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春华 山东省阳信县商店镇中心幼儿园 251800 一、给孩子的玩具上“保险” 我园选择的有棋类、塑料积木、皮球、拼图等没有杀伤力且细菌集落数目相对较少的玩具。然而,幼儿园的条件毕竟有限,如果不让孩子从家里带玩具加以补充,玩具就会显得单调。为此我们在晨检时就要把好玩具关,同时经常对孩子渗透玩玩具的安全教育。 1.不让孩子带有杀伤力的玩具。如尖状的玩具、弹射类玩具、易爆易裂的玩具、悬挂类玩具、仿制防护用品玩具等。另外,涉及玩具安全的一些小细节如零件是否太小、是否有夹到手或头发的接头或夹缝、弹簧和绳索及小齿轮等是否安全等也不可忽视。慎带细菌集中数最高的皮毛类玩具。同时也应提醒家长要时刻记住,危险对于自我保护意识较差的幼儿来说是无处不在的,即便是一个不起眼的小纽扣也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伤害。让家长在孩子带玩具时尽量加以选择。 2.要教育和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引导孩子不要啃咬、口含玩具;不要在吃东西时玩玩具;要勤洗手、勤剪指甲;不要将玩具随意地放在地上或脏的地方;需要用嘴吹的玩具要经过清洗等。 二、拓宽教育内容,让玩具成为孩子生动有趣的教科书 1.丰富孩子的科学知识。每一种玩具都蕴含着形状、结构、颜色、材料等各种科学知识。活动时,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把玩具作为教具。引导孩子利用玩具认识颜色、形状、比比大小长短。利用玩具引导孩子认识不同材料的特征和功用,了解玩具的不同结构和原理。孩子的许多科学知识都可以通过玩具而获得。 2.发展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人的大脑主管视觉、听觉和感觉运动这三大功能,在孩子的成长期,只有使三大功能互相配合、全面均衡地发展,才不致使孩子产生学习障碍,才能激发孩子的心智和创造力。值得深思的是,孩子们的好多心智和创造力竟都是玩耍来的,而让幼儿自己制作玩具最能激发和强化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且自制玩具可以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和美好的遐想,有益于其身心健康。 3.让孩子在玩玩具的过程中学会交往、合作。 为此,教师首先要为幼儿创造合作的机会,让玩具成为孩子学习与同伴交往的媒介和工具。如在晨间活动时,鼓励幼儿合作玩跳棋,合作玩娃娃家等。在课间活动组织孩子们合作玩皮球、沙包、轮流踢毽子等。一次区角活动我利用玩积木开展的语言搭建游戏,孩子们非常喜欢。我先让小朋友们四人合作,用积木搭建一样东西,然后小组合作说说自己搭的是什么,有什么用?最后小组选代表交流分享。孩子们因为有了搭建的体验,说起话来也特别流利。有的说:我们搭的是游乐场,它会让人玩得很快乐;有的说我们搭的是幼儿园,它有很多玩耍的地方;有个组竟然编出了儿歌:“积木积木,我最爱玩。造个公园,又大又美。修条大路,又长又宽,一直通到幼儿园。” 其次,要教给幼儿合作的方法。幼儿往往不会在需要合作的情景中自发地表现出合作行为,也常常不知如何去合作。这就需要教师在具体的合作情境中教给幼儿合作的方法,指导幼儿怎样进行合作。比如,用积木玩搭建前就要让他们知道怎样一起商量,分工合作;当幼儿在合作过程中遇到矛盾时,就要及时抓住教育契机引导他们协商解决;当玩具不够用时,及时提醒他们相互谦让、轮流或共同使用;当小伙伴从家里带了玩具时指导他们如何交换着玩或轮流合作玩等等。这些具体的合作情景,帮助幼儿逐渐习得合作的方法策略。 再次,教师还应让幼儿体会到合作的积极效果。另外教师还应及时对幼儿鼓励、引导。当幼儿在玩的过程中合作得较好时,教师要及时地给予肯定、鼓励。如,“你能商量着、合作着搭,真好!”“你们俩配合得真好!”教师赞许的目光、微笑的面容,以及轻抚孩子的肩膀、对孩子亲切地点头、翘起大拇指等体态语言也能使幼儿受到极大的鼓励。另外,也可以给他们在竞赛栏中加一朵花,或给他们送一颗星星、笑脸之类的小礼物。以上激励措施都能让他们进一步强化合作的动机,愿意更多地、自觉地做出合作行为。而对不太会合作或缺乏合作意识的幼儿,教师要给予适时的引导与指导,针对不同情况,给予不同的建议。如:“你跟他说,咱俩一起搭,试试”。“你是好孩子,你会把自己的玩具跟他一起玩的!”在教师积极的鼓励和适时的引导下,幼儿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会逐步而有效地得到培养。 三、教师参与玩耍,取得多重收获 幼儿教师要富有童趣,拥有童心。在晨间到园的孩子还比较少时,在大部分孩子离园了只有几个孩子在等家长时,在你参与了他们的玩耍又能让孩子们都在你的视线内时,你都可以融入到他们当中。与不会玩棋的孩子一起玩棋,在不知不觉中成了导师;在边玩踢毽子、抛小石子等边交谈的过程中让他们懂得了许多玩玩具的道理。真称得上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幼儿对你的信任和亲近也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