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丰银行十多年以来首次大涨,汇丰大涨是因为中国平安吗?

2024-11-06 11:40:17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汇丰银行十多年以来首次大涨,汇丰大涨的确是因为中国平安的增持。众所周知,汇丰银行一度在危险的边缘游走,股票跌倒谷底,是汇丰建立以来面临的最大危机。在这种情况下,汇丰却迎来了中国平安这个救世主,中国平安用了三亿港币增持了汇丰银行,购买了汇丰大约十六亿数量的股票。这一次增持,也让汇丰起死回生,股票也接连上涨,汇丰活了,中国平安富了。纵观此次增持,其实最大的赢家就是中国平安。中国平安不仅一夕之间就成为了汇丰最大的股东,也通过低价购入汇丰的股票暴赚。

今年对于汇丰而言是非常难过的一年,首先汇丰因为华为事件,可以说在中国已经“臭名昭著”,业务开展极其不顺利,并且再次之前汇丰就面临着重重危机,才干出了资本不应该牵扯在内的政治事件,那就是孟晚舟事件,汇丰银行的所作所为已经触及了中国民众的底线,汇丰银行在中国民众的心中已经是过街老鼠。在这种情况下,汇丰持续低迷,从四月份开始股票就出现了问题,导致股民纷纷弃股汇丰。不仅如此,汇丰的借贷也出现了巨大的漏洞,损失成倍暴增。信贷亏损在七十亿美元,这无疑对汇丰是毁灭性的打击。

平安此次增持汇丰也是无奈之举,因为此前平安就和汇丰有合作,汇丰的低迷已经让平安也深受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平安进退两难,若是不增持汇丰,汇丰倒下平安此前的投资颗粒无收。增持汇丰其实也是冒着巨大风险的,因为汇丰牵扯到华为事件,国民的情绪也是非常强大的。

但是中国平安还是增持了汇丰,中国平安增持汇丰选择的时机非常恰当,中国平安已经从昔日汇丰的小投资者,变成了今日汇丰的第一大股东了。在这种情况下,股票因为中国平安自然会暴涨。

回答2:

汇丰罕见迎来救世主。

9月23日,根据港交所披露,中国平安旗下子公司平安资管再度出手,耗资3亿港元增持汇丰,最新持股比例从7.95%增至8%,平均价为28.2859港元。增持完成后,中国平安对汇丰控股的持股数量为16.55亿股,持股比例升至8%,已取代贝莱德成为汇丰第一大股东。

对于汇控而言,平安增持算是这一巨型金融集团近期最好的消息。

汇丰不太平

不难看出,2020年是汇丰这么多年来最不顺的一年。

作为多年来香港股民心中的“投资信仰”,汇控一年的表现实在是透支了过多期待。《银行天眼》查询,即使在金融海啸2008年期间,汇丰控股跌幅也仅为40%,而如今2020年汇控跌幅却超过了48%。

对汇控而言,这更像是一场孤立的金融危机。

其一,汇丰控股负面新闻不断。

有消息表示,9月19日,国家商务部公布的《不可靠实体清单规定》中,汇丰银行极有可能被列入首轮不可靠实体清单。此外,曾经陷入华为“构陷门”以及涉嫌“庞氏骗局”事件的利空影响也尚未消退。

其二,派息“无疾而终”。今年4月,汇控宣布暂停派发2019年第四季度的股息,以及在2020年暂停派发所有普通股的季度或者中期股息,这使得股民出现动摇。

其三,半年报预期信贷损失暴涨。数据显示,汇丰预计上半年的预期信贷损失有望陡增至69亿美元,增加近5倍。

平安也无奈

对于平安而言,汇丰的不太平显然是其并不想看到的。6000亿的市值蒸发显然弄坏了平安的账本。

按照平安7%左右的持股计算,仅汇丰一项浮亏就高达超400亿港元。 不过,此前平安集团首席财务官姚波就表示,汇丰是平安长期投资项目之一,在整个集团8万多亿总资产和保险投资资产中,汇丰投资的比例不是很大,停止分红对平安投资有一点影响,但整体还在密切关注当中,平安也在看后续事态的进展。

如今,平安选择了加码或许也是为了继续摊薄持有成本。毕竟,买了这么多年,如今低位再度“扫货”,并不难理解。

从历史数据来看, 2017年12月,中国平安通过旗下平安资产管理公司向香港联交所申报,通过港股通渠道累计买入汇丰控股约10.18亿股,增持后,中国平安持股比例为5.01%,达到披露要求,成为汇控第二大股东。

其实平安与汇丰的渊源颇深,远非仅在近几年才有互动。

早在2002年,汇丰这家百年银行就入股了彼时还是金融新秀的平安,耗资6亿美元、认购10%股权,成为平安单一最大股东。但在2012年12月,汇丰出于自身战略调整,将其所持有平安的股份以727.36亿港元全部卖出。

如今,曾经的“被投资人”一举成为第一大股东,小弟变大佬的身份转换的确也很奇妙,相信汇丰心理也不是滋味。

毕竟,18年前,汇丰控股的利润、市值等是中国平安约20倍;而18年后,天眼查APP显示,平安的市值却是汇丰的2倍。

回答3:

我觉得不是。平安增持汇丰肯定也是因为有利益可图。只是平安作为最大的上市保险公司,它的一举一动也容易被跟风。

回答4:

中国平安是我国实力非常强劲的企业,中国平安对汇丰银行进行投资,可以看出,中国平安对汇丰银行的信心在大公司引导下,汇丰银行可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