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要逼着孩子才学习,哪种教育法能让他改善?

2024-11-08 12:34:26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对于孩子的教育方面,家长都特别重视,生怕自己一松懈,孩子落在别人后面。但是现实情况往往是家长逼得越紧,孩子学习似乎越吃力,别说主动学习,就是打开孩子天灵盖直接灌也未必有用。

那个去昂贵补习班的孩子,学习成绩下降了

莹莹是个小学三年级的孩子,学习成绩平平,爸妈也想了各种办法,效果并不是很好。

听说班里的第一名总去一个补习班,虽然价格昂贵,但为了女儿的以后,莹莹的父母咬咬牙,还是将女儿送进了补习班。

补习班是按课收费的,莹莹的父母却不在乎,只要一有时间就送莹莹过去。

这样,莹莹的休息日就在各种补习班中辗转,她的父母也觉得没什么问题,女儿和学霸在同样的补习班中学习,孩子的学习成绩应该提升吧。

但没想到的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补习,莹莹的学习成绩不升反降,而且还产生了厌学的情绪,有几次因为上补习班,莹莹还跟父母吵起了架。

妈妈说家里为了让女儿上补习班费心费力费钱,女儿不懂得体谅大人。没想到莹莹直接回怼:“去补习班也是你们让我去的,是我自己要去的吗?”

爸爸妈妈对此很无奈,难道女儿的学习真的没救了吗?

“饥饿教育法”在学习上上演“欲擒故纵”,点燃孩子的学习欲望

三十六计中有一招叫做“欲擒故纵”,意思是说想捉住敌人,先故意放开他,等敌人放松警惕时,再一举拿下。同样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家长如果逼得太紧,孩子反而会产生逃避的心理。如果家长反其道而行,使用“饥饿教育法”,往往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那么什么是饥饿教育法呢?

''饥饿教育法''源于日本小提琴教育家铃木。铃木在教初次参加小提琴学习的儿童时,禁止他们拉琴,只让他们观看其他孩子演奏。当这些新来的孩子听到其他孩子奏出美妙的乐曲,他们学琴的兴趣被挑动起来。

到此时,铃木才会让孩子拉一两次空弦。直到孩子们学琴的欲望变得饥渴难耐,才给他们学习的机会。新来的孩子会因此更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学习起来自然就更加投入了。

饥饿教育法是指当家长想要孩子做某件事的时候,不强迫孩子服从,而是通过某种方式,勾起孩子对这件事情的好奇心,让孩子主动要求去做这件事。当孩子提出想要做这件事的愿望时,家长也不能立马同意,而是设置一定的障碍,直到孩子认为这次机会非常难得时,才能满足他的要求。

不过,现在大部分的家长孩子对孩子实行“逼迫教育”,其效果有时会南辕北辙。

“逼迫教育”弊端多,“被动接受”效果不佳,家长需反省自己

国庆节几个好友聚会,大家不可避免的谈到了自己的孩子。朋友小惠说起自己那上初三的儿子,一脸的恨铁不成钢和无奈。

我们问她孩子出什么问题了,她说:“孩子语文成绩比的别的学科稍微差一点 ,所以就给他报了一个语文课外辅导班,但是每次放假让他去补课,就跟要他的命一样,老不情愿了,看了他那个表情就有气。好不容易把他劝到学校去,他上课又不好好听讲,老师提问总是一声不吭的,你们说气不气人?我花了那么多钱给他报名,他不仅不珍惜,还这样一幅态度,前天模拟考试还是考了那么点分。”说完,她重重的叹了一口气!

我们除了安慰她以外,也各自提了一些建议,其中有人就说:“既然孩子不想上补习班,就不要勉强了,顺其自然好了!”但是小惠却很焦虑的说:“孩子今年上初三了,不补一补,明年怎么能考上一个好的高中呢?”

对于孩子的表现,父母总是不可避免地产生焦虑。

珠海市教育部门曾经对当地的中学生做过一项调查,调查显示,62%的学生厌恶上学,超过50%的学生和父母关系存在沟通问题;40%的孩子耐挫力低,对社会缺乏责任感。而对于孩子出现的上述的种种问题,许多家长都感到束手无策。

现在的父母不惜花费很多钱送孩子上各种培优班、补习班,但是孩子往往并不理解父母的苦心,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完全不肯用心去学。

难道真的是孩子天子愚钝,不思进取吗?其实未必,也许父母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方法是否出了差错。

经常听我妈妈讲她们那辈人想要读书是很不容易,每天必须要干完很多农活才能去上学,有时候甚至还要背着弟弟妹妹一起去上学,但是就是因为学习机会这么难得,所以她们才倍加珍惜。

很多父母总是想方设法的把好东西推到孩子面前,让孩子只能被动接受,这样只会增加孩子的厌恶情绪,相反如果父母不急于给孩子创造一切好的机会,而是让孩子学会自己去争取,那么孩子在经历一番努力后获得的机会肯定会好好珍惜。

相比于“逼迫教育”,“饥饿教育”有以下几点优势

优势1:饥饿教育能够充分激发孩子学习的内在动力

当人们肚子饿时,吃东西的欲望就很强烈,这时候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找到能让自己填饱肚子的东西。而饥饿教育,就是利用孩子的这种强烈的愿望,驱使他们想尽办法去达成心愿,这种强烈的驱动力,使他们做起事来劲头十足,非常高效。

优势2:饥饿教育让孩子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

很多孩子吃饭不积极,父母要么跟在后面喂饭,要么通过威逼利诱让孩子就范,其实这两种方式都不是好办法。孩子不吃,肯定是当时不饿,不妨让孩子这顿饭不要吃,当孩子肚子饿的时候,自然会来找吃的,这时候可以告诉他,下次想不饿肚子就按时吃饭。

对于孩子的学习也是一样,父母不要天天在孩子身边耳提面命,提醒他们写作业,背课文,而是让他们自己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进而产生学习的愿望。

优势3:饥饿教育让孩子懂得珍惜

孩子在忍受饥饿后获得了食物,吃起来会特别的香。在学习中如果让孩子觉得学习机会来之不易,他们往往也会倍加珍惜。

人性的弱点在于越容易得到的东西,就越不容易珍惜。这一点用在孩子的学习上同样适用,父母过多的“喂饱”孩子,只会让他们产生厌烦情绪,只有适当的饥饿感,才能够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

对孩子实施饥饿教育的正确方法:坚持原则,把握好度

著名节目主持人、演员赵子琪在教育女儿的时候就很好的利用了“饥饿教育”。

有一次,吃中午饭的时候,女儿说吃不下,赵子琪没有逼她吃,而是让保姆把饭撤掉了。后来女儿肚子饿了,来向她要吃的,她说只能等到晚饭的时候才能吃。果然那天晚餐的时候,女儿早早的就等在了餐桌旁,晚饭吃的特别香。

还有一次,女儿不想上学了,赵子琪就向学校请了一个月的假,带着女儿去各地旅游。旅行途中,女儿想起老师和同学,流露出想念的情绪,妈妈说只能等旅行结束了才能再见到他们了。当旅行结束后,女儿就兴高采烈的去上学了。

当孩子对某件事情产生抵触的情绪时,父母千万不要使用“逼迫”的方法让他们屈服,这样只会让孩子产生更多逆反的心理。如果父母此时采用“饥饿教育”的方法来对待孩子,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坚持原则不妥协

父母在对孩子使用饥饿教育的时候,一定要坚持原则,不能因为心软而妥协了,而是要等到孩子自己幡然醒悟后,才能给他们机会。

▶2:把握好度不过火

运用饥饿教育也要把握好一个度,比如说当孩子的愿望已经非常的强烈了,家长还故意吊着孩子的胃口,不同意孩子的请求,这样时间长了会让孩子对父母感到失望,进而变得灰心丧气。

也有一些孩子本身就很自律,很努力,这种就不必强行使用饥饿教育了。

总之,教育孩子要懂得“因材施教”,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天性和秉赋。父母的作用在于激发孩子的潜能,让孩子自己产生前进的动力!

回答2:

想要马儿跑就得给它吃草,想要孩子主动学习可以从小给他制定规矩,给予奖励,并且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不要总是打骂孩子,逼着他学。

回答3:

1.前期要培养好习惯和专注力
2.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一步步往前走
3.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善于发现孩子的困难点多加提点!

回答4:

首先是告诉孩子不学习会怎么样,让孩子体验一下早早辍学的生活是怎么样的,这样子他才会自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