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波从真空到金属导体它的波长发生什么变化?

电磁波从真空到金属导体它的波长发生什么变化?
2025-03-26 13:27:13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波长应变长,原因是因为电磁波撞击到金属的电子层的电子而发生的。
∵λ=h÷p
λ是波长,h是普朗克常量,p是电磁波子的动量。
由于电磁波粒子撞倒电子后,由于总动量守恒,电子的运动速度改变(有可能逸出原子核的吸引力范围,即发生光电效应),使电磁波子的总能量和动量都减少,所以电磁波的波长变长。
如果不明白再问问吧。

发生光电效应,看什么电磁波,也要看什么金属,只要被大于这种金属的极限频率的电磁波就能发生光电效应。

回答2:

好像不会发生变化吧?要么穿透、散射、反射,要么被吸收。
光也是电磁波呀,但是它好像不在金属中传导。

回答3:

很简单,
由德布罗意波公式: 波长 = h/p ( h - plank constant, p - 电磁波动量),由于电磁波接触金属中电子, p 下降, 波长必然变长。

回答4:

电磁波进入电导率较高的导体时会发生集肤效应,即它的振幅(强度)以指数规律减小(推导需要用到边界条件),你可以参考看一下电磁屏蔽的原理

回答5:

被削弱。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