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下册19棵课文草船借箭 缩写

2025-03-26 21:56:42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周瑜十分妒忌诸葛亮的才干。一天周瑜在商议军事时提出让诸葛亮赶制10万枝箭,并说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委托,理应照办,并答应三天造好,立下了军令状。诸葛亮事后请鲁肃帮他借船、军士和草把子。第三天,诸葛亮请鲁肃一起去取箭。这天,大雾漫天,对面看不清人。天还不亮,诸葛亮下令开船,并让士兵擂鼓呐喊。曹操下令说,雾大,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来船射箭。太阳出来了,雾还没散。船两边都插满了箭。诸葛亮下令回师,这时曹操想追也来不及了。10万支箭“借”到了手。周瑜得知借箭的经过后长叹一声:我真不如他!
吴国的都督周瑜十分妒忌诸葛亮的才干,想方设法去害诸葛亮。一天周瑜在商议军事时提出让诸葛亮10天内造出10万枝箭。独具慧眼诸葛亮却说了,三天就够了,并立下了军令状。诸葛亮怎么会这样自信呢?10天内造出10万枝箭已经不可能了,他竟能提出三天内就能造出来,因为他心里早有了对借箭妙计的通盘考虑和周到安排,他算出了三点,第一点他算到了天气,知道在第三天一定有大雾;第二点他算好了对方射箭的方法,二十条船以绳索相连,一字排开,两面受箭,第三点他算好了人,要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诸葛亮事后请鲁肃帮他借船,为什么要请鲁肃借船呢?因为他知道鲁肃的忠厚老实,守信,不会把这件事抖露出去。第一第二天诸葛亮都在府上喝闲茶,这让周瑜满是问号。到了第三天,果然是大雾漫天,看不清对面的人,天也还不亮,诸葛亮下令开船,还让士兵擂鼓呐喊,虚张声势,这次他利用了曹操的多疑和小心谨慎,果然不出所料,对面的曹操发现了敌情便下令,雾大,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叫弓弩手朝船射箭,箭都射在了扎在船上的草人上。太阳出来了,雾还没散,船上的草人已插满了箭,诸葛亮下令回师,这时曹操后悔莫及。10万支箭“借”到了手。周瑜得知借箭的经过后长叹一声:我真不如他! 自古以来,总有那么一些人,看到别人有才干,比自己强,不是奋发努力赶超人家,而是怀着妒忌心,不择手段地去陷害别人。三国时期的周瑜就是这样的人,它不但有妒忌心,而且又十分狡猾阴险,从中也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个有勇有谋,识天文知地理的人。

回答2:

话说诸葛亮施妙计草船借箭得胜而返,鲁肃吩咐下去令士兵清点箭支数目,而后陪诸葛亮在船仓中说话。一柱香后,士兵上报,得箭十一万伍千支,鲁肃大喜,对诸葛亮说如此可向都督交差了,诸葛亮微微一笑,对鲁肃说出一句话,令鲁肃大惊失色。
原来诸葛亮对鲁肃说:“烦请子敬命兵士将两万支箭丢弃江中。”
鲁肃大惊:“孔明何出此言,如此一来,军令状未能完成,都督必斩你人头。”
诸葛亮哈哈一笑:“不然,若如按数上交,我命休矣。都督乃心胸狭窄之人,早有心加害于亮,此次所立军令状子敬应能看出端倪,完成军令则都督更嫉亮之才能,亮活不过明晚矣。如此孙刘两家势必不能联合抗操,试问天下谁能独挡曹贼大军,则东吴危矣,我家主公危矣。如亮未能完成军令状,则孙刘两家尚能联合抗曹,亮也有一线生机。”
鲁肃奇道:“此话怎讲?”
诸葛亮轻摇羽扇:“都督为何要害亮,唯嫉亮之才能也。亮前二日未动,直至今日才草船借箭,显亮非急智之人,更兼军令未成,显稍逊都督一筹,更怠都督嫉恨之心,虽不能消都督杀亮之意,但只需子敬如此如此这般,暂缓都督杀意,则孙刘抗曹之事可成,东吴之存亡此刻系于子敬也。”
鲁肃低头暗想,孔明之言不无道理,虽刘备将来或能与东吴分庭抗礼,但眼下两家不联合抗曹,则东吴亡国之日就在眼前,思前想后,遂答应照诸葛亮之言而行。
再说周瑜这边,诸葛亮与鲁肃刚一登上船,即有探子报与周瑜,原来周瑜不放心诸葛亮,早吩咐人时刻打探孔明动向。周瑜听完探报,暂且按兵不动,单等二人回来,想看看孔明究竟使何花招。
天色微亮,鲁肃与诸葛亮所乘船队刚抵岸,周瑜已带人守候在码头 。二人见过都督,鲁肃将草船借箭之来龙去脉向都督一一道来。 周瑜微惊,遂令心腹细数箭支,亲自在一旁监督。待得心腹报上数目,周瑜大喜,令人绑了孔明,即要推出斩首。此时鲁肃趋前说到:“且忙。禀告都督,孔明虽立军令状,但孔明所得箭支与军令状相差无几,若此时杀了诸葛孔明,恐刘备不服,与我反目成仇,则我东吴危矣。且孔明虽多谋,但我观此人自恃过高,虽有妙计却无周密安排,此次箭支数目并未安排人手细数,此等生死悠关之事尚且如此,何能成得大事。孔明自诩精通天文,不如让其筑坛祈风,再立军令状,助我火烧曹营,不成再斩,则刘备无话可说,且显我都督仁义。如若成,则我已破曹营危势已解,再杀孔明则无安危之忧。”
周瑜哈哈一笑:“诸葛孔明不过如此,也罢,且如子敬所言行之。”遂放诸葛亮。
诸葛亮用妙计稍怠周瑜之心,遂在筑坛祈风时,在赵云的接应下顺利脱身。

回答3:

周瑜忌妒诸葛亮的才干,处处想陷害他。
一天,周瑜找诸葛亮商议军事,让诸葛亮在十天之内赶造十万支箭。诸葛亮说三天便可造好,还立下军令状。之后,周瑜吩咐军匠,故意延迟,想把诸葛亮置于死地。
诸葛亮向鲁肃借了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军士,船工用青布幔子遮起来,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还千叮万嘱不让周瑜知道。鲁肃答应了。
第一天至第三天白天,诸葛亮都没有动静。第三天四更时,诸葛亮请鲁肃去取箭。
这时,天还没亮就大雾漫天,诸葛亮的船已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一字摆开,叫军士擂鼓。曹操听到呐喊声,不敢出动,便下令放箭。一会儿,诸葛亮的船上就插满了箭。当曹操醒悟过来时,诸葛亮已顺风顺水,驶出二十多里了。
周瑜听了借箭经过,自叹不如

回答4:

《草船借箭》这一课,有一千二三百字,现我们将它缩写如下:

周瑜十分妒忌诸葛亮的才干。一天周瑜在商议军事时提出让诸葛亮赶制10万枝箭,并说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委托,理应照办,并答应三天造好,立下了军令状。诸葛亮事后请鲁肃帮他借船、军士和草把子。第三天,诸葛亮请鲁肃一起去取箭。这天,大雾漫天,对面看不清人。天还不亮,诸葛亮下令开船,并让士兵擂鼓呐喊。曹操下令说,雾大,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来船射箭。太阳出来了,雾还没散。船两边都插满了箭。诸葛亮下令回师,这时曹操想追也来不及了。10万支箭“借”到了手。周瑜得知借箭的经过后长叹一声:我真不如他!
回答者:csh123as - 初入江湖 二级 5-2 08:58

三国时期,曹操率大军想要征服东吴,孙、刘联合抗曹.周瑜,智勇双全,可是妒忌诸葛亮。因水中交战需要箭,要诸葛亮在十天内赶造十万支箭,诸葛亮只要三天,还愿立下军令状,鲁肃见了诸葛亮。诸葛亮说:“你借给我20只船,船上30个军士,船用青布慢子遮起来,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两边。这事不能让周瑜知道。诸葛亮命船一字儿摆开,叫士兵擂鼓呐喊。曹操以为对方来进攻,又因雾大怕中埋伏,就派弓箭手朝江中放箭,箭射在草把子上。诸葛亮又命船掉过头来,让另一面受箭。船上总共超过了十万支。鲁肃告诉周瑜时,周瑜感叹地说:“我不如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