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为阳性树种,喜阳光充足,空气流通,湿润的环境。也较耐寒,耐瘠薄,耐干旱。冬季需要一定的低温刺激,才能正常开花。
1).选盆及用土:最好选透水透气性好的泥瓦盆,也可用紫砂盆。但不要用瓷盆和塑料盆。用土以疏松透气者为好,可用园田土40%,煤渣30%,腐殖土30%配合应用。
2).修剪及换盆:梅花发枝力强,耐修剪,当年枝条才能形成花芽,故应1年修剪1次。在花后或花将谢,叶芽开始萌动时进行,剪除过密枝,病弱枝,每枝留基部2~3个芽眼,其余全部剪去。同时倒盆换土,每2~3年更换盆土1次,先将梅株从盆中叩出,将原土剔除1/3~1/2,剪去腐根,施适量底肥,加已配好的盆土,栽好压实,浇透水,移至阳光充足处管理。
3).水分:盆梅浇水应掌握有干有湿,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原则。久干枝叶萎蔫时,应先浇小水2~3日,使其逐渐恢复生机,切忌立即浇大水,造成大量落叶,甚至死亡。6月分枝条长至15~20厘米时,花芽开始分化,这时要实行扣水,即对梅株减少浇水量,使其顶梢萎蔫后,再浇小水,这样连续2~3次,使顶梢全萎,不再生长,再恢复正常浇水。此法较难掌握,简单的办法是,在枝条长至15~20厘米时,实行打顶,若顶端再长新芽,再将其摘去。只有顶端停止生长,花芽才能生长良好,正常开花。每次均应浇陈水,使水温与盆土温度基本一致。
4).施肥:除春季剪枝后换盆时施适量底肥外,花后可施稀薄腐熟的豆饼水,或其他腐熟的有机肥,春秋每半月施肥1次,薄肥勤施,忌浓肥。夏秋以施磷钾肥为主,可用2/1000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浇灌,或喷叶面,每月1~2次,直至开花。
5).控制花期:梅花冬季落叶后,将其移至不结冰的冷室内,或放在低温的阳台上,注意开窗通风,使其经过一段时间的低温刺激。同时加强水肥管理,每日向枝条及花盆周围喷水,保持空气湿润。春节前1月左右开始升温,最初使室温保持在10摄氏度左右,给予充足的阳光,春节前10天提高室温至15~20摄氏度,即可使其应节开花。
6).病虫害防治:在高温高湿通风不良的夏天,可发生白粉病.烟煤病等,可喷70%甲基托布津粉剂1500倍液,或50%多菌灵粉剂1000倍液防治。常见虫害为蚜虫及蜘蛛,可用1/5000敌杀死,或1/1500的甲氰菊脂(灭扫利)喷杀,每周1次,连用2~3次,效果均好。忌用DDV和乐果,以免发生药害,造成死亡。
要使梅花年年开放,关键在于梅花的花后管理。
首先要及时修剪,梅花开后要进行修剪和整形,除去病枝、弱枝,并将枝条留3—5个芽进行短截。一般将一年生枝条上部剪去,而老枝不动,使树姿美观、匀称。梅花的整形方法有疏枝、扎弯、悬根露爪等。至于梅的树姿,可取独干、双干或悬崖等式,以求造型清高古朴。梅花修剪时进行翻盆换土,并施少量积肥。
梅花浇水、施肥要适时。梅花怕涝,下大雨时要避免积水。在阴雨天不要浇水,平时见干浇水,不干不浇。同时要注意观察,如果梅花有青叶落叶现象,是由于水分过少;如果叶发黄而脱落,则是由于水分过多。
梅花花后要施淡肥水,促其植株强壮,为今后多发花蕾打下基础。5月份可施一次较浓的肥水,以利植株生长;6月份施两次淡肥,最好多施磷肥,控制氮肥;7月份正值花蕾将分化期,应停止施肥,以免枝条徒长而无花芽形成,而影响开花。此时还应进行摘心,以促使梅花多生花芽,以后只须控制好浇水,进行一般的管理,次年春天定能开出既多又好的梅花来。
浇水勤湿度大,有点沤根腐烂,吸收不上来水分就会这个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