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君王自称:孤、朕、寡人、不谷。
臣民自称:臣、仆、愚、蒙、不才、在下、下走、下官、鄙人等。
女子自称通常用妾、奴等。
对别人称谓比自己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属时可冠以“家”或”舍“字。称自己的父亲为“家父”“家严”,称自己的母亲为“家母”“家慈”。“舍小”就是当着别人称呼比自己辈分小或年龄小的家里人的谦称。如“舍弟”“舍妹”等。
而愚、鄙、敝、拙,寒也常用于自称,如“愚兄”、“鄙人”、“敝姓”、“拙见”、“寒舍”、“寒门“等。
对自己的老婆则通常用“寒荆”、“拙荆”、“贱内”、“内人"等。
称自己的儿子为”小儿“、”犬子“、”小犬“等。
扩展资料:
与谦称相对应的敬称
以敬称称呼对方表明尊重。可以用古代的爵称,君、公等,也可在称谓前加敬字。比如对于一些我们非常敬仰的有一定学术地位的长者,一般都称为某公。
敬词则用在称呼对方及和对方有关的人和事上。对尊辈、平辈或晚辈可用“贤”字:如称对方为贤家、贤弟;敬称别人的亲属或事物则用“高”字。如高堂、高就、高论。称老人的年龄(多指六十岁以上)为高龄,而高寿则用于问老人的年纪,高足用于称呼别人的学生。
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动则可用“雅”或者“惠”。如称对方的指教为雅教、雅正。称别人的光临为惠顾,而称别人的赠送则说惠赐、惠赠。称别人写来的书信为惠音。人家的指点则是惠示或惠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谦称
参考资料来源:中新网-“寒”与中国古代文化
参考资料来源:光明网-传统书信礼仪:“自谦而敬人”
古人对自己的谦虚称谓如下:
对皇上:微臣,臣下,奴才;
对上级:卑职、职部、标下、属下、末将、小将;
对下级:下官、本阁、本帅、本职、本官、学生;
对朋友:愚兄、小弟;
对生人:在下、不才、末进、末学、鄙人、晚辈;
对官府:小民、草民;
对师长:弟子、徒儿;
对主人:小人,奴才、老奴;
老头儿:老朽、老夫、虚度;
老婆儿:老寡妇、老妪、老身;
还有许多谦称。
扩展资料:
古人称谓就是指古人的称呼,如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字不知)。名是小时长辈起的,字是弱冠之年起的,号是自己起的。古人的称谓极有讲究,不同关系不同的身份、地位对人的称谓都可能有所不同。称谓方式有:
1、以名字称
古人的名大都用于自称,极少有人直呼其名。称字的多为长辈或同辈。以著名抗日民族英雄张学良将军为例,将军常对人自称“学良”,而他的师友多呼之为“汉卿”,有亲切、亲近意味。
2、以别号称
著名诗人李白号青莲居士,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欧阳修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苏轼号东坡居士,称别号多是表恭敬之意。
3、以郡望称
郡望是指一个人的故乡,如唐代散文家柳宗元祖籍河东,韩愈世居昌黎县,因之后人分别称他们为柳河东、韩昌黎。二人又分别有《河东先生集》、《昌黎先生集》传世。
4、以官位称
王维曾官居尚书右丞,故亦称王右丞,杜甫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柳永因官至屯田员外郎,故又称柳屯田。
5、以谥号称
谥号是一个人死后,皇帝根据他生前功劳而封的荣誉称号。如欧阳修谥号文忠,后人称之为欧阳文忠公,有《欧阳文忠集》,范仲淹谥文正,后人称之为范文正公。
6、以书斋称
蒲松龄因其书房名为聊斋,世称聊斋先生,有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闻名。
7、以代表作称
宋词人张先语言工巧,曾以三处善用“影”字,人称张三影。
8、以居所称
清才子袁枚因居随园,称为随园主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古人称谓
对皇上:微臣,臣下,奴才;
对上级:卑职、职部、标下、属下、末将、小将;
对下级:下官、本阁、本帅、本职、本官、学生;
对朋友:愚兄、小弟;
对生人:在下、不才、末进、末学、鄙人、晚辈;
对官府:小民、草民;
对师长:弟子、徒儿;
对主人:小人,奴才、老奴;
老头儿:老朽、老夫、虚度;
老婆儿:老寡妇、老妪、老身;
还有许多谦称。
不才,晚辈,晚学,在下,微兄,微才,微贱,小妹,小兄,兄弟,愚下,鄙人,鄙老,老朽
敝人:古人对自己的谦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