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异步串行通信中,接受方是如何知道发送方开始发送数据的?

2025-03-25 19:04:02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一位一位地接受。

通信双方以一个字符(包括特定附加位)作为数据传输单位且发送方传送字符的间隔时间不一定,具有不规则数据段传送特性的串行数据传输。

在异步通信中,字符数据以图所示的格式一个一个地传送。在发送间隙,即空闲时,通信线路总是处于逻辑“1”状态,每个字符数据的传送均以逻辑“0”开始。

扩展资料

编制串行通信的数据发送程序,发送片内RAM50H~5FH的16个字节的数据,串行接口设定为方式2,采用奇偶校验方式。设晶振频率为6MHz。

ORG 0000H

LJMP START 

ORG 0030H

START:

MOV SP, #30H

MOV PCON, #80H

MOV SCON, #80H

MOV R0, #50H

MOV R7, #16

LOOP:

MOV A, R0

MOV C, P    ;红色部分为奇偶校验方式

MOV TB8, C

MOV SBUF, A

JNB TI, $

CLR TI

INC R0

DJNZ R7, LOOP

SJMP $

END

回答2:

所谓异步串行通信是指具有不规则数据段传送特性的串行数据传输 

  步串行通信的数据格式 

  异步通信数据帧的第一位是开始位,在通信线上没有数据传送时处于逻辑“1”状态。当发送设备要发送一个字符数据时,首先发出一个逻辑“0”信号,这个逻辑低电平就是起始位。起始位通过通信线传向接收设备,当接收设备检测到这个逻辑低电平后,就开始准备接收数据位信号。因此,起始位所起的作用就是表示字符传送开始。 

  当接收设备收到起始位后,紧接着就会收到数据位。数据位的个数可以是5,6,7或8位的数据。在字符数据传送过程中,数据位从最低位开始传输。数据发送完之后,可以发送奇偶校验位。奇偶校验位用于有限差错检测,通信双方在通信时需约定一致的奇偶校验方式。就数据传送而言,奇偶校验位是冗余位,但它表示数据的一种性质,这种性质用于检错,虽有限但很容易实现。在奇偶位或数据位之后发送的是停止位,可以是1位、1.5位或2位。停止位是一个字符数据的结束标志。 

  在异步通信中,字符数据以图所示的格式一个一个地传送。在发送间隙,即空闲时,通信线路总是处于逻辑“1”状态,每个字符数据的传送均以逻辑“0”开始。

回答3:

这个我也想知道,有大神知道么? 我自己的猜想:发送数据的时候肯定会带有一个数据帧,即所谓的发送标识,因而可以知道发送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