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一波易中天老师的《易中天中华史》!同学参加历史类的自主招生,肯定每天要看大量的教科书,参考书呀。那些写的简直太无聊了。易中天老师是武汉大学中文系毕业的,教的也是文学。他的文笔简直不要太好。非常生动对人物的描写也十分有趣。文学色彩十分浓厚,读起来绝对是非常放松。摘录一小段:西方人对待君主的态度,是可以要,也可以不要;有的要,有的不要;有时要,有时不要。不像我们,自从有国家就有君主,只不过秦汉以前封土建国,秦汉以后天下一统,但都是君主制。直到辛亥革命前,还有立宪派主张保留一个皇帝,哪怕形同虚设,只是橡皮图章。
吕思勉的《中国通史》,钱穆的《国史大纲》、《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黄仁宇的《中国大历史》、《万历十五年》、王仲荦得的《魏晋南北朝史》、《世说新语》(有耐心和时间的话最好还是看《史记》和《资治通鉴》。
推荐杨奎松的《忍不住的“关怀”》,书中通过对燕京大学哲学教授张东荪、报人王芸生、清华教授潘光旦三位历史人物在1949年前后的遭遇,来从细节上关注知识分子集体转向、不再发声的历史疑问,通过对三位知识分子生活的考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本书可以跟杨奎松去年新出的《 “边缘人”纪事:几个“问题”小人物的悲剧故事》对照着读,可以对那段历史有新的感受。
推荐一本具有超强的整合能力的历史类书籍《时间地图:大历史,130亿年前至今》,初拿到这本《时间地图:大历史,130亿年前至今》,想到作者大卫·克里斯蒂安开创的大历史学派,我本以为这本书是在大历史格局下解读世界历史的发展脉络。读了几页后,我才发现自己的思维只局限于狭窄的专一领域,看到作者完全打破学科限制,用一种全新的方式来解读宇宙文明、地球文明、生命文明以及人类文明,不禁感到震撼与惊叹。
《那时汉朝》。风格模仿《明朝那些事儿》,但很值得一读。《血腥的盛唐》。写作风格凝重,我最喜欢的一部,读到激动出不禁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