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刚作文 [ 收藏作文阳刚作文 ] [ 推荐给好友 ] [ 订阅 ] 阳刚作文作者:落花、不败
[查阅本文深度点评] [举报] [原创其他]高中普通文章 本文点击数:2164 发表时间:2010-10-03 搜索 都说这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这不,现在这个社会有些男生走的路线很反调,前不久快男里出了个刘著,那个装扮才叫以假乱真,不知道的还纳闷了,怎么快男里有女生参赛了?其实不然也,人家本来就是男的。再如一些男生,长得细皮嫩肉的,被一些人戏谑地称之为“奶油优质小生”,从他们身上很难看到一点大男生的阳刚和豪迈,反而是女性的娇柔和妩媚。以上种种,确实让我们不少人为之汗颜。
于是有人就振臂高呼曰“阳之衰也,阴之盛也!”
谈及这个阴盛阳衰的现象,我不得不提起现在很多男生写文章所犯的一个通病——写得太消极,太感伤。写来写去绕来绕去始终摆脱不了“悲伤”二字,而且还倾向于“女生化”,就是在文字的拿捏上,以一个女生的角度去创作,一个大男生能把一个女生心思的缜密用文字在白纸上挥毫得如此淋漓尽致,不得不让我们叹服。不过反过来看,这一点似乎并不被大多数人所赞同,并且还有的被嗤之以鼻。都说这种文章太矫揉造作,明明是男生写的,偏偏散发的是女生的味道,毫无男生的大气、阳刚。通篇读下来找不到什么可赞赏的,徒留两个“哀伤”刺眼地扎根在层层纸间。
不知道为何现在的男生和女生们写作都爱犯这个毛病,写来写去基本就是围绕“灰暗、忧伤”来展开的,而这种写法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读后能泪流满面,让人痛心。不过这样的文章读多后,让人看来看去也没找出什么新花样,还是那种老套路,男生侧重于写一个女生如何离开了他,如何撇弃了他,就此铺开来大写特写;女生嘛就反过来,写一个男生如何丢下了她,如何和她说了分手。反正写三段有两段不离“悲伤、泪水”等字眼,故事嘛,不真实就捏造,反正白纸黑字都一样,谁又会看得出这故事的背后的真伪呢?
文学创作在这一代的身上越发消沉、昏暗,本应该洋溢着激情和积极的文字,怎会在他们笔下衍生出千篇一律的哀伤情绪?很想问一下阳刚之气在哪里?谁又剥夺了他们写阳刚之作的权利?
不得不向社会高喊一声“阳刚作文,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这种病态的写作方式,不仅仅在身边随处可见,就连在考场上也不乏它的身影。矫揉造作、故弄玄虚、无病呻吟等都是考场作文失分的致命杀手。也就是为什么有的考生在看到自己的作文分数不堪入目时,会仰天长叹,说“为什么会打得这么低?我感觉我写得挺好的呀。”感觉是自我的,最终的大权说直白了还在在阅卷老师手里,当然了,他们也不会独断专行,不会说看得顺眼的就打高点,看不顺眼的就直接踢掉了。尤其是改作文的时候,主要是看你的作文的主体构思和框架,其次是文字的修饰等。老师们毕竟是专门干一行的,所以快速扫描一遍后就知道你写的大概,如果所写的缺乏阳刚之美,跳不出哀伤疼痛的桎梏,通篇病态百出,这样的文章自然就要被大打折扣,失分是理所当然的。
例如我前不久在网上看到一篇小学六年级的作文,名叫《人生如戏》,初看题目,我就感慨了,“才小学六年级,就看出人生像一出戏剧?”我让自己慢慢镇定下来,一口气把这篇作文看完。看完我就愣了,无言了,在这篇作文的结尾有这样一句话,让我震撼了好半会。
“人生就像一出戏,我们同台共演了很多很多,殊不知等到我们老去的时候,都看不清着戏中唱的是你还是我。”
看到这,我真的一时半会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心中感慨万千却不能言。这么小,却写出这种哀婉中透着悲凉的句子,很难想象在他眼中的世界该有多灰暗。但我们同时也应该注意到,造成这种现象的本质是什么,是受什么因素影响的。如果对此不加以制止,任其发展下去,这势必会对一个小孩子纯洁的心灵造成扭曲,那他以后的写作风格就成一个定式,以悲伤颓废为主线,所写之文满目忧郁和黑暗,毫无阳光生气可言。这样培养起来的孩子,将来还能写出什么大成就呢?中国的文学又何能焕然一新呢?恐怕到时候中国文学界就是一派死气沉沉的景象了。
由此观之,阳刚作文有它存在的必要性了,这所谓的阳刚作文,并非你所想的那种气势磅礴、豪言壮志的文章,而是以真实、真切来写,抒发自己内心最真诚的感动和想法。以我手写我心,以我心叙我事,来取代那些矫揉造作、无病呻吟。树立健康、豁达的写作观。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想写得一手好文章也非一蹴而就,更何况要把一种已根深蒂固的写作观一下子就拔掉呢?所以这个阳刚作文不能生搬硬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写作特点,要慢慢的将他们引导在这上面来就必须对症下药。总之要让他们感受到生活里还是有阳光的,要积极面对一切,让心灵从喧哗和黑暗中蜕变,在一方净土降落。写阳刚作文并不要求词藻要有多华丽、多炫目,轻描淡写也好,三言两语也罢,总之要带出一股青春蓬勃向上的味道,以最真实的笔法写出最真实的自我。这才是阳刚作文的根本所在。
文学创作不应再低沉,一直蛰伏在谷底又怎知外面绿草如茵、鸟语花香呢?是时候该给它注入一针阳刚之美的强心剂,掀起一场关于写作方式改革的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