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去听单田芳老先生的《薛家将》时对薛丁山有不错的评价比如:帅气、勇猛、刚正不阿.为什么那么多人会讨厌他?多半因为他混帐,对待爱情冥顽不化,三打樊梨花人家樊梨花又美貌又有好武艺(据评书上说薛丁山打不过樊梨花)还有好智谋.薛丁山怎么形容呢?说句不好听的俗话,此人欠抽。为什么我同时喜欢他?首先,他是帅哥,非常非常帅的帅哥,而且是英武型的,此乃我喜欢他的必要条件;第二呢,他人本质是好的,正直善良是肯定的,虽然外在表现方式有些蛮不讲理和不是东西,但归根结底他是个好人;第三,他薛丁山只是被保守思想套住了,难免抹不开面子,再加上误会,一切不幸的事发生了.第四,我喜欢他的骄傲,觉得一个白马长枪英武无比的小帅哥有些傲骨是必须的,有些飞扬跋扈的性情也是很可爱的,总比没个男人样的一贯的斯文文静的书生性情强多了;第五,偶喜欢他出身豪门,有个举世无双的英雄老爸,他的也必然会多少遗传加效仿些名门风范,心胸固然狭窄了些,风度气质一定不会小家子气的,第六,我觉的他的所做所为有情可原,哪个姑娘嫁给他是他自己乐意的?不过他最后也挺惨的,好好的平定叛乱后,封了大将军之职(樊梨花还是天下兵马大元帅),却被自己的三子薛刚搅和了,薛刚踢死太子,惊崩圣驾(嘿嘿,强!一下子干掉两个皇帝),被武则天下令将薛氏满门全部抄斩还不让遗骨入土,特地铸成“铁秋坟”,取意让你们永远背铁锅,永世不得翻身(好毒啊!!!),这才有了薛刚反唐替全家报仇。
中国人重视忠义,尤其是古代话本小说,尤其重忠义二字,《杨家将》和《说岳全传》相比之下更能体现忠义二字,而唐代的事儿确实很难谈得上典型的忠义。
你好
薛仁贵之子,娶樊梨花为妻,曾率军平定西凉(西突厥),后被武则天杀害。
历史原型:
名薛讷,薛仁贵之子。在担任蓝田县令之时,就敢拒绝当朝酷吏来俊臣的不义之举。后突厥犯边,武则天因薛讷为将门之后,将他调往幽州前线。薛讷久驻边关,立有战功。玄宗曾于新丰操练唐军,独薛讷和解琬部进退有序。
突厥、契丹、奚联合寇边,薛讷力主出击,得到唐玄宗许可,但因其余诸将逡巡不前,唐军大败,薛讷被撤职。
不久吐蕃军十万犯境,薛讷被重新启用,担任陇右节度使。他连败吐蕃于武阶驿、长城堡,斩获无数。之后薛讷一直镇守青凉,年七十二而亡。
有个薛丁山征西吧,不过确实没杨家将出名,这些原来都是评书上故事多,现在评书很少有人听了,也就没人知道了。
俺知道薛仁贵征东和薛丁山征西,还知道薛丁山和樊梨花那些事儿。都是小时候听评书知道的。按说呢,薛家将的评书不比杨家将和岳家将的少,为啥不如后两者出名呢?主要是因为后两者都是悲剧为主,而悲剧的吸引力是比较高的,这是我的看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