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睿2的CPU除了频率不一样外,区别主要在总线频率、二级缓存、支持的命令等方面。(2007年情况)
酷睿6系列总线频率1333MHz,二级缓存4M的,属于高端的~有E6850、E6750、E6550、E6420、E6320等。E6550是代表~
酷睿4系列总线频率800Mhz,二级缓存缩减到2M,属于中端~有E4300、E4400、E4500、E4600等。E4500是代表~
奔腾2系列总线频率800Mhz,二级缓存缩减到1M,被称为阉割版。由于频率相对较低和二级缓存小,功率和发热进一步缩小,超频能力很强,E2140、E2160主频都能翻番~E2180、E2200、E2220等也都不错。E2000系列平均功耗只有19W左右。
赛扬E1200是今年发布的新品,二级缓存又缩减了一半,属于低端产品。
以上酷睿2都是65纳米制程的CPU,今年又新推出了45纳米的新品。
如E8200、E8400、Q9300(四核)等。其中双核的E8000系列二级缓存升级到6M,功耗更加低,发热量巨小,所以超频性能进一步提升,风冷全能上4Ghz.大致就这么多。酷睿架构流水线短,执行效率高,功耗控制合理,超频性能突出,目前是最先进的CPU架构。
相对而言,AMD的双核没有那么复杂了,从3600+、3800+一直到6400+,频率逐渐增长,频率低的好超频,频率高的就不好超,都是K8架构的,也称速龙双核,目前主流的是4400+,当家的是5000+黑盒,不锁倍频,适合超频。总体来说,速龙双核是和奔腾E系列大致相当的CPU。
AMD还有原生四核心的羿龙9500、9600,由于发布以后一直在三级缓存当中存在TLB错误,致使性能受到影响,在与酷睿四核的竞争中处于劣势。今年三月中旬,AMD已经修复了这个错误,推出了B3版本的9850、9750等四核,还有羿龙3核,但由于制程落后(65纳米),频率无法提高,超频性也较差,所以AMD已经与IBM合作,联手研发45纳米的CPU.AMD集成了内存控制器,目前在内存读取方面领先于英特尔,其它方面总体处于劣势,只有靠一味的降价来赢得市场,性价比更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