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技术入门知识 相信很多朋友都喜欢拍照,但是不少人只使用傻瓜挡,拍些到此一游的照片还凑合,要拍再好就不行了
为什么?
因为摄影技术的教程都太枯燥了,让人看不下去,不愿意学。
俺要用通俗的语言,从菜鸟和已经不那么菜鸟的菜鸟的实际需要出发,写个东西。
请注意:我是用自己的理解来诠释,所以有些概念会与专业的说法有出入,老鸟们别较真哈~
咱不看手段,只看疗效~~~~
俺庄严地“扑肉迷死”你,就算你的摄影知识是零,俺也能把你带上色影不轨路 (COW!应该是不归路,该S的全拼)。
俺还“扑肉迷死”,尽量赶在五一黄金周前,把主要知识点讲完,让朋友们在旅途中立刻实践。但是,俺声明,俺要讲的主要是摄影的“技”,而要拍好照片,既需要“技”,还需要“艺”
关于焦距
说相机前,先说焦距,这是摄影的最重要概念,不论你用傻瓜机还是专业机,务必掌握!
我们不需要了解什么毫米厘米,只需要知道, 镜头分为广角镜头,标准镜头,长焦镜头。
镜头上标有50mm的,就是标准镜头,简称标头,要不简称 BT也可以 。数值小于 50mm的,是广角镜头。大于50mm的,是长焦镜头。
关于广角镜头的变形
使用广角镜头,尤其是20mm以下的超广角镜头,构图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变形,越靠近画面边缘,变形越厉害。应多尝试不同的角度,把变形减少到最低(完全避免是不可能的),甚至可以把最重要的主体放在画面中间。实在不行,只能先拍回来,用PS纠正变形
关于中焦和长焦
一般来说,60-100mm之间的焦段 算是中焦,100mm以上就算长焦了。那么半身像用多少mm合适呢?
85mm是最佳的,用这个焦距,人面部五官的变形最小。85-100mm之间的焦段,最适合拍半身像,100-135mm,最适合拍大头照,大于135mm,就不适合拍肖像了,这时候会把人脸拍得比较扁。超过200mm的焦距,适合拍体育比赛和生态片,比如动物,鸟类等一切难以接近的目标。
焦距的专业概念对摄影技术并不重要。如果有哪位朋友还不明白的,完全可以把它忽略 。只需要记住,50mm是人眼的视角,是标准 ;小于50就是广角,能在镜头里收进范围更广的景物,但是景物就变小了;大于50就是长焦,能把远处的景物拍得更大,但是范围就窄了。
一般的DC是什么焦距呢?
我们往往只知道相机是X倍变焦,这样是不够的!
我之前介绍的是标准通用焦距,即胶片相机的焦距。而DC的镜头上印的焦距是没有任何参考价值的它要经过换算成标准焦距,才能知道这个相机到底能拍多广,能拍多远,才能知道什么时候拍摄照片不会糊!
所以一定要搞清楚你相机的实际焦距。
如何换算?COW! 如果我再向大家介绍如何换算,那我这帖子跟那些**的专业文章有什么区别?
那怎么办?
很简单,就是买相机的时候问老板!
如果他说不出这相机的实际焦距是多少,你就叫他回家种地吧!
如果你手头已经有了DC, 就看说明书,看看相机的焦距“相当于35mm相机的”多少mm?
如果手头连说明书都没有,就上网查去吧!
当你知道了你的相机的变焦范围是多少mm到多少mm, 那么你至少要记住两个数字:
第一个,就是广角端是多少mm? 例如,28mm
第二个,就是,相机是多少倍变焦?例如,5倍变焦
那么,这个相机的变焦范围就是 28-140mm (28×5=140)
这下,你就随时可以知道,当你需要多少毫米的时候,应该变焦多少倍?
拍摄焦距=广角端焦距×变焦倍数。
曝光补偿起什么作用?
当你用P档时,相机给你的曝光量大部分时候是你想要的。但是,有时候,你需要画面比相机所给的更亮一些,就加一点补偿。有时候,你需要画面比相机所给的更暗一些,就减一点补偿。
如何加减补偿? 看说明书!
还有什么时候应加减补偿?
请登陆GOOGLE, 搜索“白加黑减”这四个字,然后“Enter”!你会看到详细的阐述,我就不多说了,免得大家犯
关于数码变焦和感光度(ISO)
数码变焦是超级无敌变-态-下-流-无-耻的功能。几乎所有DC都宣扬它有多少多少倍数码变焦,这完全是误导菜鸟消费者。第一,不论任何相机用数码变焦拍到的画面质量都很差;第二,就算你真有必要把景物拉得这么近,用PS完全可以达到数码变焦拍到的效果,甚至可能更好;第三,在进行正常光学变焦的的时候,你很可能不小心误用数码变焦,拍了也没注意到,回家看到那惨不忍睹的画面,已经无可挽回。
在你买回数码相机的时候,第一件事就是进入设置菜单, 数码变焦给关掉!!!
关于感光度
一般的DC感光度范围在50-800之间。
买回数码相机的第二件事,就是把“自动ISO”给取消,把感光度数值设为最低。ISO越低,画质越细腻, ISO越高,拍摄时越不怕手抖,但是颗粒越粗。最好不要使用超过100,如果使用100拍出来的还是模糊,最好用三角架。如果没有三角架,可使用200,但是回家后就要花些时间PS了,而且效果有限只有在非拍不可,画质并不重要的时候,才使用200以上的ISO。
关于象素
现在小DC的象素越来越高,多少才够?是不是越高越好?
虽然象素越高画面越大,但是小DC的感光器太差劲。同样面积的感光器,象素越高,画质越差。虽然差别不是那么明显,但是至少说明了一点,为了追求高象素而多花钱是完全没必要的。
多少象素才够?400万-600万就够了。越是小巧的DC,越不能买高象素的。
关于DC的背景虚化能力
不少用DC的朋友都想拍背景虚化的人像,不过我劝DC用家打消这个念头。
注意: 感光器越大,光圈越大,焦距越长,主体离镜头越近,背景离主体越远,虚化能力就越强。
我已经说过,除了SONY R1以外,所有DC的感光器都很小。所以第一个条件就没有了,第一个条件达不到, 第二个条件也就起不了太大作用,所以只有靠第三、四、五。
除了微距拍摄外,焦距小于200mm的,几乎不能虚化,超过200mm的,也只有在拍大头照的时候,虚化的效果还凑合。拍半身照的时候,背景虚而不柔,效果与大感光器的相机相比,还是差得很远。
请看这张长焦DC拍的, 光圈F2.8, 焦距长达420mm,而且,背景离主体非常远,才勉强虚化了背景。虽然背景勉强虚化了, 但因为长焦镜头的像场窄,就没有多少空间可交代环境了。
再看这张胶片机拍的, 光圈同样是f2.8, 但是胶片的面积是DC感光器面积的数倍。所以,仅50mm的焦距,就可以虚化背景,连近处的背景都能虚化,而且在虚化背景的同时,还有空间交代环境。所以,用DC拍照的时候,除非用大变焦拍, 几乎全部画面都是清晰的。但是,这样也就好处,就是对焦不准的时候,也不会造成主体严重模糊。SO, 世上没有完美的相机,应该扬长避短。
既然DC的缺陷是难以虚化,咱就利用这个特点,多拍些全面清晰的照片。要知道,并不是任何情况都应该虚化背景,很多时候,需要用背景交代现场环境,大师拍片子,尤其是西方的大师,很少虚化背景的~
他们之所以成为大师,就是因为他们善于利用背景烘托气氛,突出主体,而不是一味把它虚化。实在想玩虚化的,就调出微距模式,拍些小东西吧。因为拍摄的目标离镜头极近,往往只有1到几厘米,只要顺利对上焦,背景就会非常模糊的。
看这张用小DC拍的
如果一定要玩真正的背景虚化,请看下一部分《单反篇》
问:微距的MF很难控制的,最近我在练习微距,因为没有可固定的三脚架或者其他的东西,只好手持,到今天为止,我打算不继续了,都快给憋S了,大气不敢出,怕糊~
怎么才能把MF用好? 虽然它比较智能,但是我觉得从小屏幕上看得还是不够清晰,很难辨别~
答:你就用AF吧, 小DC取景不如单反直观, MF效果很差的。你无法肯定是否对焦准确,还是用AF, 手动选择对焦点。比如,如果你的相机有五个对焦点,那么你构图的时候,哪个对焦点最靠近主体,你就选择哪个,然后用对焦点框住主体,半按快门。如果你的对焦距离在相机允许的范围内,你会看到主体变清晰 背景变模糊,出现合焦指示, 就可以拍了。如果半天都无法合焦,就把相机适当后移,一直到合焦,而且焦点准确,就按快门。
再说,如果你不用三角架, 就算你对焦再准确,就算光线再好, 糊片的机会还是很大的。因为你的镜头太靠近主体,轻微的移动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这跟拍风景可不一样!
想象一下, 一个人在离你五米外弹一下手指,跟在你眼皮底下弹一下手指,视觉效果能一样嘛?
如果你不用三角架,怎么对焦都不能保证有好的效果~
除非你是机器人,能做到纹丝不动~~~
我前面已经说过,拍微距要是没有三角架 就得一次多拍几张 ,运气好的话,会有一两张勉强能用的。
单反篇
DC用了一段时间后, 你对摄影的认识有所提高,也渐渐对DC不满足了。这时可能会有老鸟建议你换单反。那么,单反和DC区别在哪儿?它能完成哪些DC不能完成的任务?
在以下情况下,你需要用,或者说可以用单反:
一,你需要冲洗出比较大的照片;
二, 你希望提高徒手拍摄的成功率;
三,你需要更高的画质;
四,你想要增强对拍摄效果的控制,比如,控制背景虚化程度;
五,你喜欢抓拍,想要更快的快门反应速度;
六,你讨厌频繁充电;
七,你不介意让你的行囊增加200-1000克左右的重量;
八,这点最重要....
它就是吸引MM崇拜的目光!
拿个小机机?MM睬你都不睬~
关于数码单反DSLR
什么是单反?我就不做专业解释了。通俗地说,你只需要记住,单反就是可以换镜头的,拍摄时会“啪”一声响的相机。数码单反DSLR除了不需要用胶片以及可以随时回放以外,*作上与胶片单反FSLR没有太大区别。
从DC起步的朋友刚用DSLR时,往往觉得没有液晶屏取景很不习惯。但是一旦习惯了,你就会感觉液晶取景很不爽的 。
DSLR可以使用FSLR的大部分镜头,但是大部分DSLR的镜头焦距与标准焦距有差别。一般来说,镜头上标的焦距,要乘1.5(佳能的相机乘1.6),才是它在DSLR上的实际标准焦距。比如, 100-300mm的镜头,装在尼康,宾得等DSLR上,实际焦距为150-450mm,如装在佳能DSLR上,实际焦距为160-480mm。由此可见,单反镜头装到DSLR上,焦距就变长了。
数码单反的优势
对比DC, 数码单反的最大优势是可以换镜头,其次是,感光器比DC的大得多。
大感光器的好处在于:
一,更容易虚化背景;
二,画质更细腻;
三,徒手拍摄成功率更高(不易模糊)。
尽管已经比DC的大很多, 大部分数码单反的感光器仍然比胶片小。所以,胶片机的镜头装到数码单反上,成像的范围也变小了。
具体表现为,镜头焦距×1.5(佳能相机要×1.6)。
比如,50mm的标头,装在尼康的数码单反上,实际焦距变成了75mm。
装在佳能数码单反上,实际焦距变成了80mm。
这样 一些镜头的用途就有所改变了。喜欢广角的朋友最郁闷了 明明是广角镜头,变成了小广角
这样他们就不得不花大价钱买超广角镜头,这样才能勉强用上广角;那喜欢超广角的怎么办?只好花更大价钱买超超广角的专门为数码单反做的镜头。
但是 数码单反的便捷是不容置疑的 。各厂家都为数码单反推出了带广角的数码专用头,基本上能满足所有拍摄需要。
推荐一些适合初学者的数码单反:
尼康:
D50, 六百万象素。 D70S, 六百万象素,外形和手感比D50专业一些,其它差不多。
佳能:
350D, 800万象素。 30D, 800万象素,画质和350D差不多,但是功能和做工都强得多。
这两家比较,佳能的画质比尼康的细腻些,但是尼康的机身看起来专业些,镜头也比佳能的实惠些。别的厂家的我不太熟悉 就不多说了 ,宾得,柯美,奥林巴斯的数码单反也都不错 。
胶片单反
如果你想用便宜又好的标准广角头,那么你最好还是用胶片单反吧,因为镜头装在胶片单反上,焦距不会改变。
用胶片单反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你要有大量业余时间。胶片必须要送冲、取片、扫描、PS纠色,去除划痕等等, 非常麻烦,如果你喜欢便捷,不要玩胶片;
二,你必须生活在大城市,至少要在省会城市。小地方少有专业的冲洗店,冲洗效果难以保证;
三,你必须有一定的摄影技术,能够确信快门按下去以后,最终效果能与自己估计的差不多。
用胶片机,必须消除两个心理障碍:
一,胶片机操作作复杂,拍完看不到效果,心里没底。
其实,大部分胶片单反自动化很高,只要你清楚自己想要的效果,稍微设定一两个参数,端起相机拍就是了,非常简单。只要不是拍光线特别复杂的场景, 最终效果不会有什么大问题。越是专业的相机和镜头,成功率越高。 所以, 那些端着粗大黑长的大家伙的摄影师们,没啥了不起的。只要你消除了心理障碍,端起相机,你也能拍得一样好。
二,用胶片费钱。
费钱不费钱就看你会不会省钱了。一个胶卷大概十块钱,单冲五块钱,那么每三十六张照片的成本是15块。而同档次的胶片单反机身比数码单反便宜得太多了,只要你是认真拍片,不是随便乱按快门,用胶片也许五六年都花不了一台数码单反的钱。
一台数码单反能用五六年吗?两三年就淘汰了,胶片单反可是用上个几十年都没问题的,咱还没算镜头呢 。
在胶片机上要得到50mm的视角和f1.4的光圈,你只需花两千多块,二手的才一千块。要在数码单反上得到同样的视角和光圈,你要花一万多块!二手也要八九千块!这差额能买多少胶卷了?
胶片单反的最大好处,我个人认为,是可以放心购买二手产品。因为胶片机的电子系统比较简单,出毛病的机会也较少。有些胶片机甚至是全机械的,不用电的 ,这些相机,只要购买的时候操作没问题,就可以放心购买。就算买回家坏了,随便找个小店就能修,费用也很低。
数码单反就不一样了 它的电路太复杂, 感光器很娇贵 ,如果原主人用得不是那么小心,把感光起弄脏了 那对成像可是有很大影响的。数码单反一旦出毛病,修理费可是动辄上千的(二手的大都过了保修期)。
所以我认为,胶片相机一定要买二手,至少比新相机便宜三分之一,甚至便宜一半以上,使用没有任何影响。而数码单反,尽量买新的 (你看,为了便捷,可是要花费高昂代价的)。而镜头呢,尽量买二手的吧,只要没有划痕,灰尘不大,就可以拿下。一些小灰粒对成像没有任何影响的,价格比新的便宜多了。
买二手器材可以到无忌,蜂鸟等网站,也可以去大型二手市场(这点大城市的朋友就幸运多了,因为市场比较大,选择也比较多)。不要误以为,二手商贩的价格一定比网上卖家的高。只要你识货,会侃价,一样能买到便宜的,称心如意的二手货。说不定等你玩儿够了,倒手卖出去,一分钱都不赔,呵呵。
但是如果你买的是新器材,卖出去很大可能是要亏一些钱了。
你需要什么样的镜头?
一般来说,镜头是大光圈的贵,两头(广角和长焦)贵,中间便宜。
性价比最高的镜头,就是50mm标头。因为在50mm这个标准焦距上,最容易做出大光圈
它体现了最大光圈和最低价格的完美结合。所以,我认为单反用家,尤其是胶片单反用家,一定要拥有一只50mm定焦标头,因为你总有用到大光圈的时候。一只F1.4的标头价格在两千出头,二手价一千块,听起来不便宜是不是?
再了解一下别的同样大光圈的镜头
F1.4的35mm镜头和28mm镜头,价格都在一万以上!而长焦镜头根本做不到F1.4的大光圈,更是昂贵得很,最高可达几万元!
如果买F1.8的标头,光圈比1.4才小半级而已,新货才几百块!
所以你说,标头是不是很实惠?
对于喜欢户外旅行的色友,尤其是数码单反用家,我建议只用一个镜头,还是买个变焦镜头吧。
定焦镜头虽然画质更高,光圈更大,但是在野外换头是非常不便的。尤其在起风沙的时候,换一次头,对感光器的的损害很大的。千万不要被那些财大气粗的暴发户色友给忽悠了 ,他们往往鄙视小光圈的便宜变焦头,说什么“便宜买死人”。其实 决定画质的最重要因素是光线和空气纯净度,镜头的素质是其次的。
为什么在西方国家,很多人都用一次性的傻瓜相机?
难道人家买不起好相机?因为人家的天够蓝!空气够干净!再傻瓜的相机,也能拍出漂亮的片子。
旅游景区空气质量大多不错,如果你在用光方面再有一些功夫的话,完全不用追求高素质的镜头。
你带着一堆专业器材,走路的力气都没有了,还玩个P呀。我在西藏看到的猛驴,大都只用一个小机机。
虽然大师都用好器材,但是人家用烂器材也一样出好片。
扯远了~
对于使用胶片单反的驴友
尼康的,我建议 F80机身加24-120 VR镜头。
佳能的,建议 EOS30加28-135 IS 镜头。
这俩镜头都涵盖了广角到中长焦,还带防抖功能,提高了手持拍摄的成功率。这两套相机二手价格都在四千多块,非常实惠了 而且重量适中,这已经是半专业的器材,这价格在数码上只能买个最初级的机身而已。如果买腾龙和适马的镜头,更是便宜得多,不过只有尼康和佳能有防抖~
胶卷用科达的200负片即可,大概11块一卷 ,没必要使用昂贵而成功率低的反转片。
对于使用数码单反的驴友, 焦距要乘1.5的倍数,所以上面说的两个镜头就没有广角了,不建议使用。
尼康的,建议D50水货新机加二手适马18-125,价格约五千出头。适马镜头画质没问题,但是做工不太好,容易出问题。
尼康自己家有个18-200 VR的更好,但是价格高达六千多,就不推荐了。
佳能的,建议350D新机加二手适马18-125,价格约六千出头。也可以考虑17-85 IS,实际焦距相当于28-135,很实用,但是价格较高 且17-85二手货很少,新货接近五千块。我推荐18-125这个焦段是觉得它够用了。
适马和腾龙也有18-200这个焦段的镜头,也可以考虑的 但是价格不便宜。
总结一下,旅行在外,带一个涵盖广角和中焦的变焦头,加一个标头就足够了,轻便,实用。
这些大变焦的旅游头之所以便宜,是因为它光圈小,而且在全开光圈时画质很软,不够锐利。使用小光圈的时候,成像质量比专业头是差不了多少的。
所以,拍风景尽量使用F11,这是大多数镜头的最佳光圈。但是,使用小光圈的时候,快门速度就会慢下来,模糊的可能性就提高了,所以一定要确保速度安全才好。
如果速度不够安全,还是把光圈开大吧。
软,总比模糊强。如果既需要高画质和锐利,又不想模糊,怎么办?
那就牺牲你的体力,带上三角架吧。
总之玩摄影,经常会面临这类取舍的问题。
关于安全速度
在介绍镜头的选配之前,先介绍一下光圈和快门,这样你才能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镜头
相机拍摄的简单原理是这样
快门是相机让光线进入的时间
光圈是相机让光线进入的通道的大小
所以当你拍摄时,相机会进行测光
测光的结果决定了在当时的光照条件下, 应该把通道开多大,开多长时间,才能使底片得到足够的曝光
如果现场光线不够亮,通道先天不够大,那么就需要开比较长的时间,才能得到足够曝光
如果通道开的时间过长,就会因手的抖动造成画面模糊
除了专业摄影师,恐怕谁都不喜欢用三角架
在前面介绍DC的时候我没有说这个问题,因为DC都有手抖提示
当看到手抖提示的时候,说明快门速度已经太慢,容易造成模糊,这时就应该使用三角架了
但是,单反相机是没有手抖提示的
镜头焦距越长,光圈越小,速度越慢,片子就越容易模糊
那么,什么时候可以放心地徒手拍摄?什么时候需要用三角架?
我们需要了解安全快门速度与镜头焦距的关系
安全快门计算是通过镜头焦距的倒数(或者倒数的最接近值)来表示的
300mm的焦距对应的安全快门是1/300秒
也就是说,假如你是个正常人(因病手抖得特厉害的除外)
在你使用300mm镜头的时候,快门速度必须要高于(或等于)1/300秒,片子才不会糊。
同理,当你使用125mm的时候,快门速度必须高于或等于1/125秒,片子才不会糊
那么 使用50mm的时候呢?是不是1/50秒?
错!应该是高于或等于1/60秒,因为任何相机都没有1/50这一挡快门的
所以应该取50的最接近值60
同理,28mm的安全快门是 1/30秒
24mm的安全快门也是1/30秒
要知道,现场光线越强,光圈越大,胶片(或感光器)的感光度越高,速度就越块
镜头焦距越短,对速度的要求也越低
如果达不到安全速度 就用三角架吧
同样的光线下,长焦镜头比广角镜头更需要三角架
大光圈的镜头是很昂贵的 长焦和广角的大光圈镜头更是昂贵
所以,如果你不喜欢用三角架 又想提高拍摄的成功率,那就准备花大量的银子吧!
镜头的选择 II
如果不是去特别艰苦的地方徒步,那么可以考虑多带一个镜头,让焦距的覆盖面更广一些。
要知道,在风景摄影中,广角、中焦、长焦一个都不能少。
用尼康和佳能胶片单反的,都可带上24-85mm, 70-300mm
用尼康数码单反的,可用18-70mm, 70-300mm
用佳能数码单反的,可用18-55mm, 70-300mm
这些镜头重量体积都不大。
强烈建议,不论用哪家的器材,一定带上50mm标头。它既便宜又轻巧,重量和体积几乎可以忽略,但是在光线不足的时候可以派上大用场。所有镜头建议买二手,都很便宜。
但是,在换镜头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在风沙猛烈的时候不要换头。
如果你象我一样,想追求大光圈和更高的画质,并且不想花太多钱,那么我不得不向你推荐定焦镜头了。
我个人的配置是两台胶片机身加三个手动对焦镜头 24mm F2.8, 50mm F1.4, 135mm F2.8,分别是广角,标头,长焦(属于长焦里最短的,但是我觉得够用了) ,全部是二手货。
从专业程度上说,这已经算是“中产阶级”的配置,非常接近专业水平了。但是三个镜头加起来,价格还不到四千块。
那些大光圈的变焦镜头我就不推荐了,价格动辄上万,专业程度还比不上我这套呢(定焦无弱旅,嘿嘿)。
用手动头还是自动头?
在快速抓拍的时候,当然是自动头成功率高。使用手动头难度大一些,但是更有乐趣。
而且据说成像比自动头好一点 (本人没有比较过,不敢下结论)。
我选择手动头,是因为摄影对我就是玩儿,不求必拍到,只求好玩儿。而且,手动头在二手市场有大量的货,价格也较低。呵呵 所以,看你重视什么了。
拍婴儿的注意事项
拍摄婴儿不宜使用闪光灯,所以在室内拍摄难度很高。婴儿随时在动,室内光线再亮,也难以获得安全速度,很容易造成模糊。
用DC? 想都不要想
用三角架?相机倒是不动了,可婴儿在动呀!
什么样的相机比较适合室内拍摄婴儿?
你需要大光圈镜头,可用的高感光度,这样才能获得足够快的快门速度。
为什么说是“可用”的高感光度?因为现在有的DC也有800乃至1600的高感光度,但是它能把你白白胖胖的孩子拍成大麻子脸。因为DC的高感光度是形同虚设的,不可用的,只能拍到,但不敢恭维。所以 拍婴儿的最佳设备就是数码单反,因为它的高感光度可用到800, 画质与DC的100不相上下!
性价比最高的配置是:
水货NIKON D50机身+二手AF50mm f1.4标头,全套价格在5千左右。
不过是一台好点儿的DC的价钱, 但是性能可比DC强太多了。
D50有儿童模式,我不太清楚它的原理是什么 。
但是用A挡就够了。把房间的灯打开,把光圈设定为F1.4, 感光度设定为200, 锁定闪光灯,对着孩子用3D矩阵测光, 查看快门速度,要确保速度不低于1/60秒,就可以拍了 。如果低于这个速度,就增加感光度再测,一直到得到安全速度为止,但是感光度不要高于800,如果感光度开到800仍得不到安全速度,就减1EV的补偿,如果还不够,那只能换个更亮的灯泡了!
到网上买本书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