我也不能能十分具体的说明科举制度。也只能以此简述,来回答足下的提问。其实关于科举制的资料十分容易找,相信你一定比我清楚。就这样了。)
郡县制即是帝国制。
生产力发展了,就会发生制度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