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逻辑同悖论逻辑(我注:中国和印度为代表的东方思想的代表)之间的区别,这样就为我下面阐明这两种逻辑对神爱概念理解的区别打下了基矗。悖论逻辑的导师认为人只有在现实的矛盾中才能感觉现实,人永远无法在思想上把握最终实体,把握宇宙。这一理论的结论就是人们不应该把从思想上找到答案看作最终目的。思想只能使我们认识到思想不能使我们作出最终回答,思想的世界囿于悖理之中。最终把握世界的唯一可能性不在思想,而在体验统一。这样悖论逻辑就导致下列结论:对神的爱既不是从思想上了解神,也不是指自己爱神的思想,而是在爱的体验中体验自己同神的一致。”
最近闲来无事一直在思考中西方宗教思想的差异问题。偶然看到这一段论述 (引自《爱的艺术》艾瑞克·弗洛姆(Erich Fromm,1900年3月23日—1980年3月18日),美籍德国犹太人。人本主义哲学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学家。毕生致力修改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以切合西方人在两次世界大战後的精神处境。他企图调和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跟马克思的人本主义学说,其思想可以说是新佛洛依德主义与新马克思主义的交汇。弗氏被尊为「精神分析社会学」的奠基者之一。)觉得实在是总结的很精辟。
正是亚里士多德打造的西方人的逻辑造就了西方式的宗教:把神作为一个实际存在的实体去爱,去崇拜,去信赖,去依靠。。。
而东方的悖论逻辑则正好相反: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佛家的“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的境界,无论何人何物达到此境界,即佛的境界,便自成佛已。因而东方的神乃是虚无的代名词,并不具体,是无可名状的。然而靠自身的修行却可以达到神的境界,实现与神合而为一。。。
终于明白原来西方的宗教与东方竟有如此根本的差异。。。
东方靠自我修为可以达到不同的境界 西方都是神的仆人奴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