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落后就要挨打
2.有人说,辛亥革命成功了;也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但我认为辛亥革命又成功,又没有成功,是1/2成功,1/2 的失败。
首先,辛亥革命是成功的革命。 辛亥革命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更具有完全意义的民主革命,中国人民“为了建立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在比较更完全的意义上开始了这场革命。
由于资产阶级和同盟会的组织和领导,提出了比较完整的革命纲领,在广大工农和其他劳动群众多种方式反抗斗争所汇成的革命怒潮中,赶跑了狗皇帝,推翻了清王朝的二百六十多年的专制统治,从而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这个共和国产生了一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性质的文献。虽然这部文献不久被北洋军阀废弃,但经过这次革命,民主共和国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在政治上打击了封建势力,民主主义思想潮流已不可抗拒,正因为这样,辛亥革命后,袁世凯洪宪帝制,张勋的复辟帝制,都是昙花一现,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辛亥革命也为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作了思想准备。
辛亥革命也给帝国主义沉重的一击,虽然资产阶级没有明确提出反帝政治纲领,但正如毛泽东所说:“辛亥革命是革帝国主义的命,中国人所以要革清朝的命,是因为清朝是帝国主义的走狗”。所以列宁把辛亥革命视为“亚洲的觉醒”,但帝国主义利用反动的清政府统治来打破中国人民的美梦。自清政府垮台后,帝国主义妄图扶植新走狗,但这些“新走狗”都是短命,一个接一个被中国人民打倒在地,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外反动势力对中国人民的压迫。
再深透点讲,辛亥革命实际上也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虽然革命失败了,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国成立后,国内实业团体纷纷成立,开设工厂、设银行都成为风气,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在短短的几年里有了显著的增大,无产阶级队伍也日益壮大。
辛亥革命还打落了亚洲第一个皇冠,具有国际意义。辛亥革命沉重了打击了帝国主义,推翻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对于世界人民,特别是东方各国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是个巨大的鼓舞。在中国革命影响下,如一九一三年荷属爪哇以及其他殖民地,都广泛掀起民主革命运动。中国人民的革命将给亚洲带来解放,使欧洲资产阶级统治遭到破坏。
总之,辛亥革命的伟大功绩为中国的发展趋势,铺开了一条金色的道路。
但辛亥革命成功得仓促,到手的乃是不彻底的胜利。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只完成了第一项——民族主义,其他民权、民生长期挂着欠账。而且就民族主义一项来说,完成的也仅仅是“驱除鞑虏”,各个帝国主义势力原封不动地保存。袁世凯上台后,中国在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下,三民主义成了纸面上的东西,他们挂羊头卖狗肉,虽有民国之名而无民国之实。就这一点来看,辛亥革命的成功虽然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但却是煮了一锅夹生饭。
辛亥革命果实最终被袁世凯窃取,中国反帝反封建任务并没有完成,所以它又是失败了。
领导这次革命资产阶级政党—同盟会缺乏明确反帝纲领和具体行动,由于资产阶级历史的局限性,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对帝国主义的本质的认识不清楚。从同盟会到南京临时政府,他们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他们认为建立资产阶级国家,西方是会赞成的,孙中山不仅没有辨明对帝国主义的所谓“中立”的伪装,反而在《告各友邦书》中以承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权益为代价,和帝国主义维持友好关系。资产阶级的如此妥协,革命实难继续下去。
资产阶级把革命目标只限于反对清朝皇帝,他们认为“清帝退位”就是专制已除,革命就大功告成了,正因为如此,这恰恰给了那些擅于投机取巧的立宪派和旧官僚以可乘之机,后来袁世凯以清帝退位为交换条件窃取政权,破坏革命,革命派不仅没能识破袁世凯的反革命两面手法,相反竟把袁世凯作为同盟者,这就说明革命派对反对封建主义是不彻底性。
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未能发动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参加斗争。在同盟会的纲领中,虽然提出“平均地权”口号,但实际上并没有被全体革命党人所接受,也没能找到解决土地问题的措施,因而也未能实行“平均地权”,从而失去动员农民群众的作用,既然革命党失掉农民的支持,就把注意力转到新军和会党。正是由于脱离人民群众,革命力量才是显得十分弱小,毛泽东曾指出:“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因而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勾结下,革命遭到失败是在所难免的。
革命党人没有建立和掌握一支有组织的革命武装,同盟会发动新军和会党举行起义,这两者毕竟不是革命党人自己建立的武装,况且新军、会党成员复杂,他们中大多数人接受立宪派和旧官僚,因此,在旧势力煽动下往往会变成破坏革命的力量,革命党人缺乏有力的武装队伍,很难应付反动势力的反扑。
中国同盟会也没有建立一条正确的组织路线,因而在组织上是不巩固的,同盟会内部复杂,政治信仰不一致,思想上也存在着严重的分歧,所以始终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领导核心,这样一个思想上缺乏信仰,组织上松懈无力,内部矛盾重重的政党。
总而言之,革命中出现了许多的问题,这充分地暴露出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当然,也有许多问题是在当时客观环境下必然会出现的,如封建阶级和外国势力的联合破坏,迫使革命党人将国民政府拱手让给袁世凯;当时农民受封建残余思想很深,不可能迅速接受革命思想;革命党难有建立和掌握一支军队的经济、政治和群众基础等。
革命也是在与时俱进的。辛亥革命最大的功绩应是它对后来历次革命的影响,它的成功同时也是失败的种种原因一直为后来的革命者所借鉴。大胆地说,正是有了辛亥革命开历史之先河,才会有新中国的建立,民主革命的胜利。
所以说,从它本身而言,是成功一半,失败一半。但从它对后来中国革命的指导和影响来看,是值得我们赞扬的,而不是像很多人所说的那样是失败的、不成功的。因此,我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革命的奠基石,它说明了只要不断地革命下去,胜利终有一天会来临!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首先,辛亥革命给封建专制制度以致命的一击。它推翻了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历史的前进。辛亥革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共和的权利,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在以后的历史进程中,无论谁想做皇帝,无论谁想复辟帝制,都在人民的反对下迅速垮台。
其次,辛亥革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也就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辛亥革命以后,帝国主义不得不一再更换他们的在华代理人,但再也找不到能够控制全局的统治工具,再也无力在中国建立比较稳定的统治秩序。
第三,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民国建立以后,国内实业集团纷纷成立,开工厂、设银行成为风气。民族资本主义的经济力量在短短的几年内就有了显著的增长,无产阶级队伍也迅速壮大起来。
第四,辛亥革命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特别是对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起了推动作用。这一时期,亚洲出现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
资产阶级革命或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很难说有完全彻底的。所谓彻底,只能说是基本彻底。自沉阶级革命成功的结果足以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即以新的剥削制度代替旧的剥削制度,而剥削制度的更替,并不需要新旧完全彻底决裂,他们可以在很多方面妥协、融合、并存。许多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至今尚保存君主制和贵族头衔,此即革命不彻底的明显例子。
辛亥革命作为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虽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务,其成就远逊于西欧、北美的资产阶级革命,但在彻底铲除封建帝制这一点上,远胜于包括法国在内的欧洲各国。辛亥革命一声炮响,不仅赶跑了清朝皇帝,还是中国绵延两千余年的封建帝制从此永绝。从民元到民六,其间虽经袁世凯帝制自为、张勋复辟,但只不过是两场短暂的闹剧,并没有使民国中断,更没有像法兰西那样出现两次帝国、三次共和国的波折。所以说,辛亥革命在一定程度上是成功的。
辛亥革命当然是成功了,以上有人详细说明了.它的伟大再于让中国结束了两千年来的封建统治.
不过不幸的是它的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才造成中国那么长时间的军阀混战!但中国要再回到封建社会以经不可能了,表现在袁的复辟失败!
辛亥革命的成功及其失败的教训
中国国民党总裁 蒋中正 撰稿
国民革命虽为一般人士所追随,而一般人士对于国民革命根本的意义,认识仍然不深。他们知道了单是枪炮轮船的仿造,并不可以图强。他们也知道了君主专制与封建割据,如果继续下去,则国家必不能自强自立。然而君主专制既已推倒,五族共和,既已宣布,他们便以为民族革命成功了。民主政治实现了。他们只知道摹仿西洋民主制度的形式,他们只以中央政府有总统,有内阁,有国会为满意。他们不知道民族革命的对象,在不平等条约的束缚,尤在于国民在不平等条约之下,养成骄奢淫佚的习惯,和媚事外国倚赖外国的心理。他们不知道民主政治的真理,更不知道民生主义为革命主要的目标。他们推倒了君主专制政体,他们却不能够改革君主专制政体之下养成的泄沓贪婪,偷生苟活的恶习;为学做事,不讲实际,发言立论,不顾实践的风气。在这种心理与风气之下,仿造西洋的枪炮,必至于用泥沙代火药;推行议会制度亦必至于改约法,行贿选。即投身革命党的党员,积习既深,把握不定,一遭失败,亦不免信仰动摇,志气沮丧,畏难就易,行不顾言。所以中华民国虽在民国元年成立,而至中国国民党改组时代,其间十有三年,不知道国民革命历尽了几多的磨难,受尽了几多的挫折!抚今思昔,真不禁怅惘之深。这十三年间的经过,约而言之,可分为两个时期来说明。
由辛亥革命起义到民国五年袁世凯之死,可以说是第一个时期。国父在辛亥革命的时候,其志乃在废除我们中国三千余年君主政体,至于他建立民国的主张,并不以为只有总统,有国会,有约法,有内阁就算为民主政治。因此他把总统的地位让给袁世凯。他主张革命党人,应以纯粹的在野党致力于教育和实业,从国民心理和国民生活上树立三民主义的基础。党中人士理解这个意思的极少。一般的眼光,集中于约法的文字,以为只要实行责任内阁制,就可以箝制袁世凯使其不能够滥用总统的职权。又以为只要组织有力的政党来运用国会,即可以支持责任内阁,使其达成限制总统职权的任务。他们更从形式上摹仿英美政治,以为只要有两大政党并立,就是民主政治的雏型。殊不知两大政党虽一度组成,并无补于国会职权的提高。即令有多数党人在国会里面作法律上的活动,也不足以树立责任内阁,更不能支持责任内阁,以对抗袁世凯那样滥用职权的总统。袁世凯所顾忌的不是国会,而却是长江流域及南方各省革命党的势力。故自民国二年二次革命失败于赣粤闽以后,解散国会者,就是国会所选出的总统,副署解散国会的命令者,亦就是对国会负责的内阁总理。待到国会一经解散,那副署命令的内阁也就坍台。从此以后,所谓国会,所谓内阁,乃至于约法的本身,在袁世凯的手,任意扮演,任意摆布。而我们国父早已看出了袁世凯必推翻约法和他帝制自为的野心,所以自宋教仁被刺案发生之时,立即主张问罪讨伐。可惜当时党中干部同志理解 国父主张者又是很少,而且精神颓丧,并无决心,只有坐待袁世凯借款备战,策画完成,任其宰割,于是革命遂遭惨败。民国三年,国父乃于一般同志沮丧之余,以严密的纪律,组织中华革命党,坚决的贯彻国民革命的宗旨。比及袁世凯洪宪称帝,则全国国民又信仰国父当时革命主张为不我欺。换句话说,历史的事实又证明了惟有国民革命是中华民族复兴最澈底的路线,也就是最正确的主张。
袁世凯之死,使国内形势,转入第二个时期。全国的军阀由分化而入于混战。北洋派武力统一的梦想无从实现。封建割据的面幕之联省自治运动亦毫无结果。军阀政客交织而成的政治局面,走到了穷途末路。国民革命从这个最黑暗最悲惨的阶段里,获得了一线的生机。在此时期,第一次世界大战绵亘四年,主要的战场,在欧洲大陆。英法德义俄土诸强正集中全力于欧洲的战场。他们的人力、物力、财力都消耗在战场上面。美国正向欧洲贷借战费,运送物资,最后也派遣军队参加大战。于是中国国民在心理上,激起了绝大的希望和绝大的自信。以为中国从此可以脱离帝国主义的压迫,自立自强以进于独立自由。而且在经济上,中国的新工业,一时繁盛起来,尤以纺织业得到顺利的发展。清末以来,中国的国际贸易,常为入超,至此却转为出超。社会经济的好转,更加增强国民的希望与自信。然而军阀政客,不识现代政治与经济为何物,更不能顺应国民的要求,不能发扬国民的意志,竟造成更大的国耻:这就是日本帝国主义者初则利用袁世凯帝制自为的野心,提出所谓「二十一条」,继又迎合北洋派的武力政策,成立政治借款,更缔结所谓「中日军事协议」,向中国的领土进兵。日军复擅自攻取青岛,并要求继承德国在山东的路矿权利。这些国耻,违背我国民的希望,侮辱我国民的自信,激起我国民强烈的革命要求。五四运动就是这种要求最鲜明的表现。在国民强烈的革命要求之下,军阀官僚的政治,只有没落的一途。就是白纸黑字的各种宪法运动,也不值国民的一顾。皖系的势力既倒,直系奉系的势力也得不到国民的支持。贿选事件,更不啻直系军人自掘坟墓。事实发展至此,除中国国民党的国民革命以外,再没有第二条道路,可以顺应国民的希望,代表国民的要求,集中国民的信心了!于是三民主义国民革命的势力,乃顺乎天而应乎人,随世界潮流的汹涌澎湃,全国一致集合于青天白日旗帜之下,万众一心,起而奋斗,力求不平等条约的废除,以奠定复兴民族,争取独立自由的初基。
综观这个时期的不平等条约,以日寇所提「二十一条」最为凶狠。最为毒辣。这是日本帝国主义者对中国的侵略政策,又进了一步;就是他由瓜分政策而变为独占政策了。现在略举其要目如左:
第一号是关于山东的各条。
第一号的四条,要求北洋政府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即胶州湾和胶济路及其沿线采矿等权利,让与日寇;并划山东及沿海一带土地及岛屿,「概不让与或租借他国」;又要求烟台或龙口接连胶济路的铁路建筑权;开山东各主要城市为商埠。总之,日寇要划山东全省为他的「势力范围」。
第二号是关于东三省南部与内蒙东部的各条。
第二号的七条,要求延展旅顺大连湾和南满与安奉两铁格的租借权九十九年;要求日本人在「南满」和「东蒙」享有土地所有权或租借权,居住往来经营工商业之权,及采矿权;要求在两地聘用日人为政治财政军事各顾问教习;要求吉长铁路管理经营之权,并不许他国在两地筑路或投资。总之,他要划东三省南部及内蒙古东部为「势力范围」。
第三号是关于汉冶萍公司的各条。
第三号的两条,要求汉冶萍公司由中日两国「合办」,并要求汉冶萍公司各矿附近的矿山,概归日本人独占开采和经营。
第四号和第五号是关于中国全国的各条。
第四号的一条,要求由日寇独占中国沿岸港湾及岛屿。第五号的七条,要求中国聘日人为政治财政军事等顾问;在中国内地享有土地所有权;合办中国的警察;供给中国的军械并合办中国的兵工厂,取得武昌与九江南昌,南昌与杭州,南昌与潮州之间的铁路建筑权,划福建全省为势力范围;及日本人在中国宣教。总之,日寇要获占及中国的全国,为他的藩属和奴役。
「二十一条」的提出,固使国人为之共愤,世界为之震惊,然而考其作用,实与历来中外不平等条约,并无二致。举凡中国政治、法律、军事、警察、赋税、交通、矿产、盐务、宗教、教育,一切立国所需文化、国防经济的要素,在精神与事实上,早已在各国累次所订的条款,出卖断送,分割无遗了。而「二十一条」乃是把列强所分享的特权,集中而加强于日本帝国主义者之手,而由他来独占,来垄断罢了。所以我常说「二十一条」的精神,实际上乃是集各种不平等条约的大成而已。国父说:「政治力的压迫是容易看得见的,经济力的压迫,普通都不容易生感觉。」我们也可以说:往日各国零星片段,陆续不断的压迫满清和北京政府订立他亡国卖身的条款,一般国民是不易生感觉的。而像「二十一条」这样整个明显的条款,是容易看得见的。因为看得见的压迫,就激起了国民全体的公愤,一致的反抗。殊不知过去满清和北京政府与各国所订这些不生感觉的亡国卖身的契券,却在国民麻痹之中,敲骨括髓的危险,比之「二十一条」实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三民主义的革命,一方面要与日寇独占的侵略作生死的斗争,而同时一方面对于其它各国屡次所订的不平等条约,亦同具恐惧的心理,非要求他彻底的废除不可,亦就是这个道理。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28947.htm
俗话说,重奖之下必有勇夫,话是不错的。
只是提供一点个人意见。
1.1842年清割让香港岛,首先是自然是敌强我弱,但是更重要的问题是我们没有足够的国际力量,所谓弱国无外交,虽然我们占全公理,还是必须面对被割地的命运。可是难道收回香港只是因为我们的能力强了吗?不是的。举个例子,在文革时期,新华社香港分社就策划了许多臭名昭著的暴力活动(今天我们称之为恐怖主义),并且威胁说港英政府如敢对少部分的暴乱群众开枪,中共就要提前收回归香港,当时要不是周恩来总理及时出来制止,港督已经准备自行撤离香港了,还要谈判?
之所以说一国两制收回香港是一个胜利,就因为它不只是对我国实力的肯定,也是对我国在国际舞台上采取适合政策的肯定。
这两件历史事实可以明确的告诉我们,首先,在国际事务中必须拥有足够的实力才能获得生存,但在拥有了实力的同时,在如今世界多极化、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逆转的背景下,拥有足够的外交智慧,以和平方式解决外交纠纷已经是世界公认的最有效的解决办法。
2.关於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本身,在表面上,它达成了在当时相对先进的资产阶级的政治目标,即建立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同时瓦解了一直统治中国历史舞台的帝制,这是革命成功的地方。但是,实际上,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先前预定的目标。三民主义的民族民权民生,和孙文极其推重的林肯总统提出的民治民有民享基本上都没有实现。即便是建立中华民国,也没有脱离人治的魔咒。袁世凯复辟更说明中华民国其实是脆弱的。即便是到国民党主政时期,延长约法、推迟宪政的一系列举措都说明中华民国固然以民主共和国家自居,却始终没有真正的民主起来。时间再往后推,民国36年行宪也被戡乱战争和戒严摧毁。辛亥革命撕碎了帝制的外衣,但是却没有改变中国长期以来的帝制传统。如果把辛亥革命和黄巢起义、清兵入关等量齐观,看成是我国帝制统治时代的一次改朝换代的战争,那麽毫无疑问,辛亥革命成功了。但是若把辛亥革命看成是中国走出帝制迈向共和的一次和光荣革命、法国大革命的重要性相同的具有历史性意义的革命,那它并不成功,甚至可以说是失败的~
.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①割香港岛 ②赔款2100万银元 ③五口通商 ④协定关税
《南京条约》的附件:《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英国从中取得了①领事裁判权 ②片面最惠国待遇 ③英国人可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
2.中美《望厦条约》的主要内容
①美国享有英国在《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中取得的除割地、赔款外的一切特权
②美国兵船可出入通商口岸
③美国人可以在通商口岸开医院、建教堂
3.中法《黄埔条约》的主要内容
①法国享有美国在《望厦条约》中取得的一切特权
②法国可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修建坟地
4.鸦片战争的影响
①社会性质变化。鸦片战争后,中国领土、领海、司法等主权遭破坏。外国侵略者利用侵略特权,疯狂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逐渐把中国市场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社会矛盾变化。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③革命任务变化。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肩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中国从此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5.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
(1)根本原因: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大门被打开,但市场并没有完全打开,英、法、美要求修约,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2)清政府拒绝了英、法、美三国的修约要求。
(3)直接原因: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法国借口“马神甫事件”。
6.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
(1)1856年10月,英国军舰袭击广州城,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
(2)1857年,英法联军攻占广州。在广州建立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傀儡政权。
(3)1858年,英法联军夺取大沽炮台,占领天津,强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
(4)1860年,英法联军再度攻占天津,火烧圆明园,占领北京,强迫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
7.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1)政治上: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主权;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2)经济上: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并伸向内地,加紧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8.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从19世纪50年代末到80年代,俄国趁火打劫,侵吞了我国北方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方法指导】
学习本节内容时,应紧紧抓住“影响”二字,找出教材三目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前二目内容,学生主要记住内容,同学们可以把三个条约的内容并在一起记忆,后面的条约是对前面条约特权的继承和扩大。第三目“鸦片战争的影响”,学生可以从中国社会性质、社会的主要矛盾、革命任务三个方面去对比鸦片战争前后发生的根本变化,得出结论: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学习第二次鸦片战争,应主要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原因)、经过、影响三个方面思考。思考原因应联系世界史知识。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于19世纪50年代,也就是19世纪中期,这一时期英法美工业革命已基本完成,它们的生产力得到发展,迫切要求扩大国外市场,这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同学们可以记住几个重大时间:1856年、1857年、1858年、1860年。再记住这几年中的几个重大事件就可以了。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同学们可以从政治、经济两个方面来分析它对中国的影响。最后得出结论: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疑难解析】
1.如何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半封建”,不能理解为一半殖民地一半封建,也不能理解为政治上是殖民地的,经济上是封建的。“半殖民地”是指丧失了部分的而不是全部的独立自主权;“半封建”是指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半殖民地”和“半封建”都有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内涵。
2.如何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鸦片战争后,中国主权遭破坏,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随着中国社会性质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随着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中国人民肩负的革命任务也发生变化,肩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中国从此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因此,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我是一个高中的文科生以下是我的看法,从香港岛被割让给英国(只有香港岛被割让给英国,九龙和新界是租借的,因为香港岛面积仅占现有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很小面积,所以1997年时英国当人情和九龙.新界一起还给了中国)从这一历史事件来看说明中国现在在世界上占有比较重要的政治地位,英国出于长久的打算和中国建立了较和谐的互惠关系。虽然清朝当是也是世界比较重要的大国,但最终因自满和各方面的因素走上了灭亡。新中国的发展和成就是不容忽视的,从香港的回归足以显出中国的世界地位在不断的提高。
对于辛亥革命来说书上的标准答案是
① 是一场伟大的反帝反封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
② 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的共和国。
③ 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④ 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使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⑤ 冲击了几千年的陈规陋俗,推动了平等、自由、解放意识。
⑥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影响了亚洲革命和表现了亚洲的觉醒。
⑦ 开始了比较完整意义上的反帝反封民族民主革命,是中国20世纪三次巨变之一。
总体来说还是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