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为什么也说普通话呢?

2024-11-03 06:50:04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台湾和大陆说的都是20世纪初推行的“国语”。

1902年,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的前身)总教习吴汝伦前往日本考察,见到日本正在推广“国语”,又称“共同语”。吴汝伦回国之后,提出中国也应该推广国语。他以为,中国的国语以北京话为基准。此后中国开始推行“国语运动”。

台湾省在二战结束后光复,国民党政府开始接管台湾,就是积极推行“国语教育运动”,也就是“国语学习运动”。台湾行政长官陈仪在到台后不久发表的“施政要点”中说,希望台胞三四年内能说国语。此后用了大概十年时间,“国语”在台湾得到了普及。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改为推广以现代典范的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普通话的标准与国语略有不同,但是运动的性质仍旧一样,是国语运动的继续。

扩展资料:

普通话在台湾的普及对增进台胞对祖国的认识与理解、对促进两岸交流,乃至统一,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台胞对“国语运动”响应之热烈,出人意料。且不说政府免费举办的,就连社会上收费的国语补习班,报名就读者也十分踊跃。至于前者,报名者更是争先恐后。由70军政治部借用当地中、小学教室开办的十余处“国语补习夜校”,处处爆满。

学生中,年长者六七十岁,年轻的十几岁;有家庭妇女、职业妇女、职工、商贩和普通劳动者(如人力车夫)等。开学那天,学生们争着翻看新书,前来认识老师,也有相互招呼的,课室里气氛十分热烈。而一旦开课,教室里人很安静。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国语运动

回答2:

1、因为国民政府去台湾之后要求使用国语,义务教育的落实与战后初期的强制推广,所以国语是目前台湾最通行的主要语言。台湾当局推行的国语以国民政府制定的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新国音为准,和普通话发音稍有不同。

2、台湾在日本殖民时期主要说日语、英语和普通话。由于政府与民间非常注重英语教育,且因日本曾在二战前统治台湾,因此常见使用外国语言为英语和日语,本土语言与文字也大量吸收不少这些外来语,即使台湾使用与其他华人区域使用相同语言,但仍有相当不同差异。

扩展资料

战后国民政府刚来台湾的时候,只有少数大陆人员随着陈仪过来,他们多半会使用“国语”而不会河洛语、客家语或台湾原住民语等本土语言。政府机关、学校与军队都使用“国语”,而一般老百姓居家做生意则使用不同的台湾本土语言以及日语。

总而言之,当时的台湾,是个以“国语”和本地语言为主要用于的“双语”社会,但同时会使用这两种语言的双语人又非常的少,因此当时的台湾社会可以说是“双言但非双语”的社会。

然而随“国语”的推行开来,双语人口日渐增加,台湾逐渐进入“双言又双语(diglossia with bilingualism)的社会”。也就是说,在这样一个社会里,有不少人除了本土语言之外,还能透过学校教育学会了的第二语言 ——“国语 ”—— 来进行沟通交际。

这种情形是引发一种语言新变体的最佳环境。因此,在这几十年间,台湾于是产生了一种“国语”的全新变体,这就是一般人所说的“台湾国语”。

在语音方面,由于和台湾本土语言相互影响的所造成的结果,“台湾国语”最常被提到的一个特征,就是不用卷舌音,少了儿化韵,而且经常把ㄓ(汉语拼音:zhi;威玛拼音:chih) 念成ㄗ(汉语拼音:zi;威玛拼音:tz)、

把ㄔ(汉语拼音:chi;威玛拼音:ch'ih) 念成ㄘ(汉语拼音:ci;威玛拼音:tz')、把ㄕ(汉语拼音:shi;威玛拼音:shih) 念成ㄙ(汉语拼音:si;威玛拼音:s)。此外,ㄈ(汉语拼音:f;威玛拼音:f)和ㄏ(汉语拼音:h;威玛拼音:h)的区别也不清楚。

此外,李青梅也曾经比较《新华字典》(1990年版)和台湾《“国语”辞典》(1981年版)中3500个常用字的注音,而发现到注音相同的2711个,注音不同或不完全相同的789个。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台湾网-台湾的“国语”

回答3:

1、因为国民政府去台湾之后要求使用国语,义务教育的落实与战后初期的强制推广,所以国语是目前台湾最通行的主要语言。台湾当局推行的国语以国民政府制定的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新国音为准,和普通话发音稍有不同。

2、台湾在日本殖民时期主要说日语、英语和普通话。由于政府与民间非常注重英语教育,且因日本曾在二战前统治台湾,因此常见使用外国语言为英语和日语,本土语言与文字也大量吸收不少这些外来语,即使台湾使用与其他华人区域使用相同语言,但仍有相当不同差异。

扩展资料:

台湾语言体系:

现代标准汉语和繁体中文是台湾地区法律公文、学校教学、主要媒体通用的语言文字。

汉族方言主要有闽南民系使用的闽南语(台语、台湾话)和客家民系使用的客家语。此外马祖地区通行福州话(闽东语),金门县乌丘乡通行莆田话。台湾原住民族(高山族)使用台湾南岛语群,但会使用母语的人口逐渐下降。

台湾最普及的外语是英语,为教育重要的课程之一。日语为台湾第二大外语。

台湾汉字拼音采用汉语注音符号。台湾的中文罗马拼音系统为国际通行的汉语拼音(2008年-),早期曾采用威妥玛式拼音法。目前地名(县市名除外)、街道名、人名均以汉语拼音翻译。

台湾当局推行的国语以国民政府制定的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新国音为准,和普通话发音稍有不同,二战后又深受台湾本地方言的影响,造成除非刻意要求标准,翘舌音、地域性方言、儿化音于生活中逐渐消失,加之词汇差异,以致和普通话有一定差异,被称作台湾国语。

台湾国语的词汇和语法继承许多古汉语、近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初期用法,如定谳(定罪)等。一些词汇也吸收本地方言和外语的成分,如夯(热烘烘、流行,来自闽南语)、赞(好极了,来自闽南语)与欧巴桑(女性长辈,日语おばさん)、巴士(公共汽车,英语bus)等,还有一些是用词习惯差异,如原子笔等同于大陆的圆珠笔等。

参考资料:中国台湾网-《台湾的“国语”》

回答4:

国语一直讲的,国语是民国时期定性的。
满清的时候官话也是国语,南京国民政府考试院废除文言文,教学通用白话,语言方面使用国语。在后来的国民政府迁至台岛之后继续加强国语教育。大陆改了个名字叫普通话,其实实质都一样。英语翻译都是 mandarin 。

回答5:

听我爷爷奶奶说,
日本殖民时期是学习日语
到了国民政府来台后就强制说国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