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生活中都会遇到孩子的教育问题,无论是旁观者也好,还是自己的亲身经历,下面介绍下怎样正确教育孩子。
1、过早过强的知识灌输是反教育的:1、超越了孩子心理和认知发展水平的知识灌输,会让孩子产生厌倦和畏惧情绪,导致自卑和厌学。2、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和主动性。3、抑制了幼儿的个性发展,扼杀了孩子的独特性。4、阻碍了孩子社会性的发展。5、对孩子尚未发育完善的肌肉、骨骼、眼睛等造成危害。儿童具有无限潜在的可能性,儿童期越长,可能性就越大。美国教育家杜威曾指出,东方人望子成龙心切,这就容易让儿童过早成熟,结果是中断了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所具有的无限可能性。爱玩、好动是儿童的天性,但父母却不能容忍这种天性,结果是儿童的天性被扼杀,他们具有的潜在可能性也被破坏。
2、孩子在成年前,必有一个摆脱家庭和家长旧模式束缚的过程,以父母为对立。这个过程很痛苦只能在经历中挣扎,经过就获得新的成人世界。好的家长会给孩子好的思维工具和习惯,在面对挣扎时显得有力有效。坏的家长,则更加想控制。父母对孩子的控制,不仅仅来自于对孩子不信任,还来自于自己内心那份深深的恐惧。因为很多父母,缺乏自我,只有在对孩子的掌控中,才能找到自我价值感和存在感,所以他们内心是恐惧孩子独立和离去的。然而,越是控制,越会激发孩子的逆反和叛逆,因为生命的力量就在于不顺从,不屈服。
3、父母是如何把孩子变得胆小的?1、自身缺乏胆识,或对社会风气的描述过于阴暗、负面,如“外面都是骗子”,让孩子失去安全感。2、苛责孩子完美,对孩子的失败、错误缺乏包容,导致孩子习惯退缩。3、对孩子娇惯溺爱,凡事替代,剥夺了孩子尝试的机会。4、总用胆小、懦弱等词评价孩子,形成负面心理暗示。5、为爱预设条件。“再不听话妈妈就不爱你了”“考进前三名爸爸给你买平板电脑”,导致孩子缺乏安全感和价值感。6、无视孩子的感受,对孩子的真实需求不给予积极及时地回应。如“哭不抱,不哭才抱”,摧毁孩子的存在感和归属感。7、打骂孩子。摧毁孩子的自尊,导致孩子唯唯诺诺,胆小怕事。
4、夸孩子的原则:1、态度、语气和身体语言比说什么更重要。2、多描述,少评价。说出自己看到的和感受到的就好。“你饭前主动洗手,我很高兴。”3、夸事实,不夸人格。爱是接纳,不苛求完美。4、夸态度和过程,不夸天赋。帮孩子建立自信而非自负。5、要夸得具体。告诉具体哪一点好,让他知道以后怎么做。夸孩子的禁忌:1、“这次你终于没错!”明褒暗贬,触及过去不足。2、“你比同学都聪明。”比较让孩子错误认知自我。3、“这次进前十,下次一定会进前三!”苛责给孩子制造压力。4、“你真棒!”空洞造成孩子或骄傲或被完美绑架。5、“赢了就好!”只重结果忽视过程,让孩子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5、唯有当我们了解了人生的深刻意义,这时才会有真正的教育。然而要了解人生,则心灵必须明智地将自己从滋生恐惧与附加顺从的要求报偿的欲望中解脱。如果我们把孩子视为私人的财产,我们卑微自我的延续,或实现我们野心的工具,则我们建造的是一个没有爱却追逐自我利益的环境和社会结构。――克里希那穆提
6、决定一个人人生走向的,往往不是大学,而是他童年的经历。一个人毕其一生的努力不过是在整合他自童年时代起就已形成的性格。世上没有偶然,所有的起始都已预兆了未来的方向。与其不厌其烦地督促孩子努力读书考个好大学,不如从小帮他形成健康的身心、独立的人格、乐观的性情、正向的思维和良好的习惯。又到一年中、高考前最紧张的复习季,请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不要把成绩作为我们是否爱孩子的条件。即使我们对孩子的现状不满意,那导致孩子今天各种问题的,不在现在,而是我们昨天对孩子的教养方式。我们能做的就是把我当下,才改变自己开始。今天是又一个起始,预兆着未来的方向。
7、每个孩子学习走路、说话、阅读和算术都有他自己的速度,这跟他将来学得有多好没有太大的联系。最能让孩子将来有高学分的事情就是给孩子阅读。不是学习卡片,不是练习册,不是多高级的幼儿园,不是闪亮的玩具或电脑,而是父母每天早上或晚上,坐下来给他们读精彩的故事书。世间万物的成长都有其内在的动力和能力,以及自然的节律和秩序,父母要给予充分的尊重和信任。而幼年给孩子更多时间,更高质量的陪伴,不仅有利稳固亲子关系的构建,也是孩子安全感、自我价值感的建立,对其一生的成长都意义深远。至于更利于得高学分,只是结果,不是目的。
8、我理解的好妈妈绝不是为孩子牺牲一切的妈妈,她不会为孩子失去自我,反而会借助孩子完善自我。她一定有自己的生活和爱好,有正面诠释人生、感知幸福的能力。她懂得让自己尽量愉悦,并能让丈夫和孩子也能感受到她平静和积极的心态。她会坚定地给孩子传递一种生活态度:任何时候都要珍惜生命,享受生活。我心目中好妈妈的标准:有思想、有判断力、有感知幸福的能力、宽容、善良、快乐。暂时放弃工作不意味着放弃自我,整日职场奔波也不代表就一定有自我。一个人良好的自我认知来源于对自己生活和情绪的掌控,来源于乐天知命的智慧和自信从容的内心。只要有正面诠释人生、感知幸福的能力,全职陪孩子的时光,也会成为你自己的时光。他年回首,这或许是你人生中最幸福的一程。能有勇气做全职妈妈,需要更大的自信和智慧。无论是全职妈妈,还是职业女性,只要能安顿好自己的心,照看好自己的命,都能书写出自己人生精彩的篇章。
9、别的孩子上补习班,我的也要上,别的父母给老师送礼,我也要送看别人来过自己的生活,永远不会有幸福。如果你无所求,接纳孩子的平凡,会想着要老师照顾吗?如果你有所求,希望孩子出人头地,你见过哪个随波逐流、没有原则和底线的人成功吗?NB的人从来不是被照顾出来的,而是那些勇于做自己的人。看着别人教育自己的孩子,教育自己的孩子给别人看,是家庭教育的两大误区。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按别人的模式去教,和别人去比,既远离了生命的从容和优雅,也扼杀了孩子的特长和优势。用别人的眼光来证明自己孩子的幸福和成功,是内心的虚荣和自卑。别光顾着看别人,走错了自己的路。
10、您给孩子的是真爱吗?真爱是无条件的,爱的对象是“人”本身,而不是结果和表现。真爱认为生命本身就有价值,无论有用与否。真爱没有条件(如听话、服从)、不看结果和表现(如成绩、名次)、不是投资(将来得到回报)、不需要对自己有用(给自己争光)。爱是接纳、尊重、信任,是包容、独立和自由。对自己是真爱吗?问问自己,有没有为了脸蛋不靓、身材不美、分数不高、挣钱不多等而产生自卑感?对伴侣是真爱吗?问问自己,有没有为了爱人生得不美/帅、挣钱不多、职称不高等而产生不满感?连对自己都不能真心接受,为外界评价所左右,爱伴侣和孩子时怎能不功利。
改变自己的教育方法 不能惯着孩子 提前给予孩子 在社会生存的能力 以及优秀的综合素质 你今天惯着他一点 将来社会没人惯着他 那他就完了 惯子如杀子 这句话在任何时候 都是 颠扑不破的真理
怎么教育孩子?要注意什么呢?
生活中不要对孩子采取过激的对待方式,不要粗暴的对待孩子,长久会使孩子性格变得偏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