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第7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专辑的答案 只要初中的

2024-12-01 00:56:32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第五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决赛参考答案(A组)

一、选择题(30分,每题1分)
1.B 2.A 3.A 4.C 5.C 6.D 7.A 8.A 9.B 10.D
11.C 12.C 13.C 14.D 15.D 16.A 17.D 18.A 19.B 20.C
21.B 22.A 23.D 24.A 25.B 26.C 27.D 28.B 29.A 30.D

二、把下面的诗文句子填写完整(10分,每空1分)
31.长河落日圆 32.坚忍不拔 33.沉舟侧畔千帆过 34.山重水复疑无路 35.一蓑烟雨任平生
36.浅草才能没马蹄 37.百川灌河 38.山寺月中寻桂子 39.苔痕上阶绿 40.友多闻

三、根据要求填空( 10分,每空1分)
41.星河 42.寒 43.近水远山(“远山近水”也可) 44.明月(“月亮”也可) 45.暮 46.日月 47.青云 48.梦 49.春水 50.雨

四、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诗后的问题( 16分)
(一)51.《爱莲说》
52.吟余小立阑干外。
53.因为诗人写的是晚景,天色昏暗,加上距离较远,望过去,昏鸦自然更像“点”,用“点”比用“只”更形象,更有诗情画意。(或此时的“鸦”是以天空为背景的,所以更像“点”状的物像。)
(二)54.陶渊明
55.颜色
56.色、形
57.隐居生活之闲适愉悦(表现了诗人隐居生活的闲适快乐)。

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14分)
58.林纾
59.急忙 装满 背着 馈赠
60.B、D
61.因为他得知老师没有米煮饭,想帮助老师。(或“因为他得知老师家很穷,没有米煮饭”。)这件事反映了林琴南是一个心地善良且十分关爱老师的人。

六、阅读下面的诗和文,按照要求写作。(20分)
62.(略) 63.(略)

附加题 64.(略)

第五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决赛参考答案(B组)

一、选择题(24分,每格1分)
1.B 2.A 3.D 4.B 5.B 6.C 7. C 8.A 9.A 10.B 11.D 12.D 13.A 14.B 15.D 16.D 17.C
18.(1)B (2)A (3)E (4)C (5)D 19.C 20.D 21.D 22.A 23(1)B (2)B (3)A (4)C
二、填空题(20分,每题1分)
1.两三星火是瓜州。 25.《燕歌行》 26.落花入独立,微雨燕双飞。 27、诗经 诗或诗三百
18.书楚语 兮 29.喜 忧 10.诸葛亮 出师表 31.至于说到想使别人得到好处的想法,那是没有
人可以超过他了! 32.大度 谦虚 33.曹刿论战 34.吴起 孙武(孙子) 35.陶潜(渊明)
36.黄庭坚 37.韩柳 古文运动 38.义理 考据 39.卢照邻 杨炯 40.柳永 41.银烛秋光
冷画屏 42.邀请 延 43.霜草苍苍虫切切 月明荞麦花如雪
三、阅读理解题(30分):
(一)(9分)
44.(1)子瞻 东坡居士 豪放(1分) (2)易安居土 赵明诚 婉约(1分)
45.莫听、何妨、谁怕、任平生(1分)
46.既指自然界中的风雨,又指人生道路上遇到的困难和坎坷(2分)
47.尘香:尘土里有落花的香气(1分)拟:准备、打算(1分)
48.C
(二)(7分)
49.(4分,各1分)担忧、担心饿死消除投毒
50.现在有人渴得厉害(或渴得要死)(1分)
51.做君王不可过分地搜刮百姓,发动战争,使百姓生活困苦,而要怜惜百姓。(1分) 饮鸩止渴、涸泽而渔(1分)
(三)(8分)
52.专心、一心一意(1分)变化(1分)
53.(4分,每题1分) (1)语言虽然浅近,但意思却深远。 (2)经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被虫蛀
54.从引用、排比、打比方等角度找例子,说明其表达效果即可。(2分)
(四)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6分)
55.(2分,各1分)闻名 没有谁
56.王羲之(1分)《兰亭序》(或称《兰亭集序》)(1分)
57.米芾、蔡襄、黄庭坚。(1分)浩然听笔之所之而不失法度,乃为得之(1分)
四、阅读鉴赏题(20分):
58.略(10分)
59.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对比手法(10分) 关键词:神情方王、吟啸不言、貌闲意说、徐、默默无言、徐、意色举止,不异于常等
五、附加题(10分)
60.略
第五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决赛参考答案(D组)

一、选择题(20分,每题1分)

1.D 2.D 3.A 4.D 5.B 6.D 7.C 8.D 9.C 10.A 11.B 12.D 13.C 14.D 15.A 16.B 17.D 18.A 19.C 20.B

二、填空题(20分,第21题-34题,每题1分。第35题,2分。第36题每小题1分)

21.退之 相反

22.屈 拙 讷

23.莫之能守 自遗其咎

24.编修国史

25.致仕 丁忧

26.牡丹 荷花 松、竹、梅

27.曹植 曹操 韩愈

28.欲寄彩笼无尺素,山长水远知何处

29.俯不于怍人 画到生时是熟时

30.杂言古体诗 七言律诗 曲

31.陆法言 郑玄 马建忠

32.《孟子》 荀子《劝学》

33.试帖

34.南昌 西安 镇江

35.接连地 舍弃

36. (1)不知道他是什么地方人以及通过什么途径做官

(2)如今你们仅能奔走逐得野兽罢了,只是有功劳的狗

(3)所以世上的人不认为他有什么奇才

(4)不久库吏把老鼠咬坏马鞍的事让曹操听到

三、读理解题(30分)

37.(1分)文天祥 登西台同哭记

38.(1分)庄子

39.(1分)文天祥被囚禁,多次拒绝元朝的诱降,身上穿着宋朝的“故衣”,不肯更换,最后终于碧血染“故衣”而保持了自己的名节。

40.(1分)愁生山外山,恨杀树外树。隔断秋月明,不使共一处。

41.(1分)夕阳几乎贴着地面照射过来,好像“铺”在水面上

42.(1分)受光多的地方呈现红色,受光少的地方呈现深碧色。江面幽暗中透露出淡淡的光泽。

43.(1分)暮 夜

44.(1分)喜悦愉快

45.(4分) (1)养活生者,安葬死者(2)认真地搞好学校教育(3)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再会在路上背负或头顶东西了(4)这样还不能王天下(即统一各国) ,是不会有这种情况的

46.(1分)发生灾荒穿年成

47.(1分)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或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一些,可是却讥笑别人

48.(1分)诉讼 等到 吃饱,引申为满足

49.(3分)(1)食物刚送上来时,担心不够吃(2)吃到一半,不禁责备自己,上司赐给我们食物,哪有不够吃的道理(3)等您吃完了,(我们又想到)但愿我们小人的胃口也像君子的心思一样,只要吃饱也就满足了

50. (1分)B A

51.(1分)词 号

52.(2分)隶属 赐予 给予 犹言给 器重(或以为壮) 适逢

53.(2分)估计和尚义端必定把抗金义军的军情机密告诉给金兵统帅 立即当众捆缚了他回自己军营

54.(1分)爱国青年、抗金英雄 悲壮激烈

55.(1分)昏暗 凄凉

56.(1分)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楚辞·招魂》杜甫《奉赠韦左丞相丈二十二韵》

57.(3分)略(重点词:爱国、立志、威武勇猛等)

四、作品鉴赏题(30分,每题15分)

58.略59.略

五、附加题( 10分)

60.略
第五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决赛参考答案(E组)

第一部分(20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6分)

1.暧暧远人村2.闲来垂钓碧溪上3.四十三年4.更哪堪冷落清秋节5.毋内(纳)诸侯6.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二、阅读理解题(每题2分,共4分)

7.分章换韵。该写法的主要意义在于使节奏明快,内容连贯呼应,可收一唱三叹之效 8.“牢”原指养牲畜的圈。这里指祭祀用的牲畜口“一少牢”一般指羊和猪各一头的祭品规格

三、鉴赏题(共10分)

9.1 )如张开的大伞,树枝叶向四外舒展,非常茂盛(2分) 2)手(1分) 3)要点:看似记事写树,实则抒情写人。睹物思人、悼妻,缠绵悱恻,正所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7分)

第二部分(50分)

一、读古诗文一定要掌握一些文化常识,试根据所给语境正确填空(每空1分,共6分)

10.南北朝时期 南朝的宋朝 寄奴 11.张仪 合纵(从) 12.尚书 13.重阳

二、请将下列各诗文名句补充完整(每题1分,共4分)

14.永夜月同孤 15.花开时节动京城 16.日出江花红胜火 17.杜鹃声里斜阳暮

三、根据所给材料及提示要求,请选择出正确项(每题1分,共12分)

18.B 19.B 20.C 21.B 22.D 23.A 24.B 25.B 26.C 27.D 28.A 29.C

四、下面关于古代诗文句子的解说,每一题均有一项是错误的,请选出错项(每题2分,共10分)

30.C 31.A 32.A 33.C 34.D

五、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回答第35-38题(每题2分,共8分)

(一)35.您将去哪儿(2分) 36.诚信守诺(2分)

(二)37.该药用在手上使皮肤不龟裂,对任何人效用是一样的(2分) 38.人尽其才,各得其所(2分)

六、鉴赏题(共10分)

39.1 )人已远(1分) 2)略(2分) 3)要点:诗人寄情于物,以红叶青山美景衬托留恋朋友之情,以满天风雨烘托黯然神伤的离别之绪(7分)

第三部分(3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8分)

40.D 41.A 42.D 43.C 44.B 45.A 46.C 47.B 48.C

二、填空解释题(每空1分,共4分)

49.xian 少 50.知道(明白) 说出

三、阅读理解题(每题2分,共8分)

51.D 52.则移其民于河内,移其栗于河东。53.我对于治理国家,是非常尽心竭力的 54.内容角度提示:①孟子善喻,增强辩论的形象性和说服性(请以战喻)。②孟子善于欲擒故纵,引君入毂。(以战喻,浅显设问,留下伏笔,从而使梁惠王问题不证自明)

附加题(10分)

55.(略)

第五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决赛参考答案(C组)

第一部分基础题(40分,每题1分)

一、选择题(20分,每题1分)

(一)1.D 2.A 3.B 4.D

(二)5.A 6.D 7.A 8.C 9.B 10.C

(三)11.B 12.C 13.B 14.B 15.C 16.A 17.B 18.D 19.C 20.C

二、填空题(20分,每题1分)

(一)21.曹操;《短歌行》 22.王勃;《滕王阁序》 23.李白;《送友人》 24.白居易;《琵琶行》 25.元稹; 《离思》 26.王实甫;《西厢记》

(二)27.举类迩而见义远 28.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29.明月何时照我还 30.千古风流人物三国 周郎赤壁 31.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32.《孔雀东南飞》、《木兰诗》 33.司马相如、司马迁 34.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35.《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36.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 37.庚、辛;未、申、西 38.孟、仲、季 39.朔、望、晦 40.生员;举人;贡士;进士

第二部分(60分)

一、(8分,每题4分)

41. “唤起”,既是前三句不同声响造成的后果,同时又是时间演变的必然进程:离别的时刻来到了。所以,就全篇来看,似以后一种解释为佳。如解释为行者把女方“唤起”,则自然要冲淡这首词所表出的那种离情的深刻性。 42.这两句写行者远去,但还恋恋不舍地回头遥望女子居住的高楼,然而这高楼已隐入地平线下去了,眼中只见斗柄横斜,天色放亮,寒露袭人,鸡声四起,更突出旅途的寂寞。人,也越走越远了。

二、(2分,每题0.5分)

43.(1)使人退避;(2)部下;(3)表反诘语气,相当于:岂,难道;(4)儿女亲家

44.(1 )我要不是你们帮助不可能到这种地步;(2)请求放弃掌管的兵权

45.略

三、(6分,每题2分)

46.(1)同“义”,道理、意思;(2)辛劳 (3)责备 (4)“以”作连词,相当于“而”

47.(1)古时有讨除煌虫而未尽灭的情况,只是人们不肯听命、效劳而已。 (2)说是修德可以免除煌虫灾害, 恐怕是刘聪那里缺少德行而导致这样的吧? (3)事情本来就有违背经典而合乎事理,违反事理而适应权变的情况。

48.除天灾者当以德,昔刘聪除惶不克而害愈甚。(2分)

49.既要有正确的方法,又要上下齐心合力,就能战胜煌灾。(2分)

四、50.比较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写一段赏析文章,不少于200字。( 15分)

刘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雍诗从君山的倒影起笔,点出了湖山的色彩,继之又将神话传说融于景物描写之中,使山的秀美形神两谐地呈现在我们眼前。两首诗都巧妙地以“螺”作比,但一首将腊月银辉下的山比成银盘中的青螺,一首将倒映湖中的山比成仙女青黛色的螺髻。刘诗将洞庭的山水景物描写得高旷超俗,使人读后油然生出范仲淹《岳阳楼记》中那种“心旷神怡,宠辱皆忘”的感觉。雍诗以纤巧轻柔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精细图景,新巧而又清丽,表现洞庭君山的秀美,刘诗中“两相和”的“和”用字工稳,形象地勾画出秋夜中洞庭湖水和明月清光辉映成趣、水天一色的融和画面。雍诗中“碧”是湖色,“翠”是山色,因为是凝视君山映在湖中的倒影,所以给人感觉湖水的颜色没有君山倒影的颜色浓重。

五、51.阅读下文,写一篇赏析文字,不少于300字。(15分)

《钻姆潭记》是《永州八记》第二篇。钻姆潭,形状象熨斗的潭。开端“钻姆潭,在西山西”,只用七字既点了题, 又交代了潭的位置,而且与第一篇《始得西山宴游记》连接了起来。

作者写潭,先写潭的形成过程,重点在水与石的两次搏击。作者运用了拟人化的描写,使水获得了生命力,显得有声有色。水之来,不是流而是奔,写水之搏击,不用蚀而用啮,生动地表现了水对准山石,毫不放松的冲击。写水之去,不用流淌,而用徐行,仿佛可见那安详舒缓的漾漾漫流。潭水源于冉水,“奔注”而下,可见急湍似箭,直泻千里的气势。突然碰到了山石,于是两下抵住,石因有靠山,水只能“屈折东流”。旋即因“颠委势峻”的有利地形,水重新积蓄了力量,开始“荡击”,咬瞄着山石的边缘。柔能克刚,结果形成了一个“旁广而中深”的潭。它广阔近十亩有余,表面平静,纵深清澈,周围有碧树环绕,高处有泉水流泻。其宁静幽雅与前之激烈的搏斗恰成强烈的对比。

潭上美景,作者留恋不己,亟游不止,引起了要卖田的潭上居者的注意,因而上门来求售。作者“乐而如其言”。买下之后,动手改建,潭上景色尽收眼底,于是乐不思故土。作者失意远贬,本来是“不乐居夷”、“不忘故土”的,现在却因为得到了这个潭,竟至乐于居夷,忘怀故土,充分表明了作者对钻姆潭的深厚感情和潭上景色的高度赞美。然而,作者只不过是苦中作乐罢了。表面上旷达闲适,内心却是沉痛悲哀,潭上美妙的景色处处透出凄清 的意味。

附加题(10分)

52.(略)

这是第五届的,做个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