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智商税,阅历税的例子

2025-03-28 13:59:24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所有的留学申请中介都是典型的收智商税!
对于水平较低的学生,特别是无法看懂基本英语、没有任何研究能力还想留学的学生而言,中介却还是有用的,这种情况必须缴纳智商税)

1.所谓中介干的事情无非就是几篇加起来几百个英文单词的文书,加一些申请表。这些就收费好几万,很可能还搞不好。而这些文书,首先其实很多学校都是明令禁止中介代劳的!(很多学校官网有写,PS不允许代笔)所以这个意义上讲中介的工作几乎要踏上违法的红线了。同时,这些工作的工作量其实很小,也很简单,只是在市场上被中介描述的复杂了。那很多小白学生不清楚怎么申请,怎么办?其实一切一手信息都在学校官网上!中介给你的都是传来传去的二手信息,而且错误率很高。

2.硕士博士阶段的申请,一定要突出对个人专业能力的挖掘,以及对要申请的项目官方网站上资料的深度挖掘,这是非常个人化和专业化的事情,重点在于专业而不是去掌握中介擅长的某种所谓的申请流程和投机取巧的所谓窍门。

对专业的了解要结合具体项目看,也就是要花一定精力研究学校官网、教授、学术流派和氛围等,同时结合自己情况来写PS。而中介绝对没有能力做这个事情,他们的从业人员并不可能有某个专业的深厚背景,也一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名校毕业(否则就不来做中介了),他们把个性化、有深度的申请做成了标准化的商业流程。所以,一般只是给学生一个很general的放之四海皆准的模版去海投,而海投恰恰是严重减分的行为!因为缺乏对具体项目的贴合和深度挖掘,这点是极其必要的。

明确的说,申请的本质是挖掘自己的专业能力,深挖对方的项目、官网等,并把自己与对方项目的契合在申请书里体现出来。申请强调的是专业上的专业,而不是所谓中介告诉你的什么门道或者申请方法。

大多数中国学生申请英国美国,整个过程中都没看过项目官网,都没看过项目介绍的原文,而是靠中介拿来的不准确忽悠人的中文材料!懒惰啊!这样怎么能不被收智商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