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基层官场升迁的“秘史”,充斥着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等潜规则;这是一幅官场丑恶现行图,作者以鞭挞之笔,刺贪刺虐,让贪污腐化的官员无处遁形;这更是一曲弘扬正气、艰难抗争的交响乐,坚守原则的主旋律回环往复,跌宕起伏,动人心魄。
一 初涉官场 张立人尝尽百味
20世纪80年代的一个6月天,京城的一所著名高等学府里,张立人刚接过硕士学位证书,就面临着一个重大的人生选择。
他放弃读博士的大好机遇,抱着服务基层、到社会大舞台锻炼的想法,接受了老同学泉滨县边河镇党委书记田玉跃的邀请,一头扎进基层,成了田玉跃的“笔杆子”。在各乡镇经济工作座谈会上,田玉跃凭借张立人的调研报告脱颖而出,赢得县委书记潘晓升的赏识。很快,田玉跃高升为县长,而张立人也调到开发区任副主任。
张立人告别边河镇的那天忽然下起了雨夹雪。他没有惊动任何人,只是把他认为是镇上需要的资料打捆留下,带上属于自己的东西悄悄走出了那座已经熟悉的小楼。
开发区主任叫吴云韬,看上去不到四十岁,略有发福。张立人与他相处了几天,就感到这位吴主任待人诚恳,尊重班子里的每个成员,而且有着很强的决策能力,知识面也很广。还有位叫文林的副主任,县委公布张立人的职务时,标明排在文林的后面。
这天中午,吴主任刚去餐厅吃过午饭,接到县委组织部让他去市委党校学习的通知。临走前,他特地把文林和张立人叫到自己屋里,明确在三个月的学习期间,开发区的工作由文林暂时主持。之后,三人又商量将这一段招商引资及重点项目建设进展情况给县委写个总结报告,委托张立人执笔。
当张立人通宵加班写出的报告交到文林手中时,他严肃地干咳了几声,用茶杯盖子拨着漂上来的茶叶,慢条斯理道:“吴主任不在,咱更应该好好工作,是吧?汇报稿我大体翻了一下,下了不少工夫。但我觉得需要重写。”重写?张立人听到这两个字,头都快炸了!
文林接到张立人送来的重写的稿子,怔了一下。大家都说张立人有度量。而文林却误认为张立人这个副主任被他彻底镇住了,驯服了,心里特别舒坦。张立人经过一番身体和心理上的折磨,想起了一位伟人讲过的韬光养晦的话。一个人要站在这个世界上,必须学会修身养性,要能沉默,要能忍耐,善于同任何人相处。
自吴云韬走后,文林自己想的是如何坐稳“主持”这把交椅,整天坐着开发区唯一的小轿车跑关系,面见了那位管县级干部的魏副部长,虽然是老婆的姨夫那头的亲戚的哥哥,也亲切地称呼其为姨夫。
党校学习结束后,吴云韬回到县里,正好遇到干部调整。他被调到邻县任县委副书记,文林被任命为泉滨县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张立人调到县报社担任总编辑。唯一得到提拔的就是文林了,由正科提成了副县。如今这里的干部任用,就是个别领导者说了算,要不,怎么还叫任命干部呢?被任命的干部就得“认命”啊!
张立人在县城报社开展新闻和人事改革,获得巨大成功。正当张立人在报社找到干事业的感觉时,他阴差阳错被划入县委宣传部长贾林、县长田玉跃的关系圈,差点被扯进一桩陷害县委书记潘晓升的阴谋中。不久,潘晓升调任市政府秘书长,县长田玉跃任泉滨县委书记,宣传部长贾林任县长,张立人任县委常委、办公室主任。
二 洁身自好 张立人被孤立
张立人的角色转换却没那么快。他难以适应的,是怎么伺候好县委书记。一次,张立人陪同田书记到灾区,田书记的捐款两千元是由灾区所在镇政府出的。张立人硬是凑齐了两千元,塞给了那位镇党委书记。此后,田玉跃出发,很少让张立人陪着。当张立人偶然获悉田玉跃要调他到偏僻的山区县干宣传部长时,便试探田玉跃、又与市委组织部苏副部长沟通,使得田玉跃的调任计划无疾而终。
张立人渐渐意识到,官场之中,一个人要掌握自己的命运,必须打通向上反映问题的通道,必须掌握重要的信息资源,有了这个资源,才不至于任人宰割。县委组织部的同志提出要把宾馆的服务员裴尚蕊提拔成副经理,在县委正式研究之前,田书记征求张立人的意见,张立人表示坚决不同意。小裴与田书记来往频繁,尤其是田夫人梅芫去美国学习以后,小裴成了田玉跃家里的座上客,有人碰上两人在家共进烛光晚餐,也有人碰上天还没亮小裴从田家出来。
梅芫揣着洋人发的毕业证书,从大洋彼岸回来了。来往的人多了起来,此时的县委常委兼妇联主席裴尚蕊,借机提议为县委领导盖宿舍。宿舍变为别墅,张立人对建房标准过于豪华、面积过大持异议,结果,被县委办公室副主任林一通暗算,梅芫同林一通一起大骂张立人,田玉跃对张立人又一次冷淡起来,别说不同他商量什么事情,就连经常性的工作,也是由林一通代为转告。
出人意料,田玉跃让张立人负责分房。分房方案送到了田玉跃面前,按规定,应当有张立人的,可他以父母不愿搬家为由不再要新房了。他们计划好的楼号,正好一号与八号前后相接,一号自然是田书记的,八号就属于小裴。经过张立人之手的分房方案,正是田玉跃他们所设想的,自然顺利过关了。梅芫夸林副主任主意出得好,小裴称赞田书记关键时刻会用人。修建别墅这一笔生意,通过多报预算、重复报销等办法,每家少说可分个百八十万元。有田书记这杆大旗树着,料谁也奈何不得。时隔不久,魏树吾亲自带队来泉滨考察了田玉跃,回去自然把他说成了一朵花,清正廉洁,有能力,有水平,政绩突出云云。田玉跃便顺利地坐上了市委副书记、政府常务副市长的宝座。贾林接任县委书记。从外县调来一位叫张方平的县长。张立人被提拔为县委副书记,暂时还兼任办公室主任。
三 妒忌贤良 贾林诬告张立人
市郊外的“双豹”山上,有一座漂亮的别墅式建筑,是专门为市委组织部分管区县级领导干部的副部长魏树吾建造的。
“今天请你们三位一起来,主要是玉跃已来到市里工作,而且是市里的主要领导,今后市里的事,包括你二位的事,”魏树吾用手先是指了指贾林,又指了指文林,“就交给玉跃了。我呢,已向省委那位领导同志汇报过,希望交流到别的市去,这样会更超脱些,玉跃也可以放开手脚工作了。”
三人洗耳恭听。魏树吾继续面授机宜:“你们从现在开始,都要想办法让亲属子女下海去,搞贸易也好,搞房地产也好,跟外国人或大老板合伙也好,反正要挣钱,而且必须挣大钱。这是改革大潮涌现出的一大奇观啊!”
没过多久,省里召开了全省抓改革促稳定求发展的电视电话会议,特地安排泉滨县到省城主会场发言。贾林带着张立人改好的稿子,兴冲冲地驱车赶赴省城。贾林的发言得到如潮的好评,泉滨县的经验成了全省学习的榜样。县委书记贾林也一稿成名,成了全省抓改革促稳定求发展的重大典型。不争功也不诿过的张立人,这时被县委安排到市委党校学习。
一天晚上,贾林和裴尚蕊在县宾馆陪同外省某市的考察团吃完饭后,送走客人,两人一前一后回到了贾林的备用卧室……
裴尚蕊按照田玉跃授意挂职乡党委书记,按田玉跃的主意,是要把裴尚蕊打扮成堂堂正正、名副其实的县委常委。所有这些,就连贾林也难以知晓,又何况是张立人呢?
张立人在党校的培训班本该结束了,市委决定再延长一个月,让这批学员全部下到农村、工厂搞调研,准备为市委出台一批改革的配套政策提供素材。张立人的笔头子硬,把他抽调到“三农调查组”,出任该组组长。这个调查组恰好分配到了泉滨县。根据县委的安排,调查组要去蹲的点,就是裴尚蕊所在的乡。
调查组来到了裴尚蕊所在的乡。沿路彩旗招展,零星的塑料大棚,有的已经搭成,有的正在修建;全乡所有的倒茬地,都在闲着,尽管到了小麦播种时节,可全乡哪个村也不敢播种。乡党委门前,早已坐满了人,少说也有一千多口子,打着一条醒目的横幅:为什么不让种小麦?不种庄稼喝西北风!群情激愤,指名道姓让裴尚蕊出来对话。
张立人提出要亲自接待群众代表,真诚地与农民兄弟沟通,讲明白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性,并化解了这次危机。
泉滨县委书记贾林却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认为张立人要以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事件对自己不利,于是恶人先告状,写匿名信诬陷张立人带队去香港招商贪污腐化。市委书记成立专门调查组,经过调查,还张立人以清白,认为他是清正廉洁的好干部。这件事情,令张立人无比苦闷,找到已经在市委党校任职的吴云韬聊天。吴云韬沉痛地说:“泉滨县那么好的条件,至今连工资都发不全,还不是这几年被他们折腾的!前几年造大广场、修宽马路,今年又打造娱乐城,原来的家底都糟践光了,只能靠贷款过日子。田玉跃提拔走了,看来贾林也快了,还债的还不是泉滨的干部群众?一个个看不见的大窟窿谁来填?还不是老百姓吗?我们党的事业,就叫这帮坏家伙毁了。”
贾林始终认为张立人是他仕途上的障碍。特别使他不能忍受的是,不论是大会小会,只要张立人一开口,与会的都夸讲得好、有水平,每次民主测评,张立人都比自己高出若干个百分点。张立人在泉滨县成了花,自己竟成了叶,甚至成了刺。魏树吾为贾林出了一个“高招”:“上省城,找甄书记。”
省委副书记甄振怀为“关系网”上的人办事从来都是雷厉风行、说一不二。甄副书记绕过市委书记辛豪和市委组织部,把贾林安排到劳动技校任书记,省委组织部任命刘旭行为泉滨县委书记。原来,刘旭行是甄振怀的秘书。
四 目无法纪 刘旭行祸害泉滨
听说是省委副书记的秘书,泉滨县各界翘首期盼新的当家人。眼下各县都在憋着劲儿加快发展,泉滨县再也耽误不起了。刘旭行踌躇满志地来到泉滨县。让人大感意外也有点接受不了的是,不论小会大会,不分什么场合,只要是他到场,一律要求大家起立迎接,退场同样要站起来目送离去。据说,这是甄副书记亲自向刘旭行授意的,刘旭行又让县委办公室组织安排好。
刘旭行一看张立人确实如人所述,老实本分,忠厚诚恳,禁不住嘿嘿一笑,说:“老张,好好跟着我干,省委的甄振怀书记你可能听说过……,啊?”刘旭行斜眼瞅着张立人,哈哈大笑起来。
新官上任三把火,全县干部都在学习刘旭行的重要讲话。张立人看了县委办公室编发的简报,隐隐感到难过。都什么年代了,我们的领导同志还在搞这一套!县里的改革有多少大事需要研究、需要过问、需要落实,可这位刘书记还真沉得住气,什么汇报也不听,什么大事也不议,整天忙着上镜头、造新闻,可着劲儿地作秀。
刘旭行看完县电视台的晚间新闻,精心打扮过的裴尚蕊推门而入……刘旭行抚摸着裴尚蕊说:“我第一次见到你,当天夜里做梦就同你在一起,今天终于如愿以偿。”
与裴尚蕊在办公室鬼混以后,刘旭行觉得心跳加速,本来心脏就有毛病的他又突发心肌梗塞,便去省城治病养病了。泉滨县委的工作暂由县长张方平主持,张立人主持县政府工作。县人大召开常委会议全票通过了张立人为副县长的任命。
市里非常关注泉滨的工作,辛豪书记亲自带队到泉滨调查研究。出乎他意料的是,干部群众对临时主持工作的“二张”都比较认可。每到一地,几乎都能听到这样的反馈:张方平水平高能力强,干一把手非常合适;张立人德才兼备,擅长经济工作,他若担任政府主要领导,是泉滨百姓的福气!
张立人代表泉滨县赴省城看望住院的刘旭行,意外得知裴尚蕊在此伺候刘旭行。刘旭行的妻子陈文娟对张立人说:“在这里我只请求你们县委,把裴尚蕊常委弄回去,县里有两个工作人员在这里就不少了,一个堂堂的县委常委,还兼着一个乡的党委书记,怎么能丢下工作来省里住着呢?住了这么长时间,至今还没有走的意思。你们县委怎么能作出这样的决定,不让人家笑话吗?”说到这里,愤慨之情顷刻毕现,眼泪都快流出来了。
张方平、张立人每天晚饭后都要凑在一起研究党委和政府的工作。这天晚上,两人正在商量上级水利部门无偿支援贫困乡镇村庄打机井的事。张方平手指着地图说:“用国家的钱打井,一定要花在明处!”他们哪里知道眼下的裴尚蕊正打着机井款的主意。
刘旭行在省城养病期间,以招商引资为名,专程去了澳门,在豪华赌场纵情赌了一把。认识了赌友阿黄,阿黄寸步不离地陪伴着,后来见刘旭行输了个精光,便将自己身上的一万多块借给了刘旭行。患难时刻,刘旭行把阿黄看成了铁哥们儿。
刘旭行心生一计,让阿黄假扮澳商到泉滨投资。一切像刘旭行安排得那样,泉滨县隆重地迎接了阿黄。在欢迎会上,他绘声绘色地讲这位澳商如何爱国,在内地搞了多少投资项目,捐建了多少所希望小学,既有具体数字,又有生动事例。张立人正准备建议把巨资投到开发山湖风景区上面,刚说了一句,刘旭行佯装身体吃不消,声称以后再议吧,便匆匆结束了会议。
张立人带着工程技术人员,挨个乡镇检查打机井的进展情况。当他来到裴尚蕊所在的乡时,发现田野里飘扬着星星点点的红旗,红旗周围游动着十几个拿镐头的人,看他们那漫不经心的阵势,似乎不是在打机井,而是在寻找埋在地下的什么宝贝。裴尚蕊早已知道张立人到了打井工地巡查,面对张立人的检查,她说:“张书记,我不是造什么假,而是看看这几个点选得合适不合适。每个点上安排的那几个人,是准备作为骨干来培养的。张书记,你知道我缺少基层工作经验,我是想等到兄弟乡镇搞成功了,再干也来得及,免得劳民伤财。这算不算是摸着石头过河搞改革啊?”
阿黄告诉刘旭行,他发大财了。原来,阿黄带着刘旭行转由贾林赐予的十万元人民币,高兴地回到了澳门。阿黄邀请他再来一趟澳门,赌资完全由他来承担。刘旭行刚下飞机,高级轿车已候在那里。车上还专门带了一位着了淡妆的服务小姐。刘旭行一落座,那小姐就从保温箱里拿出了热乎乎的消毒毛巾,递到他面前。刚擦过脸,小姐又从提盒里取出已经切好的水果果盘,双手端给了他。高级轿车逶迤而上,刘旭行随同阿黄来到了半山腰一家规模不大的酒店,虽然房间小了点,倒也幽静。车上那个服务小姐已提前来了……
五 如意算盘 最终成梦幻泡影
张方平做梦都不会猜到,作为市委副书记、副市长的田玉跃和妻子梅芫,早已对泉滨湖区垂涎三尺了。田玉跃视这里为风水宝地,他曾专门派人陪梅芫到湖区转了转,但没有透露考察的目的。梅芫和甄振怀的儿子甄小怀计划在这里开发房地产,想在这里大桶捞金。县里曾多次规划湖区搞旅游开发,由于领导层变更频繁,方案虽经多次讨论,也没有最终确定下来。得知梅芫的意图,张方平、张立人加班加点,同分管旅游和城建规划的副县长与请来的规划专家一起研究论证湖区开发的规划方案。七位专家在规划论证报告上签字之后,只等县委常委会议上讨论定夺。
与此同时,省委副书记甄振怀到泉滨蹲点,考察工作。泉滨县坚持正义和正气的张方平、张立人和县政协主席宋吉生,被田玉跃等人视为发财升官路上的绊脚石,想通过甄振怀想将三人搬掉。
市委书记辛豪感到事态严重,踌躇了半天,终下决心,连夜进京,向在中央党校参加省部级干部轮训的省委书记顾全同志反映泉滨的情况。
去市委组织部的路上,汽车在寂静中前行。张方平悄声对张立人和宋吉生说:“你们想没想过,这次咱们三人同去,是要把咱们一锅端啊!”果然不出他所料,市委分管干部的副书记孙晓琪征求他们三人的意见,三人职务都要变动:根据工作需要,裴尚蕊担任县长,宋吉生改为虚职任调研员,张立人免去职务接任政协主席;张方平调市里任经济协作办公室主任。
没过几天,甄小怀便让公司的人组织起十八个施工队,带着所有的施工设备星夜赶赴泉滨,技术人员还将高级别墅的三种图纸带来了,连夜定下八十一座别墅,三种不同造型。午夜时分,甄小怀的“兵马”便在泉滨安营扎寨了,他让梅芫与裴尚蕊陪着一起来到湖区,十八支队伍呈品字形摆开。顿时,僻静的湖区响起了隆隆的机械声。随着推土机的轰鸣,一片片灌木丛被铲毁,一棵棵树木应声倒下,湖区三岸瞬间一片狼藉。此时,泉滨县的干部群众尚在梦乡之中。
刘旭行正懒洋洋地躲在省城北郊温泉疗养院一座僻静的高级别墅里,同来自澳门的赵小姐,互相搂抱着共看一张泉滨湖区的规划效果图。
全县科级以上干部会议定在上午九点,与会者陆陆续续来到会场。甄振怀打算让刘旭行主持泉滨干部人事调动大会,刘旭行因病推辞了。泉滨县的官员任免、调动方案,在此前甄振怀召集的同党“八仙会”上已经出炉,只等这次会议宣布。裴尚蕊要高升了,她急匆匆地来参加会议,刚到会场,却看到窃窃私语的与会者往外走。裴尚蕊感到纳闷,有人据实相告:“会议不开了,说是刚刚接到上级指示。”裴尚蕊一听,斜靠在椅子上,两眼紧闭,面如土色,好像重病一场。
怒发冲冠的甄振怀回到宾馆,冲着孙晓琪大发雷霆,吼道:“是哪个家伙有如此贼胆,竟敢跑到上面告我的状?连个县级班子上面都来干预,还要我们干什么!”他的头发不知是让风吹散了,还是他不小心弄乱了,乱成了麻,只见他紧闭嘴唇,眼里布满血丝,活脱脱一头斗牛场上被激怒的公牛。
他不曾知道,在中央党校学习的省委书记顾全,先是接待了宋吉生的连夜来访,后来又听取了辛豪的专程汇报,才对泉滨断然发出了那样的指令。
六 正义联手 贪官纷纷落网
就在甄振怀暴跳如雷的时候,辛豪敲门而入。甄振怀一见辛豪,火气便一下子冲上了脑门,右手的食指几乎戳到了辛豪的脑门儿:“你是什么玩意儿?你算个什么东西?我堂堂的一个分管干部的省委副书记住在县里,这么多天见不到你的面,我在你眼里还有位置吗?你跑来干什么?你到底想干什么?我看你是干够了!”
辛豪堵在心里许久的话,终于爆发了:“甄书记,请您自重,不要太过分了。党有党纪,国有国法,不管做什么事总要有个度。我看要查,还是先从我们自身查起吧。”
满脸怒气的辛豪回到自己的房间,刚坐下,便口吐白沫,吓得跟在身边的工作人员直喊:“辛书记!辛书记!”救护车闻风而至,简单诊治后,又火速送进了医院。当他缓缓睁开眼睛时,两行浊泪滚落到枕边。身边人员赶紧劝他,请他不必为这样的人伤心,辛豪脸上流露出坚毅的神情,他说:“有人有权折腾我们,我们也有党性和人格坚守原则。企图一手遮天,也太狂妄自大了!现在还是共产党的天下!”
市委组织部的吕副部长亲历了这场罕见的上下级正面交锋,知道谁站在正义一边。他哽咽着说:“辛书记,有您在,我们在原则问题上,是不会让步的。”说着,眼泪扑簌簌掉了下来。
甄振怀的秘书接到省委书记顾全的电话,要求他火速回省城,泉滨县委办公室事先通知了张方平、张立人,他俩的共同意见是,让县里其他负责同志代劳吧,如今已没有了公开身份,没有必要再去履行那所谓的公职了。
正吃着午饭,张方平、张立人接到林一通的电话,说是湖区乡上千名群众,把工地上的推土机掀了砸了,浩浩荡荡地向县城方向走来。两人决定,张立人直接去湖区,尽量将上访群众堵回乡里,不要到县里上访。张方平回县委大院,组织好接待那些劝阻不住坚持上访的人员,预先做好劝解、疏导、安抚的准备工作。张立人到了湖区,看到生态已经遭到破坏,拨通了张方平的电话,把湖区乡发生的事告诉了他。张方平也禁不住拍案而起:“欺人太甚!我们俩就是明天被彻底赶下台了,今天也要把这件事处理了!”在张方平、张立人的主持下,工地停工,机械撤出,化解了湖区群众群情激昂的上访事件。泉滨县公安局李局长向市公安局汇报湖区一案的进展情况,市局的负责同志感到事关重大,且又牵扯到省市领导,立即向省公安厅汇报。
要出事了。甄小怀和梅芫听到风声,收拾金银财宝准备出逃。梅芫、甄小怀一起登上了飞往境外的国际航班。一路上忐忑不安的甄振怀刚回到省里,即被北京来的党风廉政建设检查小组请了去。随后,中央的调查组成员到了泉滨,经过明察暗访,掌握了大量的泉滨县某些干部的惊天秘密。毕竟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纸,终究是保不住火的。
此时的甄振怀、田玉跃、刘旭行、裴尚蕊,个个如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市委书记辛豪又一次来到泉滨县,带来大快人心的消息:“田玉跃被省检察院带走了,刘旭行也被中纪委带走了,孙晓琪、魏树吾、贾林和文林都已被免职,正在接受调查。省委组织部已正式电话通知了我,刘旭行不再担任泉滨县的县委书记。”辛书记听取了张方平、张立人关于泉滨县的干部任命和未来的发展意见,说:“郡县治则天下安。这样吧,我回市委商量商量再定,不论结果如何,你们二位都是从外面调进泉滨的,应当为泉滨县的发展作出贡献。”说完,辛书记决定即刻返回市里。
辛书记的专车绝尘而去,张方平、张立人并排坐在冬日阳光下的椅子上,感到岁月蹉跎,“身累,心更累!”而泉滨县再也经不起折腾了。这时,一阵旋风突然刮起,霎时黄沙漫天蔽日,人已被笼罩在沙尘之中。两人急忙站起来,拍打着身上的尘土。
……
(缩写 刘宜庆)
《累》以人性为视点,以当代中国社会大变革的现实生活为色彩与染料,画出了一幅七色迷目的时代画卷。乡、县、市、省等干部们为官的“正规则”与“潜规则”,清廉与腐败无时不在的抗争,人群中高尚与卑劣、正义与邪恶无处不有的较量,使《累》的故事情节思深忧远、回环跌宕;使《累》中的人物命运多舛,一波三折。这便让《累》的主人公张立人那“仰不愧天,俯不怍人”的襟怀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读来令人撼魂摇魄,振聋发聩。
——李存葆
《累》是一部出自省级领导干部之手的长篇小说,仅此一点便具有某种特殊价值。作者浸润政坛半个世纪,阅历丰富,知多见广。他的书写,平实生动而意蕴丰厚,没有过多的渲染与夸张,却直达生活的内核;书中人物,就像你我身边之人,每个人都可以从他们的命运中体味到人生之累。这样的作品是值得信任和细读的。
——胡 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