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阶段: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1949~1956年);
二,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1956~1966年);
三,“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内乱(1966~1976年);
四,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1976年至今);
扩展资料
1949年10月1日下午2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选举产生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在勤政殿举行第一次会议。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副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以及周恩来等56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宣布就职。
会议一致决议,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向各国政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为中国唯一合法政府,愿与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建立外交关系。
会议结束后,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及各位委员集体出发,乘车出中南海东门,前往天安门城楼出席开国大典。下午3时,北京30万群众齐集天安门广场,举行隆重的开国大典。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向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新中国成立
循着制度变革、经济增长变化和重大外部冲击等发展线索,新中国的经济发展历程,大致可以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分界,在制度上和增长表现上经历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时期(第一个层次分期):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的计划经济时期(新中国成立后29年);1978年底开始的改革开放阶段(改革开放31年)。在这两个大阶段内,可以划分若干小阶段(第二个层次分期):1949~1978年这个大阶段,可分为1949~1956年和1957~1978年两个小阶段;1979年以后这个大阶段,可分为1979~1991年、1992~2002年、2003年至今三个小阶段[3]。这种“两个大时期”、“五个发展阶段”的分期,基本上反映了新中国60年经历的几个比较大的历史阶段,特别是政治领域和经济关系的重大变化。
第一阶段,恢复发展时期的中国经济(1949~1957年)。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国营经济领导下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中国共产党运用政治魄力和政治智慧,仅用三年的时间就奇迹般地在战争废墟上恢复了国民经济,并在此贫穷落后的基础上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一五”时期开展了以“156项工程”为中心的大规模工业建设,为我国基础工业体系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大大缩短了中国与发达国家工业发展水平的距离。与此同时,模仿苏联模式,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改造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形态,市场与计划相结合的经济体制改造为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1956~1957年,总结经验和吸取苏联暴露的经济建设教训,中国经济政策的转变体现了对苏联模式的修改。1957年超额完成“一五”计划,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68亿元,比1952年增长157.3%。
大概来说,分为解放后,改革开放,现在三个时期。但是如果你要细说的话,还可以加上十年文革动荡时期。你这表述也不清楚,应该是具体到例如经济,文化等方面。
经过新中国成立分为这三个阶段。中华民国阶段,社会主义阶段,共产主义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