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宋·苏洵《心术》 [解读]泰山在眼前崩倒了也能保持脸不变色心不跳.干大事业的人要沉着冷静.色:脸色. 位卑未敢忘忧国.——南宋·陆游《病起抒怀》 [解读]地位低下也不敢忘记为国担忧.爱国才能忧国,年老多病还为国担忧,爱国之心 实在可嘉.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 [解读]要问那池塘里的水为什么会那样清澈?因为上有源头,活水不断地流来.现在常用来比喻只有不断地从生活中吸取养料才能写出富有活力的动人心弦的好作品.也用来比喻人的思想只有不断地吐故纳新才能保持旺盛的活力.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渠:它,指方塘.如许:这样. 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宋·黄庭坚《东坡先生真赞三首》 [解读]无论是嬉笑怒骂的文字或大小事物,顺手拈来,借题发挥,都能写成好文章.形容写文章手法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嬉笑:玩笑,说笑话.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解读]担忧在天下人之前,享乐在天下人之后.现在常用来说明革命者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高贵品质.先:在……的前面.后:在……的后面.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宋·朱熹《泛舟》 [解读]从前春水未涨之时,行船真是花尽了力气还定得很慢,今日已是满江春水,大船可以自由自在地行进了.比喻做学问必须功夫到家,才能有所突破.全诗为: “昨夜江边春水生,朦艟巨舰一毛轻.~,~.”向来:从前,往昔.中流:河流当中.自在行:自由自在地行进.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里《小池》 [解读]荷叶刚刚露出水面一个小小叶角,早有蜻蜓立在上边.后来用来比喻新生事物一出现,就为目光敏锐者所发观. 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宋史·吕端传》 [解读]在小事上采取谅解态度,在大事上要坚持原则,毫不含糊.原文为:“太宗欲相端.或曰,‘端为人糊涂.’太宗曰:‘~,~.’决意相之.”欲相端:想要吕端做宰相. 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宋·朱熹《读书之要》 [解读]读书的关键所在,那就是循序渐进,反复阅读,专心思考.循;顺着.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宋·王应麟《三字经》 [解读]生养了子女不教育,是父母的过错;教育学生不严格,是教师在偷懒.娇生惯养,放任自由,祸害无穷.严是爱,松是害,不管不教要变坏.希望能领会父母和老师的一片苦心. 一从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开到荼蘼花事了,丝丝夭棘出莓墙. ——宋·王淇《春暮游小园》 [解读]自从梅花凋零之后,海棠花刚刚涂抹了它那鲜红艳丽的脸容.待到荼蘼花开过之后,虽然春天已经过去了,但酸枣树的茎叶片又长出了莓墙之上了.比喻大自然是不会寂寞的,总有新生事物出现,这不正是人类社会的象征吗?人类不也正是英雄辈出,后继有入吗?一从:自从.残妆:粉褪妆残.荼蘼(mí):蘼芜,是一种香草.了:结束.夭棘( jī ):酸枣树.莓:指墙上的草莓. 一年好景君记住,最是橙黄桔绿时.——宋·苏轼《赠刘景文》 [解读]请您记住一年最美好的光景是橙黄桔绿的时候.比喻人生最美好的东西,还是象橙黄桔绿那样具有凌霜傲雪的贤贞品格. 全诗为:“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宋·朱熹《论语·学而》注 [解读]有过错或不足之处就改正,没有过错就加以警惕,作为一种勉励.原来是用来勉励自己的话,后来常用来勉励别人接受意见,改过从善.《论语·学而》:“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朱熹给这句话做注解说,曾子从这三个方面反省自己,“~,~.” 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 .——宋·张载《经学理窟·义理篇》 [解读]能在别人不会怀疑的地方提出疑问,这才会有长进.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不发现问题就谈不上解决问题,也就谈不上有什么进步.当然,仅仅能提出一些人人都能提出的问题也是没有什么长进的. 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宋·周敦颐《爱莲说》 [解读]我唯独喜爱莲花,喜欢它认污泥里长出来,们不沾染一点污秽.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的是环境对人的影响很大,若能不受不良环境的影响,这才称得上真正的君子.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宋·苏洵《辨奸论》 [解读]月亮周围出现了光环就要刮风,墙脚的石头湿润了就要下雨.比喻事件发生前都有征兆.晕:指月亮周围的光环.础:柱子底下的石墩.润:湿润. 栽培剪伐须勤力,花易凋零草易生.——宋·苏舜钦《题花山寺壁》 [解读]栽培香花要常常培土用力,因为香花容易凋零,而杂草容易蔓延.现在可用来比喻人要努力克服缺点,才能培养好品德. 朝霞不出门,暮霞行千里.——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三 [解读]朝霞预兆天有雨,晚霞预兆天气晴朗.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解读]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终究体会不深;要透彻地了解某件事,非亲身实践不可. 全诗为:“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现在有些同学以为读几本优秀作为文选就能写好作文,这是不对的.要能写出好文章,必须靠自己多观察生活,多动笔练习写.绝:彻底.躬行:亲自实践.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解读]竹林外边的桃花已有两三枝开放,春天来了,江水开始变暖,鸭子能首先感受到.现常比喻只有深入生活实际,才能及时体察到事物内部的发展变化,发现新生事物的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