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周作人的散文《乌篷船》,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评析文章。要求:
(1)文章应包含对作品主题和艺术特色等方面的论析。
(2)分析应联系作品实际,观点正确,条理清楚,语言通顺,书写整洁。
乌 篷 船
周作人
子荣君:
接到手书,知道你要到我的故乡去,叫我给你一点什么指导。老实说,我的故乡,真正觉得可怀恋的地方,并不是那里;但是因为在那里生长,住过十多年,究竟知道一点情形,所以写这一封信告诉你。
我所要告诉你的,并不是那里的风土人情,那是写不尽的,但是你到那里一看也就会明白的,不必罗唆地多讲。我要说的是一种很有趣的东西,这便是船。你在家乡平常总坐人力车,电车,或是汽车,但在我的故乡那里这些都没有,除了在城内或山上是用轿子以外,普通代步都是用船。船有两种,普通坐的都是“乌篷船”,白篷的大抵作航船用,坐夜航船到西陵去也有特别的风趣,但是你总不便坐,所以我也就可以不说了。乌篷船大的为“四明瓦”(Sy—menn—goa),小的为脚划船(划读如uoa)亦称小船。但是最适用的还是在这中间的“三道”,亦即三明瓦。篷是半圆形,用竹片编成,中夹竹箬,上涂黑油;在两扇“定篷”之间放着一扇遮阳,也是半圆的,木作格子,嵌着一片片的小鱼鳞,径约一寸,颇有点透明,略似玻璃而坚韧耐用,这就称为明瓦。三明瓦者,谓其中舱有两道,后舱有一道明瓦也。船尾用橹,大抵两支,船首有竹篙,用以定船。船头着眉目,状如考虑,但似在微笑,颇滑稽而不可怕,唯白篷船则无之。三道船篷之高大约可以使你直立,舱宽可以放下一顶方桌,四个人坐着打麻将,——这个恐怕你也已学会了罢?小船则真是一叶扁舟,你坐在船底席上,篷顶离你的头有两三寸,你的两手可以搁在左右的舷上,还把手都露出在外边。在这种船里仿佛是在水面上坐,靠近田岸去时泥土便和你的眼鼻接近,而且遇着风浪,或是坐得少不小心,就会船底朝天,发生危险,但是也颇有趣味,是水乡的一种特色。不过你总可以不必去坐,最好还是坐那三道船罢。
你如坐船出去,可是不能像坐电车的那样性急,立刻盼望走到。倘若出城,走三四十里路,(我们那里的里程是很短,一里才及英哩三分之一),来回总要预备一天。你坐在船上,应该是游山的态度,看看四周物色,随处可见的山,岸旁的乌桕,河边的红蓼和白苹,渔舍,各式各样的桥,困倦的时候睡在舱中拿出随笔来看,或者冲一碗清茶喝喝。偏门外的鉴湖一带,贺家池,壶觞左近,我都是喜欢的,或者往娄公埠骑驴去游兰亭(但我劝你还是步行,骑驴或者于你不很相宜),得到暮色苍然的时候进城上都挂首薜荔的东门来,倒是颇有趣味的事。倘若路上不平静,你往杭州去时可于下午开船,黄昏时候的景色正最好看,只可惜这一带地方的名字我都忘记了。夜间睡在舱中,听水声橹声,来往船只的招呼声,以及乡间的犬吠鸡鸣,也都很有意思。雇一只船到乡下去看庙戏,可以了解中国旧戏的真趣味,而且在船上行动自如,要看就看,要睡就睡,要喝酒就渴酒,我觉得也可以算是理想的行乐法。只可惜讲维新以来这些演剧与迎会都已禁止,中产阶级的低能人别在“布业会馆”等处建起“海式”的戏场来,请大家买票看上海的猫儿戏。这些地方你千万不要去。——你到我那故乡,恐怕没有一个人认得,我又因为在教书不能陪你去玩,坐夜船,谈闲天,实在抱歉而且惆怅。川岛君夫妇现在偁山下,本来可以给你绍介,但是你到那里的时候他们恐怕已经离开故乡了。初寒,善自珍重,不尽。
十五年一月十八日夜,于北京
谈《雷雨》的戏剧冲突
《雷雨》是著名剧作家曹禺的代表作。剧本通过描写一个具有浓厚封建意识的资本家周朴园的家庭内部纠葛和周鲁两家的矛盾冲突,深刻地揭露了反动资本家的罪恶本性。艺术地反映了二十年代末到三十年代初的中国社会现实。该剧结构缜密,语言个性化,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对戏剧冲突别具匠心的巧妙安排。(述作品立观点)
“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这是戏剧文学的一般规律。戏剧是运用矛盾冲突来揭示人物性格的。而人物性格上的对立又组成了戏剧冲突。二者是相互依存的;人物性格要在戏剧冲突中得到展现,戏剧冲突要以人物性格的对立为基础。(理)
剧中有一场描写周朴园和鲁大海见面交锋的戏。大海一上场,就点明自己的来意,要求周答应罢工的条件;狡猾的周朴园先是不露声色,同大海绕圈子,进而才把另外三个工人代表妥协的事告诉大海,以此来分化和要挟大海。大海听后,痛恨、气愤、着急的感情一下全涌了上来,他怒斥周朴园的卑劣行径。周朴园眼看自己虚伪的面纱被撕下,急得直嚷:“胡说!”“下去!”(这是选取例子)两人的矛盾冲突至此达到了高峰。从这场充满火药味的戏中,我们可以看出周朴园的凶狠、残暴、毒辣而又虚伪的反动本性,可以看到大海的反抗精神和坚强不屈的性格。周朴园是一个反动资本家的典型代表,他的那些反动本性正是他那个阶级的本质;大海是一个已经觉醒了的工人代表,他的性格反映了工人阶级的阶级性。这种性格的对立实质是阶级的对立,而不是父与子之间的家庭矛盾。这种对立,构成了两人见面交锋,水火不相容的戏剧冲突。(析)
作者巧妙安排的这场戏剧冲突,突出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和剧本的主题,使人们强烈地感受到了当时中国正在酝酿的一场巨大的社会变动。这种对戏剧冲突别具匠心的巧妙安排,也正是《雷雨》一剧能成为中国文坛上具有极大影响的优秀话剧的一个主要原因。(结)
去书店找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