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姬是秦始皇的母亲,而嫪毐是丞相吕不韦送给赵姬的“大阴人”,因为把赵姬伺候的非常好而得到了赵姬的宠幸。在历史上,我们看到的一般说法是因为嫪毐和赵姬生下了两个孩子,这样的事情对于秦国的王室来说是个天大的丑闻,秦始皇便因此杀掉了嫪毐和嫪毐与赵姬所生的两个孩子,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如果嬴政要真的杀了嫪毐,其实在吕不韦刚把嫪毐献给赵姬的时候就可以杀了,因为嫪毐已经淫乱了后宫,和当朝太后有一腿,这点来说早就是死罪的,用的着等到生下了孩子,而且还是两个孩子的情况下再杀吗?而且在生了第一个孩子以后,生下第二个至少要隔一年,这一年的时间里,秦始皇难道会不知道他们生下了孩子?
所以按照历史上一般的说法,嫪毐和太后赵姬生下了两个孩子以后,秦始皇因为要掩盖秦国王室的丑闻才对嫪毐下了杀心,嫪毐得知秦始皇对他有杀心之后便发动了叛乱,最后叛乱被平定,秦始皇便杀了嫪毐及其全族,这个说法其实是不可靠的。真实的原因是当时秦国的王室存在着极为复杂的政治斗争,在秦国的王室中,存在着三股势力:楚国、赵国和韩国的势力,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当轮到秦始皇要收拾赵国势力的时候,才是嫪毐真正死期到来的时候。
秦国王室内的三股势力可以肯定的是当时秦国王室内的赵国势力主要有三人:丞相吕不韦、太后赵姬以及嫪毐。吕不韦我们也都知道,他曾经在赵国首都邯郸看上了当时还在赵国当人质的秦国王子异人,认为异人“奇货可居”,便下了大力气包装了异人,让他脱颖而出。而在与异人结识期间,他把赵姬献给了异人,随后异人与赵姬便生下了嬴政,即秦始皇。这个故事我们一般都耳熟能详,唯一的疑点在于,秦始皇是不是吕不韦的儿子呢?
如果是的话,那么“奇货可居”可就是一语双关了:异人是奇货,能够通过对异人的投资使吕不韦得到秦国丞相的职务,做大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另一个奇货就是赵姬腹中的孩子,据说赵姬是在怀了吕不韦的孩子以后吕不韦才把赵姬献给了异人,也就是说赵姬的儿子是吕不韦的,今后吕不韦帮异人当了秦王,那么赵姬的孩子就能成为秦国太子,之后便能继承王位成为秦王,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这个奇货可就大了去了。
如果嬴政真是吕不韦的儿子,那吕不韦的货就卖的太大了但实际上根据历史学家的研究,情况并不是这样。当时各国王室在王子接纳女人的问题上是非常谨慎的,实际上当吕不韦把赵姬献给异人后,按照当时的惯例,是要先独自在一个小房间里待上半个月的,如果发现没有怀孕才能正式与异人同房。从当时严格的程序来说,吕不韦其实根本就没有把怀孕的赵姬献给异人的可能,所以秦始皇确实是异人的儿子,也就是秦国王室的血脉。
那么当时异人在赵国首都邯郸是一个没有任何地位的王子,如何让他上位呢?吕不韦不愧是个公关方面的高手,他想到了秦国太子安国君的夫人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没有儿子,于是吕不韦便找到了华阳夫人,表示异人可以认华阳夫人为养母,这样以后安国君死了以后,由异人继位的话,那么华阳夫人便可以因为这个养子而安度晚年。在吕不韦的一通说和下,华阳夫人同意了这个建议,把异人收为了养子,异人的命运也因此改变。不久以后秦昭襄王去世,安国君继位,是为秦孝文王,但秦孝文王只当了三天的秦王就去世了,异人便顺利地登上王位,是为秦庄襄王。
从这件事情我们就能看出,在整个异人的运作期间,华阳夫人的能量是最大的,那么华阳夫人为什么有这么大的能力,能够决定秦国王位的继承人呢?因为华阳夫人是楚国贵族,她的背后是楚国的势力。虽然在战国中后期的数百年时间里秦楚之间经常发生大战,但是两国的高层却经常通婚,如秦昭襄王的母亲芈太后其实就是楚国的公主。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异人要改名为子楚,其实就是为了讨好华阳夫人,楚国的势力正是当时秦国王室中最大的势力,只是这个势力在历史上语焉不详,我们也只能通过历史的蛛丝马迹看出其中的端倪。
第三股势力就是韩国的势力,以王子成蟜为代表。成蟜是秦始皇同父异母的弟弟,他在历史上的记载非常少,但仍然能让我们看出蛛丝马迹:他曾经出使韩国,在韩国手上要到了五座城池,而他出使韩国的时候年龄还很小,才15岁,一个15岁的少年是如何在韩国手上要到五座城池的呢?其实背后就是他的母亲,他的母亲是韩国的公主,而韩国愿意拿五座城池献给秦国,无非就是给成蟜加上一些政治资本,好让他能在日后登上秦国的王位,这样一来韩国的生存环境就能够改善了。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当时秦国王室有着强大的三股势力,按照实力来说最为强大的是楚国势力,代表人物是华阳夫人;其次是赵国势力,代表人物是丞相吕不韦、太后赵姬以及嫪毐;第三股势力就是韩国势力,代表人物是成蟜。嫪毐为何会被封侯?在历史上,嫪毐被封为长信侯,那么在秦国封侯就这么容易么?
要知道白起可以说是战功赫赫,也只是封了个武安君,在当时的秦国封侯和封君情况都差不多,而封侯的话,其实封地比君还要大一些,那么嫪毐有什么功绩能够封侯呢?原因就在于他消灭了韩国势力,为秦始皇嬴政除去了心头大患。公元前240年,成蟜率军进攻赵国,按照史记的记载,成蟜率军在前线叛乱后,打算杀到咸阳控制朝政,嫪毐便率军出击并打败了成蟜,之后成蟜出逃赵国,成蟜在秦国的势力被彻底剿灭,嫪毐也因此被封为了长信侯。
其实在嬴政成为秦王后,成蟜在秦国王室的地位非常尴尬,继位是没可能了,继续待下去只会受人排挤,毕竟当时由楚国和赵国两大势力在朝中,也容不下其他势力的存在。应该是在这样的出境下,走投无路的成蟜才会选择叛乱,也正因为消除了韩国的势力,嫪毐才有了封侯的功绩。嫪毐被杀的真正原因根据历史的一半记载来说,嫪毐在得到赵姬的宠幸后,逐渐变得飞扬跋扈了起来,在家中养了上千的门客
并在一次酒后失言,说自己是秦王的假父,还盗取了太后和秦王的玉溪,打算直接干掉秦王自立为王,在这种情况下,秦始皇嬴政挫败了嫪毐的叛乱,一举诛杀了嫪毐。而真实的原因在于,当时战国已经进入到了尾声,对于秦始皇来说最为重要的任务就是统一六国,在统一六国之前,他要先消除朝中的六国势力,以便为将来灭六国做准备。在韩国的势力消除了以后,接下来其实就是赵国势力了,而当时秦国对外打击的目标主要也是赵国。
也正是感觉到了秦始皇要消除赵国势力,嫪毐才不得不奋起反抗一把,结果自然是失败了。也就是说,嫪毐被杀的真实原因其实并不是他淫乱宫廷的行为,而是在于他的出身本身就是赵国势力。在诛杀嫪毐之后,秦始皇软禁了太后赵姬,撤除了丞相吕不韦的职务,时间就在嫪毐死后的第二年,即公元前237年,之后两年吕不韦被秦始皇赐死,赵国势力算是彻底铲除了。楚国势力的结局秦国在灭六国过程中,最大的阻力来自于楚国,与楚国之间的战争也是规模最大的战争。
那么楚国势力是如何消除的呢?这点在历史上没有多少记载,我们也只能从历史的蛛丝马迹中寻求答案了。第一点在于秦末时期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的时候打的旗号,一个是楚怀王的旗号,这点我们好理解,陈胜吴广都是楚国人。另一个就是公子扶苏的旗号,这点就非常奇怪了,陈胜吴广都是楚国人,为什么要打一个秦国王子的旗号呢?这就好比孙中山闹革命,打的是光绪的旗号一样。
▲历史上,秦始皇留下了太多的迷第二点在于秦始皇在史书当中没有留下关于秦始皇后的记载,要知道一般来说秦王在亲政之后就会有自己的王后,而秦始皇当了37年的秦王,怎么可能没有王后,也就是后来的皇后呢?这点事肯定说不过去的。所以如果我们大胆推测一下,秦始皇后就是楚国人的话,那么一切就都可以解释了。
楚国作为秦国王室最大的势力,不但可以决定秦王的人选,还可以决定王后的人选,而这个王后就必然是一个楚国的公主。之后秦国为了给灭楚国扫清政治上的障碍,便对王室内的楚国势力来了一次大清除,在这次清除中,秦始皇的皇后就在清除的范围之内,从此在历史上就没有留下任何记载了,而公子扶苏也正是秦始皇后的儿子。
有了这个推测,那么之后的两件事情便能够得到合理的解释了。一是为什么当秦始皇死后,胡亥假传诏书要赐死扶苏的时候,扶苏为什么想都没想就自杀了呢?其实是和秦国消除楚国政治势力的事件有关,扶苏被秦始皇逐到北部长城监军,也与这件事情有很大的关系;
二是为什么陈胜吴广会打出扶苏的旗号呢?因为扶苏就是楚国公主的儿子,也可以算是楚国人的代表,所以陈胜吴广打出他的旗号就很正常了。因此,综合以上来说,表面上看起来是嫪毐和赵太后淫乱后宫,但实际上是战国末期秦国王室内非常复杂的一场政治斗争,其中又牵涉到了楚国、赵国、韩国的势力和秦国要统一六国的政治决心,并不是我们表面上所看到的那样。
秦始皇的母亲赵姬,在历史上以风流出名,她与吕不韦和嫪毐秽乱宫廷,堪称历代的奇葩。古代宫廷,失去丈夫的寡妇养情人,屡见不鲜。
秦始皇的爷爷的奶奶,宣太后也是出了名的养情妇,但是唯独赵姬不能被原谅,甚至险些与秦始皇断绝母子关系。
为什么赵姬养情妇,会带来这样恶劣的后果呢?秦始皇无法容忍他们,不惜将嫪毐车裂处死,赵姬被秦始皇囚禁雍城。
秦始皇少年继位,国政落入太后赵姬和吕不韦手中,嫪毐乘机发展势力秦始皇的父亲庄襄王壮年去世,留下了年仅十三岁的儿子嬴政继承王位,朝政交给了太后赵姬和丞相吕不韦执掌。
年轻的太后赵姬,正处在人生的大好年华,对朝政权力兴趣不大。但因为舞姬出身,生性风流,难以忍耐寡居的寂寞,对男人特别感兴趣。
于是跟早年的男人吕不韦又旧情复燃了,这时已经身居高位的吕不韦,对于成为太后的情人这件事有着清醒的认识,不是长久之计。
从民间找了一个阳具可以转车轮的嫪毐,推荐给了赵姬,太后一试便不能自拔了。如果说赵姬和嫪毐,安安分分的在宫中过着没羞没躁的生活,恐怕秦始皇也不会搭理他们,最多就是让他们离开咸阳,眼不见心不烦。
但是偏偏嫪毐这个假太监,是一个权力欲望很强的人,他依靠着太后赵姬的宠爱,日益骄纵和嚣张,甚至因为太后的宠爱,被封为长信侯。
太后赵姬把自己享有的权利都和嫪毐分享,致使嫪毐在秦国培养出了自己庞大的势力,豢养的门客就有千余人,在秦国的权势仅次于丞相吕不韦。
嫪毐还经常以秦王的假父自居,与大臣饮酒作乐,发生争执,大呼自己是秦王的假父,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
最终被人向秦王告发,秦王派人调查,得知嫪毐还与太后密谋,等秦王死后,立他与太后的儿子为王。
蕲年宫之变,嫪毐被车裂处死,太后与嫪毐的儿子被扑杀秦始皇九年,秦王嬴政前往雍城祖庙举行冠礼,嫪毐因为东窗事发,决定放手一搏,杀死秦王,让自己的儿子当秦王。
于是哄骗赵姬,说吕不韦陷害他,要调兵诛杀吕不韦。偷到太后和秦王的玺印,调集雍城的士卒攻击秦王夜宿的蕲年宫。
嬴政早有准备,命令相国昌平君、昌文君率领咸阳的军队平定叛乱,两军在咸阳交战。嫪毐的叛军都是不明就里跟着他的,哪里是正规军的对手,三下五除二就被打败了,数百人被杀,嫪毐也受伤逃走了。
秦王下令搜捕嫪毐,嬴政算是恨死了母亲这个情人了,下令:“生擒嫪毐者赐钱百万,杀死嫪毐者赐钱五十万。”不久嫪毐一党被全部抓获,嫪毐被车裂处死,数千名宾客受牵连。
秦王嬴政因此也怨恨自己的母亲赵姬,扑杀她和嫪毐的两个儿子。将赵姬囚禁在雍城,明示与太后断绝母子关系,永远不再见面。还因此杀了二十七个劝谏的臣子,后来还是在茅焦劝说下,将太后赵姬接回了咸阳。
秦始皇为什么不能容忍赵姬与嫪毐的事情呢?如果赵姬和嫪毐,能像宣太后与自己的情夫义渠王、魏丑夫一样,本本分分,不干涉秦国朝政,赵姬也能像宣太后和她的婆婆一样,安享晚年。
但是赵姬这个人只知享乐,政治敏感度太低,极其纵容嫪毐的胡作非为。令嫪毐势力急剧膨胀,一度超过相国吕不韦的权势,自称秦王假父,搞得秦王有三个父亲了。
嫪毐这个人野心膨胀,竟然妄图让自己的儿子当秦王,而且嬴政也仅有二十一岁,就有这种想法,未来岂不是祸患无穷啊!
秦王能够容忍赵姬封嫪毐为长信侯,说明是有令母亲满意,安享晚年的想法的。但是架不住嫪毐和赵姬的不自知,自寻死路,嫪毐的叛乱,赵姬有不可推卸的自然,嬴政没有杀赵姬,他已经比大部分帝王宽容得多了。
自古帝王家,哪有那么多亲情,杀子、杀父、杀母的情况屡见不鲜,秦王仅仅是将赵姬囚禁在雍城,没有用其他帝王惯用的下三滥手段处理她,已经是最大的情义和宽容了,再多求,就只有死了!
因为嬴政觉得自己的母亲身为太后,居然和嫪毐这种小人混在一起,还给对方生了孩子,实在是太丢人了。更加让秦始皇无法容忍的是,嫪毐居然要发动政变推倒自己,而自己的母亲居然无动于衷,所以他必须棒打鸳鸯。
因为当时大权都掌握在赵姬跟吕不韦的手中,而嫪毐想要立自己的孩子为王,将嬴政给赶下去,所以嬴政要对付他们两个人。
因为他们两个人的关系让嬴政的身份都受到了质疑,为了自证清白,因此他要棒打鸳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