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桂陵之战
桂陵之战是历史上一次著名截击战,发生在河南长垣西北。公元前354年(周显王十五年),魏围攻赵都邯郸,次年赵向齐求救。齐王命田忌、孙膑率军援救。孙膑认为魏以精锐攻邯郸,国内空虚,于是率军围攻魏都大梁,使魏将庞涓赶回应战。
孙膑却在桂陵(一说山东菏泽,一说河南长垣)伏袭,打败魏军,并生擒庞涓。孙膑在此战中避实击虚、攻其必救,创造了“围魏救赵”战法,成为两千多年来军事上诱敌就范的常用手段。
桂陵之战后,经过几年的休整后,魏国逐渐开始恢复对外进攻。公元前341年,魏国发兵攻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齐国继续运用“围魏救赵”战法,率军直趋魏都大梁,诱使魏军回救。孙膑运用减灶之计,在马陵大破魏军,前后歼敌10万余人。
后果:魏国被削弱,齐国崛起,秦国坐收渔利,魏国从此无力阻止秦国东进。
2、五国攻秦之战
五国攻秦之战是公元前241年赵、楚、魏、韩、燕五国联合进攻秦国的战争。此战五国战败,从此,六国更加无法抵御秦国的兼并,秦国最终统一六国,建立秦朝。
公元前318年),魏、赵、韩、燕、楚五国联军在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北)进攻秦军的作战。
魏王驱逐张仪,改用公孙衍为相,行“合纵”之策。在公孙衍的推动下,魏、赵、韩、燕、楚五国共推楚怀王为纵长,组织联军进攻秦国。公孙衍还联络义渠国由侧背进攻秦国,配合联军。楚、燕两国暂时受秦威胁不大,态度消极。只有魏、赵、韩三国军队与秦军交战,被击败。
后果:各国不能一心,被打败后魏赵韩更加虚弱。
3、即墨之战
即墨之战发生于前284年至前279年,战国时代燕国名将乐毅统率燕军攻打齐国即墨城的一场攻防战争。齐国坚守防御转入反攻,一举击败燕军,收复国土的一次著名作战。
即墨之战成为中国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齐国虽然凭借此仗复国,但是其实力已江河日下。而燕国亦因此仗由兴盛转为衰弱。
前284年,燕国名将乐毅统率燕为首联军攻打齐国的一场战争,燕军仅在六个月的时间,就攻取了齐国七十余城,只剩下莒和即墨两城未被攻克。
前283年,齐襄王死守莒城以抗燕军,并号召民众起来抵抗。齐国宗室田单在即墨率领全城军民抵抗,双方交战五年。前279年,燕惠王继位,田单使用反间计,使得乐毅被废除职务。最后,田单用火牛计反击,最终将燕军赶出齐国。
后果:齐国复国
4、赵破匈奴之战
赵破匈奴之战是指赵孝成王末年(公元前244年),赵边将李牧率军大规模反击匈奴(今河北、山西北部,内蒙古中部、东部)的重要围歼战。
公元前244年,赵边将李牧率军大规模反击匈奴的重要围歼战。
此战,李牧针对匈奴军骑兵机动性、战斗力强及以掠夺为主要作战目的的特点,实施坚壁清野,使敌优势无从发挥,军需无法补充,同时采取一切措施提高自身战斗力;俟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后,集中力量,充分发挥各兵种协同作战的威力,进行包围,取得胜利。
后果:大败匈奴
5、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是周赧王五十三年至周赧王五十五年(一说是周赧王五十五年农历四月至九月间,又一说是周赧王五十四年年初至五十五年九月),秦国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西北)一带同赵国军队发生的战争。赵军最终战败,秦国获胜进占长平,此战共斩首坑杀赵军约45万。
此战是秦、赵两国之间的战略决战。战争中的赵国由于连年战争,国内粮草消耗严重。秦国方面虽然战线更长,但国力远强于赵,赵王怕再拖下去对赵更加不利,遂弃用偏于防守的名将廉颇,而起用赵括代替廉颇。
赵括遵照赵王意图,变更了廉颇的防御部署及军规,更换将吏,组织进攻。秦国暗中换帅名将白起,白起针对赵括急于求胜的弱点,采取了佯败后退、诱敌脱离阵地,进而分割包围、予以歼灭的作战方针,最终获得战争的胜利。
赵国经此一战元气大伤,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长平之战是战国历史的最后转折,至此秦国的统一只是时间问题(见战国历史分期)。此战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大型歼灭战。
此战是秦、赵两国之间的战略决战。战争中的赵国由于连年战争,国内粮草消耗严重。赵王弃用偏于防守的名将廉颇,而起用赵括代替廉颇。秦国白起针对赵括急于求胜的弱点,采取了佯败后退、诱敌脱离阵地,进而分割包围、予以歼灭的作战方针,最终获得战争的胜利。
后果:赵国元气大伤,秦国加速统一进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桂陵之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五国攻秦之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即墨之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赵破匈奴之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长平之战 (战役名称)
1、长勺之战
长勺之战,发生在中国春秋时代齐国与鲁国之间的一场战役,发生于周庄王十四年(公元前684年)的长勺(今山东省莱芜)。此次战役,是继干时之战后齐、鲁另一次重要战役。鲁国在此次战役取得胜利,间接促成数年后齐鲁息兵言和。
2、吴越争霸
吴越争霸是指历史上春秋时期吴越两国互相征伐的一段时期。
周景王元年(公元前544年),吴侵越时所获战俘剌死吴王余祭。周敬王十年(前510年),吴大举攻楚前,为解除后顾之忧,又曾攻越,占领檇李(今浙江嘉兴南)。
十五年,吴军主力在楚都郢时,越乘机侵入吴境,双方矛盾日趋激化。从地缘上看吴国欲争霸中原,必先征服越国,以解除其后方威胁;而越国欲北进中原,更必先征服吴国才能够打通北进中原的通道,因而引起延续二十余年的吴越战争。
3、桂陵之战
桂陵之战是历史上一次著名截击战,发生在河南长垣西北。公元前354年(周显王十五年),魏围攻赵都邯郸,次年赵向齐求救。齐王命田忌、孙膑率军援救。孙膑认为魏以精锐攻邯郸,国内空虚,于是率军围攻魏都大梁,使魏将庞涓赶回应战。
孙膑却在桂陵(一说山东菏泽,一说河南长垣)伏袭,打败魏军,并生擒庞涓。孙膑在此战中避实击虚、攻其必救,创造了“围魏救赵”战法,成为两千多年来军事上诱敌就范的常用手段。
4、即墨之战
即墨之战发生于前284年至前279年,战国时代燕国名将乐毅统率燕军攻打齐国即墨城的一场攻防战争。齐国坚守防御转入反攻,一举击败燕军,收复国土的一次著名作战。
即墨之战成为中国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齐国虽然凭借此仗复国,但是其实力已江河日下。而燕国亦因此仗由兴盛转为衰弱。
5、邯郸之战
邯郸之战又称邯郸保卫战,是公元前259(周赧王五十六年)至公元前257年(周赧王五十八年)秦国与赵、魏、楚联军在赵国首都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进行的一次城池攻守作战。
邯郸之战严重地消耗了秦国的实力,造成秦国军队近三十万人的伤亡,推迟了秦国统一六国的步伐。
邯郸之战是战国时期东方诸侯国合纵抗秦取得的第一次大胜,导致秦国对六国执行全面打击政策的破产。秦国被迫改变策略,采取远交近攻、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的外交方针来分化离间东方各国之间的关系,为统一六国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长勺之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吴越争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桂陵之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即墨之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邯郸之战
需葛之战(郑庄公战周天子,从此周天子威信扫地.意义重大)
召陵之战(齐楚之间的战争,规模很小.但是意义重大.有效地抑制了楚国的北方扩张的步伐.维护了周天子的威信)
泓水之战(宋楚之间的战争,从此仁义在战争中很快的消失,兵不厌诈开始盛行.也是意义非凡.)
崤关之战(秦晋之间的战争,东进受阻后,秦穆公从此开始专门向西扩张.为秦的统一打下了基础.)
城濮之战(晋楚争霸,晋国从此长期成为霸主)
庄王围宋(楚国对宋国的惩罚战争,这场战争开启了长期消耗战,围城战的先河,尔虞我诈成语的由来.意义重大所以必须列入)
柏举之战(吴国破楚,楚国第一次被人攻破都城.还有兵圣的精彩表演.意义重大)
艾陵之战(吴国和齐国的战争,这为吴国衰弱,越国崛起,田氏代齐打下了基础.还有纵横家的鼻祖子贡的表演.意义重大.)
春秋时候各国的战争非常多,根本无法统计.这上面的战争都是有重大意义和历史影响的战争.
战国时期
马陵之战,孙膑,田忌率领齐军大破魏将庞涓.
伊阙之战
周赧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93年),名将白起率领秦军在伊阙(今河南洛阳龙门)大败韩、魏联军的重要歼灭战.
秦赵长平之战
燕攻齐之战
周赧王三十一年(公元前284年)燕亚卿乐毅率燕、赵、韩、魏、楚五国联军进攻齐国(今山东境)的大规模作战.
即墨之战
周赧王三十一年至三十六年(公元前284--·前279年),在燕攻齐之战中,齐将田单率领齐军凭借孤城即墨(今山东平度东南),进行坚守防御并反击燕军围攻的重要作战.
阏与之战
周赧王四十六年(公元前269年),赵国名将赵奢率军于阏与(今山西和顺西),击败秦军的一次奔袭作战.
陉城之战
周赧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64年),秦武安君白起率军攻占韩国陉城(今山西曲沃东北)等9座城邑的作战.
番吾之战
秦王政十五年(公元前232年),在秦灭六国的战争中,名将李牧指挥赵军在番吾(今河北平山南)击败秦军的作战.
蕞之战
秦王政六年(公元前241年),在合纵攻秦之战,秦丞相吕不韦率军在蕞(今陕西临潼东北)击败赵、燕、魏、韩、楚五国联军进攻的作战.
第一场长勺之战,这是鲁庄公击败齐军的战斗。当时的齐军仗着手下军队兵强马壮,于是率先入侵鲁国,而鲁国暂避锋芒,撤退到长勺之地。这个地方非常有利于反攻,齐国轻视鲁军,觉得鲁军不堪一击,于是立刻发起攻击,鲁国退避之后进行反击,大获全胜。
第二场战争则是吴越争霸,在春秋末期时,越国和吴国为了扩张地盘,进行了一场争霸战争。最开始是吴国占据优势,后来趁着吴国的主力部队不在,越国又进攻了吴国。来来回回,最后还是以越国的胜利而告终,在这里也出现了许多经典的故事。
第三场战争则是三家分晋,自从前633年开始,一直到前453年,这场战争可以说持续了将近200年的时间。虽然说很长时间都处于和平状态,但是暗地里的战争却一直都没有消失过。自从晋文公设立六卿,一直到韩赵魏将其他三族灭掉,这场战争才算结束。
第四场战争则是桂陵之战。前354年,赵都邯郸被魏国进攻,随即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军由孙膑和田忌带领,孙膑觉得魏国的国内必定空虚,于是首先带领部队进攻魏国都城,这使得魏国军队只好回防,有名的围魏救赵由此而来。
第五场战争则是五国攻秦,虽然说听起来声势浩大,但是这一次对秦国,其实压力并不算太大,这一次是楚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五国联合在一起,一同从函谷关向秦国进攻。不过这一次的战斗,五个国家,各怀异心。交战的其实只有韩赵魏三国,战斗之后,三个国家更加衰弱。
第六场战争则是即墨之战,这一次的战斗,燕国乐毅带军攻打齐国。六个月之内,乐毅接连拿下了70多个齐国的城池,只剩下即墨和莒两个城池没有被攻破。田单带人据守即墨城,战斗持续了五年,终于将燕军打败。
第七场战争则是赵国对阵匈奴的战斗,前244年,李牧带领军队反击匈奴,这一次的战斗完全是围歼战。针对匈奴具有骑兵,机动性强的特点,李牧让手下人坚壁清野,敌军的优势没有发挥出来,直接将他们围歼在一起,大获全胜。
第八场战争则是长平之战,这一次的战争,相信不用多说了,历史上有名的屠杀战争。这一场战斗,不论是起因,经过还是结果都有些复杂,而这场战争也算得上是一场战略决战了。在这次战争之后,赵国可以说是一蹶不振,虽然说能够将自己的都城守下,但也不过是苟延残喘罢了。
长勺之战 灭虢之战城濮之战崤之战邲之战鄢陵之战 鸡父之战
晋阳之战
桂陵之战马陵之战
伊阙之战
破齐之战
即墨之战
鄢郢之战
阏与之战
长平之战
邯郸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