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两大运河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是运河的通航能力:
(1)苏伊士运河的通航能力更强。苏伊士运河可通过25万吨满载的油轮和37万吨的空船,通过运河的时间为11小时,全日船只通过量可达100艘以上。亚洲和欧洲之间除石油以外的一般货物海运,80%经过苏伊士运河。
地中海与红海水位差仅25厘米,故苏伊士运河上无需设船闸,形成海平面式运河,航运速度较快,世界上最长的无船闸运河;由于巴拿马运河大部分河段(加通湖)高于海面26米,故在运河南北两端各设3道水闸以调节水位,造成航运速度较慢,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水闸式国际运河。
(2)巴拿马运河由于受到船闸尺寸的限制,目前只能通过小于7.8万吨的船舶,且船舶尺度为长小于297m,宽小于32 58m,最大吃水12 04m,日平均通过量为50-60艘。
巴拿马运河全长81.3公里,最窄处为152米,最宽处为304米。由于运河两端最大落差达26米多,所以过往轮船要经过3道调节水位的船闸。一艘轮船从运河的一侧过到另一侧,平均会有5200万加仑的淡水排放到两个大洋里去。
扩展资料:
至于运河的收益,虽然1903年的条约早有规定,但为了照顾巴拿马的利益,美国还是不断加以调整,偿付额在1936年到1945年增至每年43万美元,从1955年起增至每年193万美元,而当年,埃及从苏伊士运河总收入中分得的比例只是7%。
1977年美国和巴拿马签署《巴拿马运河地位和永久中立条约》时,又规定1999年12月31日之前的过渡期,每年从通行税中支付给巴拿马5300万美元,再支付1000万美元为使用费,当运河收入允许时,另支付1000万美元作为年金。按照条约,巴拿马几乎不需要任何付出,就获得了巨大的收益。
在运河管理机构中,巴拿马人员的比例的逐年上升,曾经高达7000人的来自西印度群岛的职员一再被裁减,1951年,新的巴拿马运河公司成立,黄金和白银级区分被废止,美国雇员25%的超额薪酬也被取消。1953年,巴拿马又提出实行基于美国标准的单一工资标准,工资等级按1936年的外汇平价计算,其实这个绝对平均主义的计划,将导致运河公司完全破产。
1973年3月,巴拿马为了争取签订一项有利于自己的正当的和公平的条约,将巴拿马运河相关问题提交联合国审议,但在形成决议时遭到美国的一票否决。
在巴拿马人看来,运河是一个聚宝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巴拿马运河通行能力有限,由于采取水闸提升式而非海平式方法开凿,运河如今只能通过具有2000-3000TEU的载箱能力的第三代集装箱船舶,从1972年开始,运河的经营已经出现亏损,技术老化的倾向日益明显,它已经不再是财富的代表,作为一种正在缩水的资产,其收入不到美国GDP的1%。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巴拿马运河
造成两大运河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是运河的通航能力:
(1)苏伊士运河的通航能力更强。苏伊士运河可通过25万吨满载的油轮和37万吨的空船,通过运河的时间为11小时,全日船只通过量可达100艘以上。亚洲和欧洲之间除石油以外的一般货物海运,80%经过苏伊士运河。
地中海与红海水位差仅25厘米,故苏伊士运河上无需设船闸,形成海平面式运河,航运速度较快,世界上最长的无船闸运河;由于巴拿马运河大部分河段(加通湖)高于海面26米,故在运河南北两端各设3道水闸以调节水位,造成航运速度较慢,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水闸式国际运河。
(2)巴拿马运河由于受到船闸尺寸的限制,目前只能通过小于7.8万吨的船舶,且船舶尺度为长小于297m,宽小于32 58m,最大吃水12 04m,日平均通过量为50-60艘。
巴拿马运河全长81.3公里,最窄处为152米,最宽处为304米。由于运河两端最大落差达26米多,所以过往轮船要经过3道调节水位的船闸。一艘轮船从运河的一侧过到另一侧,平均会有5200万加仑的淡水排放到两个大洋里去。
扩展资料:
至于运河的收益,虽然1903年的条约早有规定,但为了照顾巴拿马的利益,美国还是不断加以调整,偿付额在1936年到1945年增至每年43万美元,从1955年起增至每年193万美元,而当年,埃及从苏伊士运河总收入中分得的比例只是7%。
1977年美国和巴拿马签署《巴拿马运河地位和永久中立条约》时,又规定1999年12月31日之前的过渡期,每年从通行税中支付给巴拿马5300万美元,再支付1000万美元为使用费,当运河收入允许时,另支付1000万美元作为年金。按照条约,巴拿马几乎不需要任何付出,就获得了巨大的收益。
在运河管理机构中,巴拿马人员的比例的逐年上升,曾经高达7000人的来自西印度群岛的职员一再被裁减,1951年,新的巴拿马运河公司成立,黄金和白银级区分被废止,美国雇员25%的超额薪酬也被取消。1953年,巴拿马又提出实行基于美国标准的单一工资标准,工资等级按1936年的外汇平价计算,其实这个绝对平均主义的计划,将导致运河公司完全破产。
1973年3月,巴拿马为了争取签订一项有利于自己的正当的和公平的条约,将巴拿马运河相关问题提交联合国审议,但在形成决议时遭到美国的一票否决。
在巴拿马人看来,运河是一个聚宝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巴拿马运河通行能力有限,由于采取水闸提升式而非海平式方法开凿,运河如今只能通过具有2000-3000TEU的载箱能力的第三代集装箱船舶,从1972年开始,运河的经营已经出现亏损,技术老化的倾向日益明显,它已经不再是财富的代表,作为一种正在缩水的资产,其收入不到美国GDP的1%。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巴拿马运河
A 苏伊士运河与巴拿马运河
一、苏伊士运河收入情况:
2012年3月份,埃及苏伊士运河通行费上涨3%。2012年苏伊士运河年收入超过52亿美元。
二、巴拿马运河收入情况:
2010-2011会计年度,上缴政府总数10.43亿美元的运河通行费。这是自美国于1999年移交运河给巴拿马后收入最高的一年。
2010-2011会计年度,经过运河运送的货物量达到3.221亿吨,这也是一项历史纪录。目前通过巴拿马运河的货物量占世界总量的5%,而每年通过的船只总数达到1.4万艘。
三、造成两大运河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是运河的通航能力:
(1)苏伊士运河的通航能力更强。苏伊士运河可通过25万吨满载的油轮和37万吨的空船,通过运河的时间为11小时,全日船只通过量可达100艘以上。亚洲和欧洲之间除石油以外的一般货物海运,80%经过苏伊士运河。
地中海与红海水位差仅25厘米,故苏伊士运河上无需设船闸,形成海平面式运河,航运速度较快,世界上最长的无船闸运河;由于巴拿马运河大部分河段(加通湖)高于海面26米,故在运河南北两端各设3道水闸以调节水位,造成航运速度较慢,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水闸式国际运河。
(2)巴拿马运河由于受到船闸尺寸的限制,目前只能通过小于7.8万吨的船舶,且船舶尺度为长小于297m,宽小于32 58m,最大吃水12 04m,日平均通过量为50-60艘。
巴拿马运河全长81.3公里,最窄处为152米,最宽处为304米。由于运河两端最大落差达26米多,所以过往轮船要经过3道调节水位的船闸。一艘轮船从运河的一侧过到另一侧,平均会有5200万加仑的淡水排放到两个大洋里去。由于运河区内的水库蓄水量有限,只能保证每天有限的船通过的用水。再加上运河区周围是巴拿马人口比较集中的地区,居民生活也用去相当一部分淡水。因此淡水不足是制约运河通航能力提高的一大因素。
另外靠近巴拿马城太平洋一侧的观花船闸是运河航道最窄的地方,过往轮船只能单行,不同方向的船只必须在上下午分别通过,造成许多过往船只要排队等候。
四、两大运河的其他区别:
1、运河走向不同。苏伊土运河大致是南北走向,北起地中海东南岸的塞得港,南至苏伊士湾的陶菲克港;巴拿马运河大致是东南—西北走向,东南起自太平洋巴拿马湾岸的巴尔博亚海茨,西北至加勒比海利蒙湾岸的克里斯托瓦尔。
2、直接沟通海域的类型不同。苏伊土运河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二者分别为印度洋和大西洋的内海;巴拿马运河沟通了太平洋和加勒比海,加勒比海为大西洋的边缘海,因此,巴拿马运河是世界上唯一的联洋运河。
3、所在地区的气候类型不同。苏伊士运河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较少,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巴拿马地峡受来自于加勒比海的东北信风影响,降水较多,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4、运河附近的板块边界不同。苏伊土运河位于东半球的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附近,属于生长边界;巴拿马运河位于西半球的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的交界附近,属于消亡边界。
五、 巴拿马运河的扩建计划:
承载量不足的巴拿马运河正在进行1项250亿美元的扩建计划,预计2014年完工,目前只能让5000箱货柜装载量的货船通过的渠道,未来可望容纳约1.4万货柜装载量的船只通行,流量预料将成长2倍。
运河目前已经发挥90%的通航能力,潜力已经不足,一些大吨位货船已经无法通过。巴拿马运河管理当局数年前就制定了一套改善运河通航条件并使之逐渐现代化的规划,有些计划已经开始实施。规划包括对现有运河区内的水库进一步挖深,提高水位,增加蓄水量;拓宽运河最狭窄的部分,兴建第三套船闸等。待全部规划完成后,过往船只将可以全程双向行驶,可以通过轮船的最大吨位也将提高到15万吨。
运河收入多少不仅要看运河的长度,最重要的是看运河通航总吨位。
一、从洲际通商条件看,苏伊士运河连接地中海与红海,提供从欧洲至印度洋和西太平洋附近土地的最近的航线。它是世界使用最频繁的航线之一。也是亚洲与非洲的交界线,是亚洲与非洲人民来往的主要通道。而巴拿马运河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是从北美洲东海岸到西海岸最近的航线,对于其他洲的重要性相对较弱。
二、从通航条件看,巴拿马运河现有通航条件已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巴拿马运河船闸只有304.8米长、33.53米宽、12.55米深,只能允许巴拿马型船在几乎贴着墙壁的情况下通过,超巴拿马型船则必须绕走南美洲的合恩角。苏伊士运河位于欧、亚、非三洲交接地带的要冲,战略地位重要。通过船舶数及其货运量在各国际运河中均居首位。第一期工程于1980年完成后,河面展宽至365米,使吃水16米、满载15万吨或空载35万吨海轮得以双向通行。
不是多收的问题,是巴拿马运河太小了,只能允许7.8万吨级别的船通过,这么小的船又能有多大经济价值,你收贵了我还不如绕道走呢,稍微大点的船也没法从巴拿马通过。但苏伊士运河不同,最大能通过25万吨级别的大船,除了少数的巨无霸,绝大多数的船都能从苏伊士运河通过,收入高不是很正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