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技术的社会属性是什么?

2025-01-18 20:23:47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长期以来,广播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突出着信息传播、社会服务、大众娱乐的功能。这些功能的发挥,丰富着人们的精神生活,推动着社会进步。而另外还有一种功能即社会沟通 的功能,即体现社会多种意见的相互交流、多种观点的交锋论争,最后实现充分的了解和理解。

回顾广播电视近几十年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其社会沟通的功能是在近几年才得到社会的广 泛认识并发挥其社会作用的。其显著特征是谈话类节目的产生和快速发展,并成为大众关注的热点和维持高收听率的热门节目。以电视为例,我国改革开放20年来,观众的收视热点已 经历了几次飞跃。在80年代,是以电视剧和综艺节目为主(如《渴望》的轰动效应、《综艺大观》的高收视率)。90年代,观众的收视热点转向了社会纪实报道类节目(如《东方时空》 节目的传播)。90年代末至今,人们关注的热点则转向了谈话类节目(如《实话实说》节目的 广受欢迎)。可以说:广播电视的内容越来越接近社会贴近大众,揭示生活干预生活。而大 众关注的热点节目类型的变化是与社会的发展变化和人们精神生活精神欲望有着密切的联系 的。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改革的深入、国家对外开放的加强和人们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人们开 始理智地审视自己周围和外部的社会环境,并用发展的眼光客观的态度来评价自己和外部的 生活环境及生活状态,此时,人们对社会纪实报道节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可以说,广播电视谈话类节目在走过的几年历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发挥出了社会沟通 的功能,也赢得了较高的收听和收视率。也正是因为如此,现在的广播电视媒体中谈话类节目似乎有一种增多的趋势。媒体与媒体之间、各种媒体的频道之间都存在着竞争,而大众对媒体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具体每一档谈话类节目要想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会时时面对着一种无形中的压力。这里不妨列举几点应注意之处:

首先谈话类节目的整体定位应是大众化和真实性的。节目的主持者、嘉宾和现场的参与者都应以平等的身份出现,这里既没有高高在上的特权人物,也没有顺应低俯的服从者。这里不应有故显高深的辩论演说者,也不应有故做虚假的表演者。有的是心与心的沟通、观点与观 点的交流、情感之间的传递,不论是话题性的、人物性的,还是艺术性的、情感性的谈话内容。

再就是节目前期应做到精心策划,也就是对节目的谋篇布局、运筹帷幄。在具体的一期节目正式开始前即确定主题、选取素材,再进而确定本期节目是以什么样的话题开始,中间过程 中如何出现高潮,结尾处如何做到恰到好处又意味深长。著名节目主持人崔永元提到《实话实说》节目主持成功是因为节目本身有一支强有力的10人的策划队伍,每一期节目从选题到 运作都要做大量工作。因此对于节目来说,忽视了节目前期策划,单纯求快求低成本,“萝卜快了不洗泥”,主持人在直播间与嘉宾随意聊起来,想到哪说到哪,节目播出后不会有好的宣传效果。

谈话类节目属于语言类节目,在节目运行中要注意节奏,做到有张有弛。语言是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人们通过语言了解掌握世界和倾吐情感。可以说世界上动听的是语言,激动人心的语言能使人热血沸腾或泪流满面;而使人反感厌恶的也是语言,枯燥乏味的 喋喋不休能使人心生怨怒,因此节奏的变化在节目运行中也十分重要,如果让有文艺特长的嘉宾适当在现场作文艺表演,或在节目中穿插一些事实背后的却是不偏离主题的趣闻轶事都能做到节目节奏的调节。

回答2:

党和政府宣传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