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让语文学科真正发挥其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作用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语文课堂充满了生机,焕发出活力,涌现出一大批新课例和一些好做法,令人欣喜,叫人振奋。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不少老师的课堂“创新”与《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形似神异,貌合神离,徒有形式,没有实效。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最新认识。过去语文课上,教师把课文条分缕析,弄得支离破碎,把语文课上成纯粹的工具训练课。语文课上没有思想的碰撞、心灵的触动、情感的陶冶、审美的熏陶。语文教学的人文教育功能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语文课不受学生的欢迎。新的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示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还语文以本来的面目。
但要注意的是在教学中我们在突出体现语文人文性的同时,不能忽视其工具性,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相辅相成的,是高度统一的。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根在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
可时下语文课堂中的有些做法就值得反思了,有不少老师认为,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是在削弱基础,淡化知识。课堂上特别重视对语文人文精神的挖掘,但对字词句等基础知识教学,几乎没有提及,有的教师甚至认为搞这些教学就显得落后、过时,平时教学不重视了,上公开课更是不教这些不能“出彩”的“添头”。课堂教学热热闹闹,教学形式变化多样,可就是听不到朗朗读书声,看不到对语言文字的揣摩品味,欣赏不到对优美精彩文段的必要的独到分析见解,没有了必要的训练,缺少了必要的积累,短短的课文学生读起来结结巴巴。试想,如果一个学生连一些极常用的字词也不会读,不会写,一写作文就是错别字、病句连篇,那么即使他文学感悟力很强,也是难以表达出来的。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堂长期如此,少了听说读写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那么可想而知其他的一切活动也都将成会空中楼阁。
因此,我们强调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决不能以削弱学生的基本语文训练为代价。应在兼顾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同时,扎扎实实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只有在教学中真正做到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把提升人文素养渗透于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之中,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才有可能实现。
通过学习《语文课程标准》,结合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我们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应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一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传统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授受关系,韩愈认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教学中,教师是中心,是表演者,学生是观众,是听众,教师要求学生绝对地服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即要求在语文教学中应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平等。
教学中,教师应树立平等的师生观,教师与学生不仅身份地位平等,而且在精神上与灵魂上也是平等的,教师没有凌驾于学生之上的任何特权。
2、 教师与学生应互相尊重。
在教学中,教师应树立“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教学理念,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尊严,个性差异,不伤害每一位学生的自尊心,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学生应敬重老师,尊重老师的教学成果。
3、 教师与学生应进行对话。
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应进行情感交流与对话,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二、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语文课程改革本身就是继承与创新并存的过程,在教学中,应继承传统语文教学思想中的优秀成果,并结合最新的语文教学研究成果,确定新的语文教学理念。
以阅读教学为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体验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与传统语文教学中提倡的“顿悟”,“妙悟”是一脉相承的,即阅读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性阅读,让学生自己去读、去品、去悟,这就是继承。《语文课程标准》同时指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这就是发展,即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去阅读,去理解,去创新。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对于传统教学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使自己站在语文课改的前沿。
三、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传统的语文教学重视语文知识的传授,轻视语文能力的培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这告诉我们,在新课改中,应淡化知识的传授,重视语文实践,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当然也不可矫枉过正,在语文教学中不传授语文知识,而片面地强调能力培养,以阅读教学为例,学生作为阅读的主体,我们应引导学生去进行情感体验,在阅读中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是,学生如果连字也不认识,词句不理解,各种文体知识一窍不通,就谈不上阅读能力的培养。
因此,我们认为,在教学中应适当的传授语文知识,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四、课内与课外的关系。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但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促进课内外的有效衔接,《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学校应当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社区建立稳定的联系,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即语文教学应连结生活,由课内辐射课外,由课外扩展课内,使语文教学生活化,社会生活语文化。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应带领学生走进广阔的社会生活,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感悟生活,解读生活,同时又要善于把生活的活水引进课堂,让学生通过对生活的感悟和认识去品味课文,解读课文。
如学习朱自清的《春》,我们可以带领学生走进田野,走进果园,去观赏春天的景物,去感受春天的气息,这样,我们能更加形象地认识春天,更加深刻地理解《春》。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结合
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认真处理好各种关系,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语文的人文功能是指语文对人自身完善的关注与追求,包括人的尊严、价值、个性、理想、观念、品德、情操等方面,看重的是语文科的内在价值,强调它的思想涵养、情操陶冶、知识汲取、经验积累作用。如《背影》中我们可以注重感恩教育;《送东阳马生序》学习刻苦求学、不与他人攀比的精神;《伟大的悲剧》渗透人的探险及诚信、奉献精神等。
一\语文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师生互动,传授语文的人文性.
二\学生在课外通过阅读语文书籍,潜移默化地受到书籍中的影响.
仅仅要帮助同学,还要帮助父母,街坊邻居等,不过帮不认识的要谨慎 赞同
0