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洛克时期
西方艺术史上的一个时代,大致为17世纪。其最早的表现,在义大利为16世纪后期,而在某些地区,主要是德国和南美殖民地,则直到18世纪才在某些方面达到极盛。
巴洛克时期的作品在风格上极为复杂,但一般来说,反映了力图寓感情於具有感性吸引力的形式之中的愿望。最常见的特点是气势雄伟,生气勃勃,有动态感,气氛紧张,注重光和光的效果,擅长於表现各种强烈的感情色彩和无穷感,颇有打破各种艺术界限的趋势。巴洛克时期艺术的庄严高贵特点,来自文艺复兴时期所发扬的古典古代艺术精华,同礼教观念的约束作用的结合。
关於baroque一词的起源,公认的看法是源出葡萄牙语barroco(西班牙语barrueco)一词,意为「不合常规」,特指各种外形有瑕疵的珍珠。法语形容词baroque由伊比利亚语派生而成,后从法语原封不动地移入英语。17世纪末叶以前最初用於艺术批评,泛指各种不合常规的,稀奇古怪的,因而也是离经叛道的事物。到18世纪用作贬义,一般是指违反自然规律和古典艺术标准的做法。在19世纪中叶之前,依然用作贬义而非艺术风格名称,直到沃尔夫林(Heinrich Wolfflin)发表《文艺复兴与巴洛克》(Renaissance und Barock, 1888)一书,对巴洛克风格这个问题才作了系统的表述。
巴洛克时期出现的艺术形形色色,所以必须按照这个时代的比较广泛的各种文化倾向去探索它们的统一特性。就对艺术的影响来说,当时有三种文化倾向最为重要。第一种是反宗教改革运动的出现,这股势力不论在地区方面还是思想方面都正日益扩大。巴洛克艺术中的许多不朽之作,特别是义大利绘画和建筑中的许多作品,可能同教会所采取的新的宣传态度直接有关。第二种是君主专制政体的巩固,随之产生强大的中产阶级,对艺术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从法国王朝建造凡尔赛的宫殿和花园以及中产阶级发展绘画市场,可以窥见当时某些政治和社会发展对艺术的影响。第三种是在科学发展和对地球进行探索的影响下,对大自然产生了新的兴趣。这两方面的活动促使人类对自身有了新的看法,一方面觉得自己微不足道(特别是受了哥白尼地球不是宇宙中心这一论点的影响),另一方面又感到自己神圣伟大,因为在知识方面有了重大突破。总之,这些文化倾向连同它们在艺术中的反映,形成了艺术史家斯特乔(Wolfgang Stechow)所谓的宗教势力和非宗教势力共同保持的一种基本上令人乐观的新的均势。
巴洛克时期风格的产生同反对「国际风格主义」的学院派抽象特点有关。罗马的早期巴洛克画家主要有卡拉齐(Annibale Carracci)和卡拉瓦乔(Caravaggio)。义大利的巴洛克雕塑家和建筑师首推贝尔尼尼(Gian Lorenzo Bernini)。
路易十四世风格,即「王室官方风格」,可以说是义大利巴洛克的一种古典化翻版,普桑(Nicolas Poussin)是法国17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作品高雅、严肃、合乎逻辑、有条不紊,因而忠实体现了古代艺术风格,形成法国巴洛克的特点。研究法兰德斯的巴洛克风格,最好从鲁本斯(Peter Paul Rubens)的绘画著手,他创作了大型的祭坛画和神话作品,并且设计了一系列构思周密的宫廷画和寓言画组画。
在荷兰,类似鲁本斯这样的一批早期大师曾在义大利学习,亲身了解了义大利巴洛克。此外还有一批现实主义的风景画家、静物画家、海景画家、肖像画家、家庭内景画家和教堂内景画家,以及如弗美尔(Vermeer)和林布兰特(Rembrandt)这样出类拔萃的大师。在西班牙出现了像委拉斯开兹(Velazquez, 1599�6�51660)这样杰出的大师。
英国的巴洛克风格最明显地反映在范戴克(Anthony Van Dyck)爵士为查理一世及其王室成员所画的肖像画以及列恩爵士(Sir Christopher Wren, 1632�6�51723)和凡布鲁(John Vanbrugh, 1664�6�51726)的建筑艺术上。同英国的建筑艺术一样,德国的巴洛克视觉艺术全盛时期直到18世纪才出现,即在阿萨姆(Asam)兄弟、诺伊曼(Balthasar Neumann, 1687�6�51753)和齐默尔曼(Dominikus Zimmerman, 1685�6�51766)设计的一些装饰华丽的大宫殿和教堂建成之后才出现。
在音乐方面,艺术史上最显著的一个转折点发生於17世纪初的义大利。古代风格虽然继续风行,但后来仅用於圣乐,而现代风格则逐渐用於非宗教音乐。由於音乐语汇的扩大、圣乐与非宗教音乐之间、声乐风格与器乐风格之间以及民族之间的差异日益明显。因此,音乐领域中的巴洛克时期,如同其他艺术领域一样,也体现了各种不同的风格。歌剧、清唱剧和大合唱是声乐方面最重要的一些新形式,而奏鸣曲、协奏曲和前奏曲则是为器乐而创作的。
蒙特威尔地(Claudio Monteverdi, 1567�6�51643)是「新音乐」的第一个伟大作曲家。在义大利师承他的是史卡拉第(Alessandro Scarlatti, 1660�6�51725)和佩戈莱西(Giovanni Pergolesi, 1710�6�51736),都是义大利巴洛克歌剧大师。义大利器乐传统体现在该国伟大的巴洛克作曲家科莱利(Arcangelo Corelli, 1653�6�51713)、韦瓦第(Antonio Vivaldi, 1678�6�51741)以及塔替尼(Giuseppe Tartini, 1692�6�51770)身上。吕里(Jean-Baptiste Lully, 1632�6�51687)和拉莫(Jean Philippe Rameau, 1683�6�51764)是法国巴洛克音乐的两位大师。
在英国,继斯图亚特王朝时期的假面剧盛行之后,有韩德尔(1685�6�51759)在声乐方面所取得的成就。韩德尔生於德国,在义大利受过音乐训练。而与他的同代人巴哈(1685�6�51750)随后在德国把巴洛克圣乐推向了高潮。德国其他的著名巴洛克作曲家有许茨(Heinrich Schutz, 1585�6�51672)、柏格兹特胡德(Dietrich Buxtehude, 1673�6�51707)和泰勒曼(Georg Philipp Telemann, 1681�6�51767)。
文学方面可以称为具有巴洛克特点的代表作是义大利马里诺(Giambattista Marino)、西班牙贡戈拉(Luis de Gongora)和德国奥皮茨(Martin Opitz)三人的著作。英国的形而上学诗歌,主要是但恩(John Donne)的许多诗歌同巴洛克文学有密切的联系。巴洛克时期在18世纪随著它的独特风格转变为洛可可(Rococo)式风格而告结束。
歌剧(opera)是将音乐(声乐与器乐)、戏剧(剧本与表演)、文学(诗歌)、舞蹈(民间舞与芭蕾)、舞台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通常由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序曲、间奏曲、舞蹈场面等组成(有时也用说白和朗诵)。早在古希腊的戏剧中,就有合唱队的伴唱,有些朗诵甚至也以歌唱的形式出现;中世纪以宗教故事为题材,宣扬宗教观点的神迹剧等亦香火缭绕,持续不断。但真正称得上“音乐的戏剧”的近代西洋歌剧,却是16世纪末、17世纪初,随着文艺复兴时期音乐文化的世俗化而应运产生的。
歌剧是一种音乐、戏剧、舞蹈综合的艺术形式。早在十六世纪末,意大利的佛罗伦斯城有一些受文艺复兴思想影响的、进步的知识分子,其中有诗人里努契尼,歌唱家兼作曲家培里和卡契尼等,他们尝试着综合音乐和戏剧的特点,模仿古代希腊悲剧,创造出一种崭新的艺术形式,这就是歌剧。欧洲最早的一部歌剧是培里根据里努契尼的剧本创作的《达芙妮》,可惜这部歌剧的乐曲已无留存。现存最早的歌剧是他们创作的《犹丽狄茜》。那时的歌剧已有一种近于朗颂式的乐调,简单的剧情中穿插一些歌曲和合唱。伴奏乐器只有一架羽管键琴、一台七弦竖琴和几把诗琴。歌唱家卡契尼在当时还提出了要以宏亮而能致远的声音演唱歌剧的“美声唱法”的美学和技术的要求。如果说卡契尼等人的创造使歌剧已具雏型,那么,使歌剧这种艺术体裁趋于完善,并在欧洲艺术史上占有稳固地位的是意大利的蒙特威尔第(1567—1643)和斯卡拉蒂(1660—1725)。蒙特威尔第进一步使歌剧音乐戏剧化。在他写的歌剧中已出现了歌唱性的宣叙调和咏叹调似的乐调。他创用了弦乐器振音和拨弦的奏法,使伴奏乐队的表现力更为丰富。早先,歌剧都是在宫延和贵族的厅堂里演出,自从1637年蒙特威尔第在威尼斯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歌剧院以后,歌剧艺术也开始向广大市民打开了大门.斯卡拉蒂则发展了歌剧音乐的抒情性。在他写的歌剧中已有一种由快、慢、快三段式组成的序曲。同时,歌剧中的宣叙调(一种近于朗颂、用以陈述剧情的乐调)和咏叹调(一种旋律性和抒情性很强的歌调)已有较严格的区别。在他的歌剧中宣叙调又可分为“白话宣叙调”(用键盘乐器伴奏)和“带伴奏的宣叙调”(乐器合奏伴奏);咏叹调又有“性格咏叹调”、“抒情咏叹调”、“豪壮咏叹调”、“朗颂口语咏叹调”等种种不同类型。可以看到音乐在剧中的表情作用已大大加强。从斯卡拉蒂开始,意大利歌剧写法已定型化,而这种歌剧就是通常所说的正歌剧。这一时期,除意大利的正歌剧外,法国、英国、德国渐次出现了具有民族特点的歌剧。法国歌剧中插入了传统的宫廷艺术——芭蕾舞。 在斯卡拉蒂之后,正歌剧在欧洲风行起来,受到各国宫廷、贵族的欢迎。那时伴随着歌剧艺术的“美声唱法”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涌现了许多卓越的歌唱家。他们拥有华丽的嗓音和高超的技巧,史称十七、八世纪为“美声唱法”和“黄金时代”。但是风靡一时的意大利歌剧适应宫廷、贵族的艺术趣味,发展了一种崇尚浮华、不顾内容的艺术倾向;在演唱上不顾剧情任意加些花唱来炫耀技巧,在创作方面也流于程式化,使得意大利歌剧逐渐受到人民群众冷落。英国诗人该伊和音乐家普许创作了《乞丐歌剧》(一种以流行歌曲穿插其间的喜剧)对正歌剧极尽嘲讽,该剧演出后受到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正歌剧因而受到沉重打击,致使英国皇家剧院不得不关门停业。 与此时同,法国、意大利出现了一种新的歌剧体裁,这就是意大利喜歌剧。它取材于现实生活,形式生动、活泼,表演幽默、风趣,音乐旋律通俗、流畅,具有浓厚的民族特点和地方色彩。意大利喜歌剧的出现,为歌剧艺术带来了清新的气息。而欧洲其它各国,也先后出现过各种形式的喜歌剧作曲家格鲁克(1714—1787)看到正歌剧的种种弊端,因而提出了改革歌剧的主张。他认为:歌剧必须有深刻的内容,音乐与戏剧必须统一;表现应力求纯朴、自然。他改革的主张在他将近五十岁时创作的歌剧《奥菲欧与犹丽狄茜》中得到体现。他的改革对以后歌剧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莫扎特以前的作曲家往往从古代神话或基督教初期的传说中寻找创作题材。选用现实的题材,并以明朗、幽默的笔调生动地表现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人物形象,莫扎特(1756—1791)是第一人。格鲁克在歌剧创作中强调:“首先是一个戏剧家,然后才是一个音乐家。”而莫扎特却认为:首先应该是一个音乐家,然后才是戏剧家。因此,莫扎特写的歌剧十分强调旋律的优美动人和充分运用乐队作为重要的表现手段。他写的《费加罗的婚礼》一剧的序曲,是第一个以独立的交响作品面貌出现的序曲,而剧中那些富有特色的咏叹调,则鲜明地表现了人物的个性和心理特征。在十九世纪,新的歌剧体裁是大歌剧和轻歌剧。大歌剧多取材于历史故事,全剧由独唱、重唱、合唱、管弦乐以及热烈富丽的芭蕾舞组成,不采用说白。轻歌剧(变称小歌剧)短小轻快,通常只有一幕。取材于日常生活,与喜歌剧相比偏重于讽刺、揭露。音乐多采用当代流行的音调,是一种很受欢迎的艺术形式.十九世纪最为引人瞩目的是瓦格纳(1813—83)的乐剧。在创作方面瓦格纳非常重视戏剧的作用,他的乐剧全部由自己撰写脚本、配备舞台装置及照明等,这是为了使诗、剧院、音乐和美术融为一体,完美地表达出戏剧的主题思想。 瓦格纳继承了莫扎特和威柏的创作传统,但他又是富于独创精神的。在他的乐剧中采用了具有特征的一些手法,这首先表现在运用主导动机的写法,亦即采取短小,富有表现力的乐句象征剧中的人或某一事物(如《莱茵的黄金》中,代表莱茵河水的动机,莱茵水仙的动机等),这些由管弦乐队奏出的主导动机贯穿全剧,交织在一起,描绘出剧情的发展。因而,在他的乐剧中,管弦乐已不再处于伴奏地位,而成为与声乐平行的、整部歌剧的组成部分。瓦格纳认为歌剧“要有一个交响乐章的统一性”,而不应当由零散的分曲组成,从乐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开始,他运用了连绵不断的、无休止的旋律,这种旋律实际上可以看作是宣叙调和咏叹调合而为一。在乐队方面他大大加强了管弦乐队的编制,采用了浓重色彩的配器。因此,瓦格纳的乐剧规模宏大、场面壮丽,内容深刻,管弦乐队具有宏伟、辉煌的效果。可以认为:瓦格纳把歌剧创作推向了交响化的高峰。此后,在欧洲艺术的舞台上又现出许许多多卓越的作曲家,如威尔第、普契尼等等,他们以自己的天才和勤奋,从各个不同的角度丰富和发展了歌剧艺术,创作了大量的剧目,构成歌剧艺术发展的灿烂长河,到了现代,歌剧的形式更是名目繁多、大小不一。歌剧的形式从简到繁。现代歌剧一般由宣叙调、咏叹调贯穿始终。剧中往往要穿插重唱、合唱、舞曲。大的器乐段落则是序曲——用以提示和概括剧情;幕间曲——在幕间演奏,起到烘托气氛的作用;终曲——带有总结全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