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和中的四字词语

各为大侠拜托了课文的四字词语解释
2024-11-20 03:05:11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1、完璧归赵

拼音:wán bì guī zhào

意思:比喻原物完整无损地归还本人。

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带宝玉去秦国换取城池;见秦王有诈;便凭着大智大勇;终于使宝玉完好回归赵国。”

释义:《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战国时代赵国得到了楚国的和氏璧,秦昭王要用十五座城池来换璧。赵王派蔺相如带着璧去换城。相如到秦国献了璧,见秦王没有诚意,不肯交出城池,就设法把璧弄回,派人送回赵国。”

2、渑池之会

拼音:miǎn chí zhī huì

意思:

讲述公元前279年,秦昭襄王为集中力量攻打楚国,主动与赵国交好,约赵惠文王会于渑池(今河南省渑池县)。

秦王派使者告诉赵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谈。赵王害怕但又不敢不去。蔺相如陪同赵王前往渑池。在赵王被迫鼓瑟的情况下,他为了使赵国取得对等的地位,据理力争,使秦王不得不击缶。后来,秦向赵要十五座城,他寸步不让,说用秦国国都作为交换,使秦王毫无所得。蔺相如机智地保护了赵王的安全并且不被羞辱,史称“渑池之会”。

3、无价之宝

拼音:wú jià zhī bǎo 

意思:形容极其珍贵的东西。

出处:元·王实甫《丽春堂》:“我这珠衣是无价之宝哩。”

释义:元·王实甫《丽春堂》:“我的这个珠衣是极其珍贵的东西。”

4、战无不胜

拼音:zhàn wú bù shèng

意思:形容强大无比,可以战胜一切;也比喻办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出处:《战国策·齐策二》:“战无不胜而不知止者,身且死,爵且后归,犹为蛇足也。”

释义:《战国策·齐策二》:“打了很多胜仗的人,却不知道功成身退的道理,最后死了,就算得到了爵位,也不过是画蛇添足而已了。”

5、负荆请罪

拼音:fù jīng qǐng zuì

意思:《史记·廉颇 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大将廉颇跟大臣蔺相如不和。后来他认识到了这样对国家不利,便脱了上衣,背着荆条去向蔺相如谢罪,请他用荆条责罚。后用“负荆请罪”指主动向对方赔礼认错,请求对方责罚。

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赵国大将廉颇与上卿蔺相如不和;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处处表示退让。“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释义:廉颇听说了这些话,就脱去上衣,露出上身,背着荆鞭,由宾客引领,来到蔺相如的门前请罪,他说:“我这个粗野卑贱的人,想不到将军的胸怀如此宽大啊!”

回答2:

无价之宝(形容无法估价的宝物。指极珍贵的东西。)完璧归赵(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负荆请罪(负:背着;荆:荆条。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攻无不克(克:攻下。没有攻占不下来的。形容力量无比强大。)战无不胜(形容强大无比,可以战胜一切。也比喻办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回答3:

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无价之宝,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求采纳

回答4:

完璧归赵 渑池之会 负荆请罪

回答5:

完璧归赵 渑池之会 负荆请罪。我学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