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是影响晚晴历史的一个重要人物,她掌握晚晴的最高权力长达半个多世纪之久。在她垂帘听政的这段时间,后人对她的评价却不是很高。慈禧太后一生做了很多事情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力地位她不惜阻扰当时的中国变化图强,甚至还囚禁了自己所拥立的光绪帝。如果说这些都是为了权力的斗争还是可以理解她的所为,但是她做的另一件事情却让后人无法原谅,那就是挪用军费过六十大寿。
慈禧太后的六十岁生日是1894年阴历甲午年十月初十,了解历史的朋友看到这个日期一定很敏感,因为中日甲午战争就是在这之前不久爆发的,时间是1894年(光绪二十年)7月25日,距离慈禧太后60大寿不过还有短短的几十天。
我们先来说说为什么慈禧太后要这么重视自己的60大寿,我们说在古代皇帝或者太后过寿的确是个很隆重的事情,因为这事关皇家的体面和威严,过寿肯定不会就那么草草了事的。当初乾隆皇帝晚年为了过寿营建了宁寿宫,大摆排场,我们说在古代这些场面其实也并非是帝王的个人爱好,这些场面更深层的含义是表颂自己作为帝王的丰功伟绩。
慈禧太后晚年的时候也处处效仿乾隆,为了过60岁大寿,她可是早就做了准备。
我们说慈禧太后既然想大搞一次寿诞,那就得有大把的银子支出。那么钱从哪里来呢?当时为了讨慈禧太后欢心,京城官员乃至朝廷的各部门都自发向慈禧太后捐献寿银
。这种表面上的自发其实是带有胁迫性的,就连当时的重要国防部门海军衙门也不能避免。根据现有档案文献资料,颐和园工程经费约为814 5148两。其中出自海军衙门经费737 5148两,总理衙门经费77 0000两。
除本为颐和园工程而筹的“海军巨款”息银32 1183两外,属于“挪用”性质的海军衙门经费数额约705 3965两,而“挪用”的海防专款数额约66 8265两,这样庞大的数据让后人看了触目惊心。这笔巨款本来是用来改善北洋舰队装备和添加新战舰的,慈禧却将它挪用可以说是自掘坟墓。
慈禧挪用军款庆祝她自己的六十大寿,她一直认为这个国家应该而且必须要祝贺她这个最高统治者。
毕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60岁生日更为重要,当时,她也知道国家面临的形势。日本是贪婪的,但她仍然认为日本是一个小国。当时,是挪用了海军衙门用来在北洋购买军舰的银子。由于军费不足,新军舰没有购买,购买的炮弹也不合格,所以在后来的中日海战中,以失败告终。
甲午战争爆发时,慈禧的第六十岁生日恰巧及时,在中国古代,花甲的年龄需要一个生日宴会。当然,对于慈禧这个国家的真正统治者来说,她希望他她的第六十个生日会是豪华的。虽然部长曾写信给慈禧停止大寿,因为与日本的战争,应该集中在军事开支上,对于那些反对她的人,她警告他们:“那些让我今天不开心的人,我会让他们永远不快乐”。
对光绪来说,最重要的是找准方向,现在的关键是让老佛爷高兴,然后把权力给他。所以即使光绪想打赢这场战争,也不能完全支持军费开支,毕竟,这时让老佛爷高兴是表达孝心的最重要和最好的时间。至于朝堂的大臣们,站队是最重要的,可以说清政府本身矛盾重重,他们根本没有为战争做好准备。
慈禧根本没有把战争放在心,认为泱泱大国,地大物博,闭关锁国,她只记得她的大寿,要彰显她领导者的权威。
光绪皇帝为了让慈禧放弃权利安心养老也为了表示孝心,要为慈禧建一所新的园子,也就是颐和园,这个园子建设的总监就是光绪的生父。所以,这颐和园就拼了命地盖——大家知道圆明园前前后后盖了一百年,而且是在清帝国的康乾盛世盖的;盖颐和园的时候清帝国已然在衰落,已经割地赔款被列强已经虎视眈眈,正处在时代巨变的工业化革命的关键时期(洋务运动需要大量资金)——所以改园子的钱缺口很大!光绪左右为难下,从李鸿章的北洋水师帐下挪用了海军军费。
首先因为慈禧本身就过着奢华铺张的生活,其次就是打肿脸充胖子,让外国人知道清政府还有一定的经济实力
因为她是当时清朝政府的实际掌权人,一贯作风就是铺张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