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让照片的远近景物都清晰,就要调整景深范围,让景深变大。
景深与光圈、焦距、拍摄距离等有关,调整景深就需要调整这三个要素。
1、选择小光圈:光圈越小,景深范围增大。
所以要让照片中的远近景物都成像清晰,可以考虑选择小光圈,光圈越小,景深越大,清晰范围越大,就能达到预期目的。
2、选择广角镜头或广角端:焦距越小,景深范围增大。
背景前景都清晰,可以选择广角镜头或变焦镜头的广角端拍摄,同样能获得远近景物都清晰的效果。
3、要远距离拍摄:
拍摄距离远一些,取景画面中的远近景物比例变小,所以背景清晰。
4、对焦在画面前1/3处:对焦点前后又分为前景深和后景深,后景深=2倍的前景深。
所以对焦在相机画面的的前1/3处,可以让景深范围最大化,有时候还会形成超焦距。这时的背景、前景的清晰范围会更大,所以远近景物都会成像清晰。
扩展资料:
除了光圈、摄距、焦距影响景深大小外,摄影者对模糊圈的要求,即可允许的模糊圈大小,对景深大小也密切相关。可允许的模糊圈较大小,对景深大小也密切相关。
可允许的模糊圈较大时,如采用接触印相或小倍率放大制取照片,景深就大些;可允许的模糊圈较小时,如采用高倍率放大制取照片时,景深就小些。
光圈、摄距、镜头焦距以及可允许模糊圈大小对景深影响的规律,均是相对而言的,即这四个因素在其中三个因素相同时,另一因素对景深大小的影响规律成立。否则这些“规律”就不一定成立。
例如,镜头焦距75mm对焦在2米处,f16的景深是1.5--3.1米,而对焦在5米处,f11的景深为3--11米。光圈小的(f16)景深是1.6米,而光圈大的(f11)的景深则是8米了,这是由于摄距不一所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景深
要想远近景物都清晰,需要大景深。
你可以使用光圈优先模式,将光圈尽量调小一些,比如使用f8-f16之间的数值。
如果用的是变焦镜头的话,尽量使用镜头的广角端拍摄。
这样就可以尽量保证景深较大,从而实现远近都清晰的效果。
.
如果你拍摄的是有特定主体的照片,可以让主体和背景间的距离近一些,同时相机离主体间的距离尽量远一些。这样也可以得到主体和背景都清晰的照片。
这就是如何使得照片景深尽量大一些的问题。
主要是两点:
1. 用小光圈。
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2. 离远一些拍摄,不要太近。
近了,景物前后距离的相对倍数增加,不容易做到前后都清晰。
影响景深还有一些别的因素,比如感光元件尺寸越大景深越浅。还有就是镜头焦距越长景深越浅。不过前者由相机固有特性决定,后者由取景条件所限。这两者一般在拍摄时没有条件自由调整。
用卡片机。单反的成像形式很难做到远近皆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